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ulance『俺不能死』,帶你認識救護車大小事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83,826

Ambulance『俺不能死』,帶你認識救護車大小事

在日常的街道行駛偶爾會聽到「喔咿唷咿」,救護車鳴笛呼嘯而過的聲音,絕大多數人會立即靠邊、禮讓正在值勤的救護車,不過對於救護車的認識又了解多少呢?本文將介紹幾個關於常見救護車的小知識。

救護車到底分哪幾種?

根據所屬單位,台灣目前日常最容易見到的救護車大致可分為3種。第一,是耳熟能詳的119救護車,其所屬單位為地方政府消防局,最廣泛為民眾所使用,也是目前到院前救護的主力。第二,是民間救護車,其所屬單位為民間救護車公司,較少人知道,是急重症轉院最常所使用的救護車單位,其業務範圍也較為多元。第三,是醫院救護車,所屬單位為各醫院,其主要業務為執行醫院勤務,包含急領血、院際間病人轉送等等。而根據車上醫療設備配置又可分為:一般型救護車、加護型救護車兩種。

認識119救護車與民間救護車的差異?

119救護車的主要任務是到院前救護,包含各種內、外科問題及意外交通事故,其執行勤務量也為最高,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2019年度出勤次數達到1,118,439次。119救護車的送醫原則為「就近送醫」,依病人所屬地區送至就近適當急救責任醫院(且不可指定醫院),對於「緊急情況可善加利用」,其收費方式為免費;不過因近年來救護勤務量遞增,濫用醫療資源問題也逐一浮現,目前許多縣市消防局為避免救護資源濫用,經救護人員評估為非緊急個案(急診檢傷分類第四、五級),會採取相對應收費。(推薦閱讀:哪些民間救護車可信賴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民間救護車業務內容為院前救護、院際間轉診(包含急重症轉院)、器官移植轉送、一般出入院服務等等,其院前救護最大特點是「可送至病人指定醫院」,對於有特殊需求者,需送往指定醫院是個不錯的選擇,其收費方式為依據各地方衛生局訂定標準收費方式。建議如「非緊急狀況」,可多利用民間救護車,避免醫療救護資源浪費。

(示意圖。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4招教你辨別民間救護車是否合格

辨別合格救護車4招為:

  1. 救護車的車身為白色,車身兩側應有紅十字標幟,車頂設有紅色警示燈及配有蜂鳴器。
  2. 兩側車身應有所屬民間救護車公司名稱,車尾應有當地衛生主管機關核可字號。
  3. 救護車出勤人數至少為2人,執行勤務時應配戴有效期限內的醫師、護理師、緊急救護技術員證件。
  4. 可至「衛福部緊急醫療管理系統」查詢所搭乘救護車是否經評定合格、立案。(推薦閱讀:救護車來之前,你應該做什麼?

了解民間救護車收費標準

了解合理的收費標準,可避免成為救護車業者的待宰羔羊。救護車收費標準可上「各地衛生局網站」查詢救護車收費基準,根據您的所在位置,各縣市救護車收費也不盡相同。

以台北市為例,救護車收費標準為: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1. 基本車資800元+里程數(25元/每公里),如經過高速公路ETC則費用另計。
  2. 救護人員費用:EMT-1(400元/每小時)、EMT-2(500元/每小時)、護理師EMT-P(700元/每小時)、醫師(1,500元/每小時)。
  3. 依所用藥品、醫療器材另計。

※溫馨小提示:里程數部分可在出發時先與救護車司機確認里程表是否歸零,或有指定特定路線可在出發前告知。

(示意圖。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結語:

  1. 在路上不論遇到何種救護車在其鳴笛執行勤務時,應靠邊禮讓,使救護車可更快速且安全執行任務。
  2. 對於緊急狀況應撥打「119」,以利病患盡速送至醫院就醫,若非緊急狀況可善加利用民間救護車以避免濫用119救護車醫療資源。
  3. 如需搭乘民間救護車,應選擇政府核可、且收費方式符合衛生局所訂定收費標準的業者。

參考資料:內政部消防署、各地消防局及衛生主管機關、全國法規資料庫

(本文作者曾任醫院急診護理師,現服務於民間救護車公司,擔任護理師、司機、EMT,並於台北市立大學衛生福利學系碩士班進修中)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讀者投書

歡迎您投稿「康健名家觀點」,分享您的專業知識與觀點想法。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