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宜蘭成功派出所遭縱火!內外電路全毀 嫌犯拒捕撞警車釀2警受傷

113會考數學/解題關鍵在轉換情境!碳排放、癌症存活率入題 師:難題多為「幾何」觀念

國中教育會考今、明兩天舉行,全國19萬餘考生上陣,許多人都是人生第一次參加大型考試,考前學生準備進入考場。記者劉學聖/攝影
國中教育會考今、明兩天舉行,全國19萬餘考生上陣,許多人都是人生第一次參加大型考試,考前學生準備進入考場。記者劉學聖/攝影

113國中教育會考今天登場,上午第二節考數學科。教育部今天邀請北市中學教師協助解析試題,解題教師分析,今年數學科考題試卷整體難度適中,今年題組題討論成人的理想體重,並提供3個理想體重公式,考驗學生推理能力;今年難題則多聚焦幾何觀念,且需要學生轉換生活情境或數學情境,才能迎刃而解。

台北市北投國中教師林柏嘉分析今年數學主題類別,數與量共7題、代數與函數8題、幾何則高達10題,資料與不確定性2題。難易配置上,前12題多考單一數學概念和知識,多數學生應能立即作答;生活情境題則多出現於第11題後,需要考生連結具體情境和數學概念。

再者,林柏嘉也說,今年具挑戰性的試題則在20題後,且多是幾何,學生需要深入理解觀念,並將生活情境或數學情境加以轉化,方能正確解答。但整體而言,今年試題難易度和順序安排,評估應可降低解題焦慮感。

桃園市平鎮國中教師劉建成則表示,今年試題亦生活化,如第9題式提供4種癌症1到4期3年後存活率圖表,需視圖表內容判斷兩種說法正確與否;14、16題則將碳排放觀念入題,題幹要求以降低碳排放為目標討論如何改變交通方式,考不等式概念。

林柏嘉分析今年題組題,今年題組題討論成人理想體重並給予3個公式,其中第二題考生須理解理想體重有1正常值範圍,搭配3個理想體重公式,1體重是否可能於公式1內為正常,公式2則可能被認定過輕,考驗學生推理能力。

再者,林柏嘉也說,今年非選擇第一題取自健康飲食餐盤,以健康標語說明穀物、蛋白質、蔬菜、水果份量關係,並繪製飲食餐盤圖形。先讓學生比較每日應攝取水果與蛋白質份量的大小關係,另則要求學生若要將健康飲食餐盤設計成長寬為16公分、10公分的矩形,探討其中兩個矩形區塊的邊長可能性。

全國試務會副主任委員陳良傑則說明數學科違規狀況,數學違規大宗仍為提早翻閱試題本、鐘聲結束仍然逾時作答,以及隨身攜帶手機等非考試用品。

但今年還有27件考生攜帶量角器以及有量角器功能文具入場違規案例,陳良傑談到,先前已請考場和國中宣導,但部分考生可能仍未注意。還有1例則為提早離場,該名學生反映手痛想提早離開,監試委員有如實告知若提前離場將影響考試成績,但學生仍執意,因此只好由監試委員登記樣態。

113會考 數學科 碳排放

延伸閱讀

113會考/高雄上午會考8件違規「提早翻試題」最多 答案卡寫名字恐零分

113會考/國中教育會考今明登場 金門首日到考622人、4人缺考

113會考數學/以素養題為主…非選「健康餐盤」印象深 20題後難度漸增

整理包/113年國中教育會考 5科完整試題與解答

相關新聞

113會考/會考國數自想拿A++ 最多錯2題

國中教育會考昨天落幕,升學輔導專家多認為今年試題難易度整體適中,因各就學區成績採計方式不同,預估錄取台北市建國中學需卅四...

113會考/首日違規 提前或逾時作答88件

昨為會考首日,考生違規事件以「提前或逾時作答」為最多,還有廿七名考生攜帶量角器或有量角器功能的文具入內遭記違規。由於近期...

今明兩天 國中會考登場

一一三年國中教育會考今明兩天登場,首日考社會、數學、國文、寫作測驗,全國十九萬餘考生分別在十八個考區應試。

113會考自然/9題組全有「圖表」、出題單元平均 考生:難度中間偏易

國中會考今天第二天,上午第一堂考自然科,桃園私立復旦高中國中部邱姓學生、蕭姓學生表示41單題、9題組整體難易度中間偏容易...

113會考社會/命題靈活「難度適中」 考生喊:地理考太細、陷阱多

113年國中教育會考今天首節考社會科,考生普遍認為「難易適中」。考生表示,今年歷史相當簡單,只要有概念,就可以找到答案;...

國中耍廢3年想拚明星高中 他會考結束「笑不出來」勸世:準備重考了

113年國中教育會考19日落幕,步出考場後,可說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會考結束當天,一名考生在臉書社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