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门香道丨叶天士辟瘟丹方_檀香_方子里_疫情
评论

医门香道丨叶天士辟瘟丹方

原标题:医门香道丨叶天士辟瘟丹方

昨天看到有位中医,对古代医家进行了一个排名。排第一的当然是张仲景,人家是医圣,其《伤寒杂病论》垂方法,立津梁,是万世楷模,这是没有疑问的。那排第二位的谁呢?他排了叶天士,此举甚契我心,我很赞同。当然也有很多人反对,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读懂叶天士的医案。

叶天士的医案是我近年来如醉如痴,反复咏读和钻研的,不但越读越有滋味,而且临床运用,效如桴鼓。难怪吴鞠通从中选一选,就编成了一部中医经典《温病条辨》,许多医案摇身一变,就成了经典中的一个条文,垂范后世。这还了得!

有这么高的水平,叶天士在当时当然是妇孺皆知。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那年头出现了疫情,官府会不会来找叶天士呢?叶天士又会怎么办呢?他没有病毒学知识,也没有检测设备,因此,他只能骑上白马,带着徒弟,远涉重洋,跨越时空,西天取经,同时采购相应的医疗设备。等他们师徒降妖除魔,历尽千辛万苦跑了个来回,发现神州大地已是面目全非。

但历史并没有按人们的想象书写。

《续名医类案》记载:

“雍正癸丑,疫气流行。抚吴使者嘱叶天士制方救之。叶曰:时毒疠气,必应司天,癸丑湿土气化营运,后天太阳寒水,湿寒合德,挟中运之火,流行气交,阳光不治,疫气大行。故凡人之脾胃虚者,乃应其疠气,邪从口鼻皮毛而入。病从湿化者,发热目黄,胸满,丹疹,泄泻。当察其舌色,或淡白,或舌心干焦者,湿邪犹在气分,甘露消毒丹治之。若壮热,旬日不解,神昏谵语,斑疹,当察其舌,绛干光圆硬,津涸液枯,是寒从火化,邪已入营矣,用神犀丹治之。”

叶天士那个年代还真的出现过疫情,官方还真的请过叶天士去抗疫,叶天士大发了一通议论,给出了自己的理法方药。人家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认知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芳香化浊。

有人要问了,这是治疗,任何疫情到了治疗的时候就晚了,重点是防控,是消杀,叶天士有什么防控和消杀的思路么?也是有的。我们可以看他的《种福堂公选良方》,其中就有“瘟疫”一节,的确是以预防和消杀为主,其中有辟瘟丹方,明言:“此药烧之,能令瘟疫不染;空房内烧之,可辟秽恶。”

种福堂是叶天士早年诊所的名称,顾名思义,他行医是为了广种福田,为他人谋幸福,也为自己种善因。《种福堂公选良方》是叶天士收集的一些验方、秘方,都是非常实用的。辟瘟丹方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的正气香就是按辟瘟丹方制作的,一直一来,用于辟疫气,化秽气,是我们自己都无法或缺的东西。但由于这款香选材极精,用料上乘,尤其是其中的檀香,我们选用的是正宗的印度老山檀香,所以价格也就偏高,很多朋友反映说,根本舍不得点!我们发现,《种福堂公选良方》中说的是“再加檀香一两,亦可”,这意味着,檀香在这个方子里是锦上添花的,用了,会使这款香的香气更怡人,效用上也更能芳香化浊,怡情开窍;但如果不用檀香,其芳香避疫的作用也还是有的。

为了将这款香的使用成本降下来,让更多人实现避疫熏香自由,我将方中的檀香去掉,并将价格尽可能地做到最低,使其成为一款公益香,名字就叫“叶天士辟瘟丹方”,仅此一批,售完即止。

我研读叶天士医案多年,爱不释手。由此,我更加热爱仲景经方,因为叶天士也爱用;我养成了尽可能开小方的习惯,因为叶天士的方子也很小;我爱上了苏州,因为那是叶天士的故乡;我甚至对每一位姓叶的人情有独钟……爱屋及乌,人之常情也。对于叶天士的避疫香方,我当然是要做出来的,而且是想尽可能多地传播开来的,我想让先生当年的药香袅袅升起,给尽可能多的人们带来健康与安宁;也想让更多的现代医家研读叶天士医案,重新认识叶天士,让祖国医学皇冠上的这颗明珠,照亮长夜。

点👇进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