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石的種類和治療 - 明醫網

腎結石的種類和治療

[2012-04-18]

腎結石有多種不同的化學成分,知道患者腎結石的化學成分可以幫助醫生了解為何病人易於形成結石,並能協助患者預防結石的再生。

郭詠觀醫生 (Dr. Jason Kwok)

腎結石有多種不同的化學成分,知道患者腎結石的化學成分可以幫助醫生了解為何病人易於形成結石,並能協助患者預防結石的再生。

(一) 草酸鈣結石(Calcium oxalate stones):這是最常見的腎結石,它們會在酸性(即酸鹼度pH低)的尿液內形成,尿液內部分草酸鹽是身體自行製造的,食物內的鈣和草酸鹽只是草酸鈣結石形成的部分,而不是唯一的原因。

(二) 磷酸鈣結石(Calcium phosphate stone):較少見,會在鹼性(即酸鹼度高)的尿液內形成。

(三) 尿酸結石(Uric acid stones):多數是在持續酸性的尿液內形成,尤其是多吃動物性蛋白質(animal proteins)和嘌呤(purines)含量高的食物;

(四) 胱氨酸結石(Cystine stones):源自一種罕見的遺傳病,胱氨酸是氨基酸(amino acid)其中的一種,患有胱氨酸尿症(Cystinuria)的人,胱氨酸從腎臟漏進尿液內形成結晶體;

(五) 磷酸銨鎂結石(Struvite stones):是因重複性泌尿管感染引起的,食物是不會導致這種結石的形成,預防復發的方法是預防及盡早醫治泌尿管感染。

為查出腎結石的病因和種類,醫生會向患者查詢家庭和個人病史、生活和飲食習慣等,並會驗血和驗尿,查看血液和尿液內鈣、鎂、鈉、磷、草酸鹽、尿酸等的水平,醫生也可能給患者一個大的「尿壺」,收集24小時內排出的所有尿液,然後送到化驗所量度24小時排出尿液的總量、酸鹼度、鈣、鈉、尿酸、草酸、檸檬酸鹽(citrate)、肌氨酸酐(creatinine)等的水平,用來確定腎結石的種類。若結石自行排出而患者能從尿液中揀出、或醫生動手術(傳統手術或使用內窺鏡)把結石拿出,也可送到化驗所作化學分析。

不是所有腎結石都需要動手術把它拿掉,大部分(尤其是體積較小的)會自行經泌尿管排出,患者應多喝水,以便每天排出2至3公升尿液(正常人每天的小便量約為1.5公升),他可能需要服食止痛藥,以紓緩痛楚;雖然改變飲食習慣和服用藥物能預防結石的形成,暫時還沒有藥物被證實能溶解腎結石。若結石過了一段時間仍未能自行排出,並引起痛楚、體積太大或在輸尿管較狹窄的部位卡着不前、堵塞輸尿管,並可能引致腎盂積水(hydronephrosis)、損壞腎組織、導致泌尿管感染、導致出血,形成血尿、愈長愈大等情況,患者需要接受手術把結石拿掉。以往,患者需要接受傳統的開腹手術,患者需要住院和接受全身麻醉,而康復需時(大約四至六個星期),時至今日,治療的技術大有改善,多種方法都不需要傳統的大手術、不需住院而只是簡單的日間手術(day surgery),包括:

(一) 體外震波碎石術(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這是最常用的方法,儀器發出震波,經過皮層及身體其他組織直達結石所在的位置,把結石震碎,然後於尿液經泌尿管排出體外。

(二) 經皮腎臟取石術(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醫生在患者的背部開一個小的傷口,用腎鏡(nephroscope)探入腎臟把結石拿掉,適用於較大的結石、或結石所在的位置不能有效使用體外震波碎石術,可用局部或全身麻醉,若結石過大,可先用超聲波或電流把結石震碎、然後才拿出。

(三) 輸尿管鏡取石術(Ureteroscopic Stone Removal):卡在輸尿管中部及下端的結石可用輸尿管鏡拿掉,不需開刀,而是醫生從尿道放入輸尿管鏡、經過膀胱進入輸尿管、把結石拿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