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來,先關懷自己

學校社工

周子殷

 

停下來,先關懷自己

 

不知道各位父母有否發現自從孩子出生後,生活漸漸變成只圍繞著孩子轉,例如煩惱著今天該煮甚麼新菜色使孩子願意多吃兩口、擔心孩子的學習能否跟上進度、應否替孩子報讀小提琴班讓他發展音樂方面的才能、猶疑假期該帶他們到主題公園還是到海邊遊玩……生活中大小事情總離不開孩子,父母把他們的起居生活照顧得妥妥貼貼後,卻忘了好好照顧自己。

 

父母照顧孩子絕非易事,加上工作及生活上各種瑣事,無形間累積了壓力和負面情緒而不自知。如果父母沒有好好釋放或處理,長久來說不但會損害身心健康,甚至不自覺地把負面情緒轉移到孩子身上,影響了親子關係。試想想如果連家長自己都身心俱疲,又哪有心力把孩子照顧好呢?

 

因此,筆者想籍著這個機會提醒各位家長應時常記得自我關顧,多多愛錫自己。

 

1. 在身體健康方面,雖然都是老生常談,但再忙也要儘量抽時間做運動,如真的太碌,嘗試將運動融入生活當中。例如接送孩子上下課,若路途不太遙遠,可走路代替交通工具,散散步舒展一下;另外,謹記維持均衡飲食和充足的睡眠。記住,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

 

2. 在心理健康方面,學習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對自己仁慈一些。相信所有家長都想把最好的給自己的子女,為孩子安排最好的。可是身邊的人以及社會的期望,令很多家長對於自己照顧孩子的能力會有所要求,稍有做得不夠好,便自我批評是個不稱職的家長。這些想法其實是令家長更加沮喪和焦慮,家長需要知道我們成為了別人的父母並不會使我們變得完美,父母都是普通人,偶爾犯錯是十分正常。家長應學習對自己多一份仁慈,接納自己有做得不夠好的時候,犯了錯便去學習和改善。另外,父母也要在生活中找尋樂趣,多些找朋友傾訴,維持健康的社交生活和心理健康。

 

希望各位父母謹記,多花一點時間先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需要,我們才有空間去把小朋友照顧得更妥善。

 

 

 

資料來源: 本文選自《橋—婚姻及家庭季刊》。第161期。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