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象”北(云南野象群集体北迁并返回事件)_百度百科

一路“象”北

云南野象群集体北迁并返回事件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一路“象”北,是指云南野象群集体北迁并返回事件。
2020年3月,象群共计16头从西双版纳州进入普洱市,并一直北上。12月,象群在普洱生下一头象宝宝,数量变成17头。 [10]
2021年4月16日,17头野象进入玉溪元江县。4月24日,两头大象返回普洱墨江县,象群变成15头。5月16日,15头亚洲象到达红河石屏县。5月24日,一头亚洲象落单,另外14头进入玉溪市峨山县。5月25日,落单亚洲象跟上队伍,全部15只亚洲象集体在玉溪市峨山县境内 [10]。5月30日,15头亚洲象群迁徙至玉溪市红塔区附近 [5]。5月31日17时30分,象群迁移至玉溪红塔区洛河乡与大营街街道交界处 [6]。6月2日21时55分,象群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 [7]。6月5日23时许,象群进入玉溪市易门县浦贝乡境内一带活动 [8]。6月7日16时50分,象群持续在昆明市晋宁区夕阳乡暂停迁移 [9]。6月14日,象群在玉溪市易门县南山村附近活动。 [18]6月19日18时至6月20日18时,象群持续在玉溪市峨山县大龙潭乡范围内迂回移动。独象从安宁市返回晋宁区双河乡。 [22]6月20日18时至6月21日18时,象群重回易门。 [23]8月7日,象群仍在玉溪市元江县附近林地,14头象均总体情况平稳,状况良好,人象平安。 [36-37]
2021年8月8日20时许,云南北移亚洲象群14只大象已跨越元江,平安回归栖息地。 [38]9月10日1时,北移亚洲象安全渡过湍急的把边江,从普洱市墨江县进入普洱市宁洱县境内。 [43]
2021年10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说:“前段时间,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 [44]
中文名
一路“象”北
发生时间
2020年3月
发生地点
中国 云南
别    称
云南野象群集体北迁事件
迁移起点
西双版纳州 [10]
相关纪录片
同象行一路象北 [50-51]

象群情况

播报
编辑
2021年6月,据监测显示,该象群共计15头,由成年雌象6头、雄象3头、亚成体象3头、幼象3头组成。 [12]

活动轨迹

播报
编辑
2020年
2020年3月,“短鼻家族”象群共计16头野象从西双版纳州进入普洱市,并一直北上。12月,象群在普洱生下一头象宝宝,数量变成17头。 [10]
2021年
“象”往何方 [15]
2021年4月16日,原生活栖息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7头亚洲象从普洱市墨江县迁徙至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4月24日,2头大象返回普洱墨江县,象群变成15头。 [3]
5月16日凌晨,15头亚洲象进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宝秀镇。
5月24日晚8时,14头亚洲象迁徙到玉溪市峨山县,在大维堵村一带活动,1头亚洲象落单。 [3]
5月25日下午,剩余1头亚洲象也迁徙到大维堵村。
5月26日19时,象群进入峨山县双江街道(距县城仅300米),在峨山县城附近活动。
截至5月27日,象群一直在峨山县城附近活动。 [1]
云南北迁象群
5月29日,象群进入植被茂密的林区,象群离昆明市晋宁区已不到50公里,离昆明城区仅约100公里 [2]。5月29日晚,象群继续北移已进入玉溪市红塔区境内。这15头野象离昆明城区已不到100公里 [4]
5月30日18时10分,15头亚洲象群迁徙至玉溪市红塔区洛河乡大湾村尖山哨坡附近。 [5]
5月31日17时30分,象群迁移至玉溪红塔区洛河乡与大营街街道交界处,距昆明晋宁区边缘近20公里。有继续北迁的趋势。15头亚洲象极可能进入昆明晋宁区、安宁市辖区。 [6]
6月2日21时55分,北迁亚洲象群沿玉溪市红塔区春和街道老光箐村北侧前进,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 [7]
6月5日23时许,北迁亚洲象群进入玉溪市易门县浦贝乡驿马坡村境内一带活动。 [8]
截至6月7日16时50分,象群持续在昆明市晋宁区夕阳乡小范围原地休息徘徊,暂停迁移。据地面追踪监测人员报告,离群的1头公象,位于象群东偏北方向,直线距离约4公里,人象平安。 [9]
6月9日,在一头公象离群的情况下,象群向西南方向行走了3.7公里 [17]
截至6月10日20时,北迁象群小范围迂回迁移,持续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活动。独象离群5天,仍在昆明市安宁市八街街道的密林内,距离象群约11.8公里。 [15]
在6月11日,象群再次向西南方向行走了8.12公里。 [17]
离群的公象是6月8日傍晚独自进入昆明市安宁市一带的密林中,三天以后,即6月11日17点到达昆明市的晋宁区,距离象群的距离大概是14公里。 [17]
截至6月14日下午,云南北迁亚洲象群在玉溪市易门县南山村附近活动,另外一头离群的公象,14日在昆明晋宁区活动,人象平安。 [18]
6月15日,云南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省级指挥部通报称,6月14日18时至15日18时,象群持续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活动,向西北方向迂回迁移9公里,移动直线距离1.3公里。离群的小公象已经单独生活了10天。位于象群东偏北方向,与象群直线距离19.1公里, [20]从最新的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到这只小公象边走边吃,体型已经不小了,而且长得很壮实,每天它基本上是进入农地觅食后隐蔽在林区休息。 [19]
6月17日,14头北移亚洲象经过跋涉,离开玉溪市易门县域,于当日21时48分进入峨山彝族自治县大龙潭乡。此前象群已在易门县境内持续徘徊10日。
6月18日7时许,14头大象在峨山县大龙潭乡迭所村委会下方300米的山箐中不再移动。
截至18日17时,象群仍在峨山县大龙潭乡迭所村活动;独象离群13天,于6月17日22时7分进入安宁市辖区,位于象群正东方向,与象群直线距离25公里,在安宁市八街街道附近活动。人象平安。 [21]
6月19日18时至6月20日18时,北移象群动态整体平稳,持续在玉溪市峨山县大龙潭乡280米范围内迂回移动。独象从安宁市返回晋宁区,在晋宁区双河乡附近林地内活动,距离象群24.3公里。 [22]
6月20日18时至6月21日18时,象群总体向北迁移9.3公里,重新进入玉溪市易门境内十街乡附近林地活动。独象位于象群东偏北方向,距离象群24.6公里,持续在晋宁区双河乡林地内小范围活动。 [23]
6月21日18时至6月22日18时,象群总体向南迁移11.2公里,从易门县返回峨山县,在峨山大龙潭乡一带农地内觅食活动。独象位于象群东偏北方向,距离象群30公里,持续在晋宁区双河乡小范围活动,15头象均在监测范围内,人象平安。 [24]
6月22日,云南北移象群在易门县和峨山县两地来回移动。 [26]
6月25日,象群在峨山县富良棚乡活动觅食,这里海拔为2074米。 [25]
6月26日17时至6月27日17时,象群总体向东北方向迂回移动1.9公里,持续在峨山县塔甸镇附近林地内活动。独象于6月27日16时51分从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进入玉溪市红塔区北城街道,位于象群东北方向,与象群直线距离53公里。 [27]
6月28日17时至6月29日17时,象群总体向东南方向迁移6.3公里,持续在峨山县塔甸镇附近林地内活动。独象位于象群东北方向,距离象群直线53.2公里,仍然在红塔区北城街道附近林区活动。15头象均在监测范围内,人象平安。 [28]
6月30日17时至7月1日17时,象群持续在峨山县塔甸镇附近迂回移动。独象位于象群东北方向,距离象群53.6公里,仍然在红塔区北城街道附近林地内活动。15头象均在监测范围内,人象平安。 [29]
7月3日凌晨,象群位置确定,精准位置锁定在左边哨村,在指挥部的统筹调度下,两支监测队伍持续监测跟踪象群,人象平安。 [30]
7月5日17时至7月6日17时,象群总体向东南方向移动9.78公里,在新平县桂山街道附近林地内休息。独象位于象群东北方向,距离象群69.5公里,在红塔区北城街道附近活动。15头象均在监测范围内,人象平安。 [31]
7月7日,北移象群落单公象经专家组评估和兽医检验,体征正常,没有任何外伤和伤口。放归结束,亚洲象自然进入森林觅食和小河洗澡。 [32]
7月10日17时至7月11日17时,迁移象群总体向东迂回移动11公里,在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龙武镇附近林地内活动,象群在监测范围内,人象平安。 [33]
7月16日0时至11时,14头象均在监测范围内。象群总体向南迂回移动1.3公里,在红河州石屏县龙武镇石岩头村委会西面900米处的林地内活动,距玉溪市新平县辖区最近1.3公里,距玉溪市峨山县辖区最近10.2公里,距玉溪市元江县辖区最近20公里,距元江最近46.8公里,距昆磨高速最近11.7公里。 [34]
7月16日17时至7月17日17时,象群总体向东北小范围迂回移动3.4公里,持续在石屏县龙武镇附近林地内活动,食物水源充足。象群在监测范围内,人象平安。 [35]
7月27日,象群从石屏县经玉溪市新平县扬武镇进入元江县境内。
8月7日,北移亚洲象群在玉溪市元江县甘庄街道附近林地内活动,14头象均在监测范围内,总体情况平稳,身体状况良好,人象平安 [36]
8月8日20时许,云南北移亚洲象群14只大象已跨越元江,平安回归栖息地。 [38]
8月12日23时48分,象群进入墨江县境内,玉溪普洱两市现场指挥部完成交接。 [40]
11月,北移象群安全回归传统栖息地普洱市宁洱县磨黑镇。 [47]
象群迁徙图象群迁徙图象群迁徙图象群迁徙图象群迁徙图象群迁徙图象群迁徙图象群迁徙图象群迁徙图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应对措施

播报
编辑
防范、缓解“人象冲突”
为缓解“人象冲突”,政府部门采取了为大象建“食堂”、为村民修建防象围栏、开展监测预警等措施,同时引入社会力量致力于让村民在保护中受益,让社区参与保护,推动保护监测、栖息地修复。 [2]
针对野象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政府为群众购买了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尽力弥补野象造成的损失。与此同时,近年来实施的亚洲象预警监测,也有效避免了多起野象伤人事件。
成立工作小组
据新华网2021年5月29日消息,云南省已成立亚洲象群北迁安全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并派工作组抵达现场指导当地开展监测预警、安全防范、宣传引导等工作,全力防范象群持续北迁带来的公共安全隐患。 [4]
应急处置
2021年5月27日,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发布公告,提醒广大群众做好亚洲象肇事防范与应急工作。 [1]
2021年5月29日8时至10时30分,云南森林消防总队运用远度3VS大型无人机对象群实施勘察、跟踪,及时向联合指挥部和县委县政府汇报象群最新活动线索,并通知沿边群众及早做好撤离准备。 [11]
2021年5月29日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已派出5人工作组到红塔区共同商讨相关措施。 [12]
截至2021年5月30日18时10分,已投入应急处置人员及警力共450余人次,出动警车、渣土车228辆、挖机4台、无人机3架,提前开展布防,继续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预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并采取投喂亚洲象喜食食物的方式,保证象群食源,减少群众损失。 [5]
2021年5月31日,现场指挥部共投入应急处置人员及警力360余人次,出动警车、渣土车76辆、挖机5台、无人机9架,储备亚洲象食物18吨,投喂16吨。省森林消防总队增派监测队伍和通信车,保障现场监测和通信。现场继续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研判迁徙路线,及时发布预警,通过实施道路管制、人员疏散、投食诱导、隔离围挡等应急措施,使象群未进入两侧人口密集的玉溪市红塔区主城区以及洛河乡政府驻地,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6]
2021年5月31日下午,云南副省长王显刚在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省林草局关于亚洲象北迁安全防范情况汇报,与国家林草局就下一步处置工作交换意见。 [6]
13日,省森林消防队员正在用无人机对象群实施监控
2021年6月13日,省森林消防队员正在用无人机对象群实施监控。 [16]
据统计,6月15日,易门县、晋宁区现场指挥部共投入应急处置人员及警力96人,出动渣土车196辆、挖掘机等工程车12辆、应急车辆68辆、无人机12架,疏散民众1074户、3420人,投喂象食1.5吨,确保沿途民众安全。 [20]
截止2021年6月20日共投入应急处置人员及警力144人,出动渣土车139辆、挖掘机等工程车22辆、应急车辆70辆,13架无人机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测,疏散群众1329户、3410人,投喂象食1吨。 [22]
2021年6月,现场指挥部持续对周边村镇民众,尤其是中小学生开展亚洲象保护和防范知识普及。易门、峨山现场指挥部协同配合,召开研判部署会议,加强现场管控,采取投喂象食、隔离围挡、道路管制、紧急疏散等措施,继续科学引导象群向南迁移,由于象群移动路线周边村庄多且分布零散,给现场指挥协调带来较大挑战。 [23] [26]
2021年6月27日共投入应急处置人员及警力249人,出动渣土车77辆、挖掘机等工程车7辆、应急车辆90辆、无人机13架,紧急疏散群众234户、864人,投喂象食0.15吨。 [27]

事件影响

播报
编辑
经济损失
截至2021年5月28日报道,40天内,象群在元江县、石屏县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坏农作物达842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近680万元,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1]
2021年6月14日报道,从玉溪市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自象群从4月16日进入玉溪活动以来,截止到6月8日象群返回玉溪市境内前,象群在玉溪市内活动共计41天,途径9个乡镇(街道)辖区,穿过多个乡镇及村庄,造成400多户群众财产受损,报损预估经济损失还在统计之中,主要以经济农作物(香蕉、芭蕉、玉米、大米、水稻、芒果、青枣、火龙果、烤烟、甘蔗、红薯等)损失为主。 [16]
媒体报道
日本媒体报道
2021年6月7日报道,日本媒体纷纷派出记者一路追随象群,介绍起了当地概况和动物保护措施。朝日电视台在热门节目中用了近30分钟对此事进行专题报道,直至6月6日依然在持续跟踪象群状况。 [13]
2021年6月10日,《新闻1+1》连线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严旬,共同关注“野象旅行团”。 [14]6月,象群在易门、峨山两地来回移动,对现场指挥协调、协同助迁带来较大挑战,象群移动路线周边村庄多且分布零散,安全防控难度加大。 [23]

防范指南

播报
编辑
亚洲象看起来十分可爱,但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专家呼吁相关区域群众听从指挥,及时掌握监测预警信息,合理安排劳作、出行时间,避免与亚洲象正面接触,禁止围观挑逗,确保人象安全。 [4]
1.了解亚洲象生活习性、防象、护象、避象等基本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及时了解亚洲象监测员发布的预警消息,不到亚洲象活动的区域进行生产活动。
3.在亚洲象出没的道路看有无亚洲象警示牌,听从亚洲象监测员的劝导,不到危险区域活动。
4.在亚洲象活动区域,按监测员通知要求撤离。
5.亚洲象夜视能力强,喜欢在夜间活动。为了安全,做到夜间不外出到监测员禁止人员活动的区域。
6.狗的叫声会招引亚洲象攻击狗而殃及其他。
7.遇到亚洲象至少保持300米以上的距离,不围观、不挑逗、不驱赶、不惊吓、不伤害、不慌乱,观察环境快速撤离。
8.在亚洲象经常活动的地方避免穿戴颜色鲜艳亮丽的衣、裤、帽,避免招引亚洲象,多向周边群众和有经验的人打听附近亚洲象的活动状况,避免进入亚洲象活动区域。注意观察周围动静,多观察亚洲象活动后倒伏零乱的植物、足迹和便、尿等痕迹。 [1]

定损赔付

播报
编辑
启动工作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动植物处处长向如武表示,云南已对北迁亚洲象沿途造成的群众经济财产损失启动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定损赔付工作,待统计定损工作完成,将对沿线居民损失进行赔付。
下一步,玉溪将及时建立核损台账,待省级统一标准后,及时组织做好理赔工作。 [16]

相关报道

播报
编辑
2021年6月22日,大象一直在峨山和易门山谷之间迂回移动。凌晨的时候,大象跨过了界河,来到了易门县,在小蜜蜡村待了一段时间。三个小时当中,象群中的大象挤在一起,给小象搭了一个凉棚,小象就在这些大象的阴影下面休息。 [26]
2021年6月25日报道,象群在峨山县富良棚乡活动觅食,这里海拔为2074米。象群一直为美食四处奔波,实际上这是大象的生理结构和独特习性决定的。 [25]
2021年8月28日—9月4日,由每晚19:55,8集纪实系列片《同象行》在CCTV-9频道播出。 [41]
2021年10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视频讲话中谈到:“前段时间,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 [44-45]
2022年5月,入选2021-2022年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十大案例。 [49]
2023年5月,在野象老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记者了解到这个象群的最新消息:南归之后,“短鼻家族”野象健康状况良好,小象明显长胖了,象群吸收了新成员,然后一分为二,分成两群在不同区域活动。 [52]

返栖息地

播报
编辑
2021年8月8日20时零8分,14头北移亚洲象安全渡过元江干流继续南返,在玉溪市元江县红河街道附近林地内活动,距离普洱市墨江县26公里。加上7月7日已送返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雄性亚成体独象,北移的15头亚洲象全部安全南返,象群总体情况平稳,沿途未造成人、象伤亡,云南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取得决定性进 [39]
2021年9月1日凌晨1点40分,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北移后南返回到普洱市墨江县的亚洲象群走上过者桥,成功跨过阿墨江进入景星镇,距离原栖息地越来越近。 [42]

玩毕归象

播报
编辑
对大象的此趟出行,有网友创造了一个词,叫“玩毕归象”,真是够形象的。大象成“团宠”,这也很生动地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46]

象往之地

播报
编辑
2022年1月14日,新华社通过脸书账号以及推特西班牙账号刊发推文配图,向全世界介绍“象”往之地——玉溪。 [48]

相关纪录片

播报
编辑
同象行 [50]一路象北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