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照顧家中確診病患、保護自己?2張圖告訴你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40,154

家人確診卻必須居家無法入院 如何自保也保護確診者?2張圖告訴你

疫情炸鍋,短短1週1,017人確診,醫療量能吃緊,許多症狀輕微的確診者被要求留在家中無法入院治療,與確診家人同住,家中其它成員如何自保、也保護染疫家人?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照顧家中或同住的確診病患,照顧者最重要的是自保,並做好自我健康監測。由於曾與確診者接觸,照顧者在結束照顧工作後,必須自我居家隔離14天。指揮中心發布的指引如下:

照顧病患這樣做

  1. 提醒確診家人多休息多喝水,可視醫囑服用藥物,或在發燒時服用退燒藥。
  2. 大多數病患為輕症,休息數天後即可恢復,請等候衛生單位通知,但須注意症狀是否惡化。
  3. 當確診家人出現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立即聯繫119、衛生局或撥打1922。(推薦閱讀:新冠輕症患者在家怎麼做?掌握5大營養原則,助身體修復

保護自己這樣做

  1. 65歲以上、免疫力低下或有潛在疾病等新冠肺炎重症高風險族群,不要直接照顧確診家人。
  2. 照顧過程中避免與確診家人直接接觸。確診家人在家中應單獨一人一室,盡量不要離開房間並與家人使用不同的衛浴設備。
  3. 若不得已需共用空間,應開窗確保空氣流通,如需共用衛浴設備,請於廁間備妥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於每次使用後進行消毒。
  4. 家中禁止訪客,確診者與照顧者都不要和同住者以外的人接觸。
  5. 避免與確診家人共餐、共用物品。
  6. 戴手套、以洗潔劑清洗確診者使用過的餐具,清洗完畢後,使用肥皂水洗手,或使用酒精。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新冠肺炎-確診-照顧-家人-居家隔離-COVID19

(圖片來源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口罩不離口 手套不離手+勤洗手

  1. 照顧者進入確診病患房間時,雙方均須佩戴口罩。
  2. 確診病患如果離開個人房間,或身邊有其他家人時,雙方均須佩戴口罩。
  3. 接觸到可能被確診者血液或體液汙染的物品或表面時,另須佩戴手套。
  4. 使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清潔確診者經常觸摸的物體表面。如果確診者可自理,則由確診者自行清潔他所處的隔離環境。
  5. 即使有佩戴手套,照顧確診者前後也應再清潔手部。
  6. 勤洗手及正確洗手,避免以手碰觸口、鼻、眼睛等部位。

了解新冠肺炎保護自己,馬上看:新冠肺炎症狀一次看!發燒、喉嚨痛...教你和感冒區分

照顧者做好健康監測 照顧工作結束後居家隔離14天

  1. 照顧者本身若為確診密切接觸者,也就是與確診個案在他症狀發生前3天至隔離前曾共同用餐、共同居住或未佩戴口罩下面對面15分鐘以上的接觸,不得外出。
  2. 照顧者在照顧確診者期間,必須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監測是否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新冠肺炎相關症狀。
  3. 照顧期間結束後,應自最後一次與診病患接觸日起居家隔離14天。

新冠肺炎-確診-照顧-家人-居家隔離-COVID19

(圖片來源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