如何评价李克勤的《飞花》?

如题
关注者
22
被浏览
74,879

7 个回答

谢邀。作为外行,词曲方面我只能说,好听。我多讲讲声乐方面。

背景:该算是李克勤代表作之一。是他同名专辑的主打歌,演唱会也属于必唱曲目。容祖儿有翻唱版本。曲子抓耳,词有文采。大致想表达的是看破幸福总是短暂的凄婉与怀念。


  1. 技术层面。(1)音域。这首歌从技术上讲对李克勤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歌曲真声到G4,李不怎么飚高音,但估计至少能多唱个三个key吧。重点就是一个稳字。稳这种事对CD勤来说就比较轻松了,因此现场放到最后几首歌唱也是照样唱得毫无瑕疵。(2)声线。李克勤是一位拥有宽音域的男中音歌手。前边说了,这歌是走凄婉路线的。首先非常符合李克勤高音区通透的音色,其次因为扎实的胸腔共鸣,也不会因为没有音色单调没有磁性而显得唱法做作。(3)真假声。第一遍副歌是用假声唱的,而后慢慢加入了真声的成分。李克勤真假声转换和混声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在一个音域范围内拥有强大的控制力。
  2. 情感方面。李克勤被喷最多的就要数“技术好没情感”了。有两点要说清楚的是(1)每个人对歌手情感表达的期待不同。有人觉得张国荣是歌王,有人觉得孙楠是歌王,这无可厚非,属于个人喜好问题。(2)每个人感受到的情感是不同的。有人觉得李克勤唱的《飞花》像在背课文,有人觉得戳中心窝,属于个人接受程度的问题。综上,情感是很主观的感受,多说无益。

总的来说,我印象中的李克勤唱歌像是把自己当作一种乐器。他帮助歌曲把要表达的表达出来,将其中的深意留白。可能不像陈奕迅那样掏心掏肺地抓人,却也因此耐听、羽化。

听一首歌,我始终觉得最重要的是,她想表达什么?

如理想、感情、哲理等等。每个大类下又可细分数个小类,小类后即可将其具化。

《飞花》当然是讲感情的,这是一句“废话”。(手动滑稽)

那具化之后呢?我认为这首歌应该讲的是“邂逅”。


港乐里我印象最深的是讲一段感情的歌,常常叙事谈情令你产生代入感。后来渐渐听一些讲道理的港乐,感觉亦是不错。近年来开始迷上如《飞花》一类的歌曲,就是一个片段就能舒展开来,不述前因,不聊后果,只是一个片段,却能勾勒出一幅话,一段情,一个道理,一些感慨。


凌晨同静望 奇幻冰雕亮光 你我抱拥於陌生的地方

同游零度下 纯白色的札幌 你说要永远拥有这夜风光

——相拥于冰城观景,两人都是初到此地,女孩儿叹道要一直这样


绵绵头上飞花 散聚了无牵挂 谁能求漫天雪地里这温暖长留下

绵绵头上飞花 能遇上壮丽落霞 如像你跟我 暂借的火花

——男孩儿心里所想却更为实际,此刻的相拥就如同飘落头上的雪花一样,相聚或融化总是难以为继,就不要贪心了。绵软的雪花遇上漂亮的落霞,极致的美如你我心动一般,却一定是短暂的。


为何流下泪 沉在一碗热汤 你说你担心 若我不在旁

为何还在愿望 黎明后捉紧曙光 你我有过这个故事 便至死未忘

——吃饭了……冰冷的天气漂亮的景,一碗热汤该是多么温暖。女孩儿眼泪无声落在汤里,喃喃细语以后你不在身边怎么办呢。

天亮了,车来了,我们只知道这段插曲,没人能够忘记


绵绵头上飞花 散聚了无牵挂 谁能求漫天雪地里这足印不退下

绵绵头上飞花 能遇上一次落霞 如像你跟我 暂借的火花

怀念那一刹 耀眼的火花

——其实吧,最后连不忘记都做不到了。但是偶尔想起怀念那刻感觉,总归是别样感动的啊。


后记:我有幸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不过没有原曲那样小资。他们在札幌,我在哈尔滨。当时出差至哈尔滨空余两天便独自一人四处逛逛,偶遇一位随公司team出游的女孩,相伴两天余,未有任何实质性发展,未曾提及生活状况,甚至微信都没有交换,只是那几天单纯相伴游玩了冰雪世界,中央大街等名景点。最后一晚她恰巧生日,我寻一借口雪夜买回一蛋糕。两人吃着蛋糕喝着饮料,聊着聊着,天居然就亮了。分开的时候拥抱了一下。

挺美好的。最美好的是没有发生更多。

人活着得有前进的方向,也得有回头看的“飞花”。

港乐最吸引人的地方,其实是这种可怕的“代入感”。

一首歌你喜不喜欢,往往三选一。

词曲唱是否有你中意的?是否有代入感?你能否学得会唱的了?

我喜欢《飞花》的理由可能是因为代入感。你呢。


PS:吐槽一下这首歌的MV,虽然女主是我少年女神郭可盈,奈何整个MV不知道在搞啥,拍些生活琐事,收衣服啦,洗盘子啦,半夜打电动啦。就是类似同居或婚后的一段安宁生活之后,男女主貌似感情不太好了。

只能说跟这首歌意境完全不相干。挺失望的MV。

MV这东西还是挺有意义的,比如陈奕迅的《无人之境》讲地下情,整部MV在水下,虽然花钱不多的样子(手动滑稽),但起码是那个意思。又比如薛之谦的《演员》,女主是不是裴涩琪不重要,但MV起码也有“备胎”或“替身”的感觉。

美中不足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