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超越台大、政大 高教工會:文大校長「年薪400萬」接近行政院長

雲林虎尾鎮長、麥寮鄉長補選結果出爐 藍綠齊喊「要檢討」

完工不到5年…新北某大樓強震後詳細檢查 電梯鋼索照片嚇壞住戶

IPO 旺季來臨 證交所董事會一口氣通過五家公司上市案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26)日董事會一口通過五家公司上市審議,包含天虹科技、華凌光電、現觀科技等三家一般上市,台境由上櫃轉上市,金萬林可掛牌創新板。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26)日董事會一口通過五家公司上市審議,包含天虹科技、華凌光電、現觀科技等三家一般上市,台境由上櫃轉上市,金萬林可掛牌創新板。本報資料照片

時間逼近第4季,進入企業申請股票上市櫃審議高峰期。臺灣證券交易所今(26)日董事會一口通過五家公司上市審議,包含天虹科技(6937)、華凌光電(6916)、現觀科技(6906)等三家一般上市,台境(8476)由上櫃轉上市,金萬林(6645)可掛牌創新板

證交所今年IPO送件家數目標為32家,當中含一般板22家、創新板10家。但董事長林修銘日前提高今年IPO內部目標至40家,其中,創新板送件家數將較去年的八家翻倍,約15、16家,其餘為一般板的國內公司、KY公司,KY公司有機會挑戰六家。

創新板是林修銘高度重視的項目,昨天董事會審議過關的金萬林將成為創新板新兵,其要業務為生物醫學產品代理經銷、自有品牌檢測試劑銷售及精準醫療檢測服務,董事長吳品聰,總經理楊文明,資本額4.6億元,市值13.8億元,輔導上市承銷商為華南永昌證券。

專業污染整治與環境工程廠台境企業公司,負責人為郭人豪,實收資本額8.14億元,主要業務為環境保護工程、廢棄物處理再利用,2022年稅前淨利5.8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高達7.19元。

半導體製程設備及零備件製造商天虹科技,董事長及總經理為黃見駱,主要業務為半導體設備機台及相關零備件製造,輔導上市承銷商為元大證券;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稅前純益分別為7,709萬元、2.41億元、3.66億元、9,303.8萬元,每股稅後盈餘分別為1.63元、4.57元、5.66元、1.15元。

專業工控顯示器製造商華凌光電董事長為廖育斌,實收資本額6億元,主要產品為STN、TFT及PMOLED顯示器面板及模組之研發、製造及銷售,輔導上市承銷商為元大證券;2022年、2023年上半年稅前純益3.94億元、91,13.6萬元,每股稅後盈餘分別為5.7元、0.8元。

現觀科技主要從事行動網路優化定位平台及行動智慧平台軟體服務,即透過獨家研發的AI演算法,優化手機訊號定位,現有客戶九成來自國外,涵蓋日本樂天電信、沙烏地電信、卡達電信、世界第三大電信業者Bharti Airtel、印尼電信業者Indosat,以及澳洲與瑞士的電信業者等。現觀科技2022年、2023年上半年稅前純益分別為1.37億元、1,927.5萬元,每股稅後盈餘分別為3.8元、0.5元。

IPO 上市公司 創新板 證交所

延伸閱讀

春源等九家公司 10月在證交所場地自行舉辦法人說明會

證交所留住外資 祭三策略

他讓創新板市值從0到數百億、劉揚偉在台掛牌!證交所「好動老董」如何玩活新業務

證交所訪美 取經T+1交易結算制度

相關新聞

台股由黑翻紅守住萬七 漲42點收17,171點 觀光族群表現突出

美國零售銷售額數據衰退0.1%,導致美股震盪,進而影響台股今(16)日處於震盪整理格局,尾盤由黑翻紅,收盤指數17,17...

台股早盤漲逾50點持續向上攻 台積電開平盤581元

台股今(16)日開盤指數為16,136.52點,上漲7.74點。台積電(2330)開平盤價581元。

美股勁揚帶動台股早盤漲逾200點 台積電開漲8元

美股周三(1日)收盤勁揚帶動台股今(2)日開盤指數為16,094.26點,上漲55.7點。台積電(2330)開盤價為53...

神秘買盤拉抬…台積創天價 收盤衝上820元

美國最新CPI增幅超預期,導致美股三大指數周三重挫,台股昨(11)日也遭三大法人同賣而承壓,惟在神秘買盤尾盤作價台積電,...

電子走弱觀光抗跌 台股開低平盤下震盪

台股今天開低震盪,盤中低點至20651.88點,下跌111.65點。盤面上,台積電盤中黑翻紅,但電子類股普遍弱勢,反觀觀...

美股跌致台股開盤跌50點 台積電開盤下跌4元

台股11日開盤指數為20,713.25點,下跌50.28點。台積電(2330)開盤價為811元,下挫4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