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電影城市系列:帶你一遊《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真實取樣城市 — 卡羅維瓦利、德勒斯登 - Hypesphere

[專題] 電影城市系列:帶你一遊《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真實取樣城市 — 卡羅維瓦利、德勒斯登

2016/04/29|專題報導
by hsphere

sponsored by logo

由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執導的《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是一部集合喜劇、奇幻、歷史...等綜合元素的經典作品,在每一個環節觀眾都可以看到魏斯對於最終成品所下的苦心與做的相關研究;不過也許你不知道,世界上並沒有「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真實飯店,整部電影的背景城市其實也並不是設定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片中的飯店設計、多數的場景與城市背景,都是取樣於歐洲特色城市而成的,這一次狂熱球千里迢迢從台灣經倫敦、布拉格,再搭乘歐洲火車,重返了那些真實取樣的美麗城市。

3042014-poster-p-1-behind-the-scenes-of-the-oscar-nominated-production-design-of-the-grand-budapest-hotel

色彩繽紛的溫泉鎮 — 卡羅維瓦利(Karlovy Vary)

卡羅維瓦利大約距離捷克首都布拉格 3 個小時的火車車程,抵達捷克時天氣並不算太好,除了明顯才剛開始融雪不久外,抵達卡羅維瓦利車站時甚至還飄著小雨,不過在計程車上前往住宿地點的路途上,已經可以感受到建築外觀相當特別的溫泉小鎮。這次探訪的主要目標就是電影當中「布達佩斯大飯店」主建物的參考取樣建築:普普大飯店與布里斯托宮大飯店。

12804837_10153212722452271_114839367566143064_n

抵達卡羅維瓦利的隔天一早,旋即展開探索旅程,不得不說這個城鎮市容極具特色,猶如色鉛筆整齊排列在山凹之中,大大小小的小山坡不禁讓我想到台北的新北投,一樣富有知名的溫泉,也同時擁有各式風格的建築,在繞過一個山頭之後率先抵達的事布里斯托宮大飯店(Bristol Palace),光從建築外觀觀察,即可馬上聯想那棟粉紅色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整間飯店並不大,大約 3 分鐘即可繞完一圈,因為位屬較高地勢,在飯店後花園中可以俯瞰整個卡羅維瓦利,算是地勢、景觀相當優秀的住宿地點。

往山下移動,下一個鎖定的取樣景點為知名的普普大飯店(The Grandhotel Pupp),此間飯店可以說是一點都不「普普」,因為不僅每晚住宿價錢昂貴之外,在 1775 年之前更是匈牙利時代的交誼所,內裝富麗堂皇,不少名人都曾下塌於此,一樓高挑的餐廳絕對可以讓你馬上聯想到電影當中充滿富商名媛的布達佩斯大飯店,不過稍微可惜的是普普大飯店的外觀並沒有如布里斯托宮有著特別的粉紅色,但完全不減它的偉大與超凡氣勢。其實除了以上兩間飯店外,魏斯安德森電影設定中的布達佩斯大飯店位置,也與卡羅維瓦利有著相似之處,兩者都不在繁華的都市中,甚至有些偏遠且難以到達,猶如一個孤僻但難以忽視的世外桃源。

RE Camera

比場景選擇更深層的意義 — 「易北河上的佛羅倫斯」德勒斯登

結束卡羅維瓦利的旅程,我再次乘坐火車,離開捷克來到了德國境內,抵達了德國東部相當重要的文化、政治、經濟中心德勒斯登(Dresden),曾經為薩克森王國首都的德勒斯登,擁有數百年以上的繁榮歷史,同時蘊含著豐富的藝術以及巴洛克建築,當時被譽為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甚至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斯」。

從車站走到住宿的飯店,才發現距離舊城區相當近,隔天一大早即出門探索這個美麗的都市,第一站來到「王侯馬列圖」,馬列圖始於 1876 年,當時為了慶祝維廷王朝 800 週年,由畫家威賀姆華特使用當時創新的灰泥刮畫繪法,畫下歷代統治過薩克森的 35 位選帝侯與邊疆總督的群像,總長 102 公尺,整體壯麗雄偉;1904 年德勒斯登市府決定使用燒磚的手法將此名作更易保存,最後使用了 2 萬 4 千片磁磚拼成原圖,不論是手法以及成品都不輸原著。

RE Camera

不過這道牆,是在哪邊出現過呢?說真的若不注意還真的非常容易錯過!此牆出現在古斯塔夫前往 D 夫人大宅時的路上,短短幾妙!

16184137840_135b180993_b

在王侯馬列圖不到 5 分鐘的路程,即可抵達壯觀宏偉的茲葳格宮(The Zwinger Museum),這棟建築對於觀眾來說想必就相對熟悉許多了,片中飾演律師的傑夫高布倫(Jeffrey Goldblum)在被飾演殺手的威廉達佛(Willem Dafoe)追殺時,逃進了一間即將打烊的博物館,就是茲葳格宮,實際上它也是一間博物館,不過若你不買票進場的話,也可以在中庭欣賞它的美貌。

茲葳格

這次另一個德勒斯登的目標電影景點,就是 Pfunds Molkerei ,這間位於新城區的甜點乳製品店已經有超過 100 年的歷史,店內販售各式牛乳以及起士製品,而它就是《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的 MENDL’s 甜點店的拍攝點,店內極為華麗的裝潢讓 Pfunds Molkerwi 儼然成為一個著名的觀光景點,加上這部電影在全球的知名度,可說是更加熱門。

MEDAL's

其實,在造訪德勒斯登之後,才發現魏斯安德森選擇這個城市當作這部作品的背景,也許有它特殊的原因,如果你有看過狂熱球先前的文章「一場精心策劃的電影!三個你可能不知道《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深層寓意」,那你應該能夠瞭解本片其實擁有著強大的反戰符號於其中,而德勒斯登這個美麗的城市其實在 1945 年 2 月遭到盟軍展開了整整 2 天的地毯式轟炸,造成整個德勒斯登內城(15平方公里)被徹底摧毀,包括14000棟民宅、72所學校、22家醫院、19座教堂、5個影劇院、50家銀行和保險公司、31家百貨公司、31家大型賓館、62座行政大樓以及依哈哥攝影工廠,(來源:維基百科),這場大轟炸在後世受到不小的爭議,原因在於當時二次世界大戰已經接近尾聲,導致這場毀滅性的攻擊被不少人認為是一個被忽略的戰爭罪行,幸運的是,在後來的 70 年之間,德勒斯登的市民努力地重現了當時這個城市美麗的樣貌,使得我們今日今時依舊可以感受這座美麗的城市。

歐洲之巔 — 瑞士茵特拉肯少女峰

這次電影城市巡禮最後來到了瑞士茵特拉肯(Interlaker),從英文字義解釋,這個美麗的小鎮就是為於兩湖之間,是前往瑞士知名觀光景點少女峰的重要接駁點,而在少女峰車站上的斯芬克斯觀景台也成為了本片取樣景點之一。

少女峰

這次最可惜的,莫過於無法前往哥利茲百貨,這棟原本等待裝修卻成為「布達佩斯大飯店」內部場景的建築,而哥利茲這個小而巧的城市,也是這次《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最主要的外景拍攝地點。

 

其實,除了親身經歷了這些充滿歷史的電影場景、建築外,這次城市之間的移動捨棄了飛機而選擇火車,讓每一次的搭乘都讓我想到古斯塔夫與 Zero 在車廂內充滿意涵的對話,以及電影最後那淡淡哀傷的遺憾。(文 / 老莫)

旅遊贊助:飛達旅遊歐鐵總代理
系列贊助:坐火車遊歐洲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