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科技業大老吃什麼?黃仁勳擺7桌宴請供應鏈夥伴 滿桌功夫菜曝光「價格親民」

李西河接北市警長 劉世芳答應蔣萬安圈選名單生變…知情人還原決策過程

將亞洲運作重心遷離香港 分析曝華爾街日報考量:有一定報導風險

華爾街日報總編輯塔克2日透過內部郵件宣布,華爾街日報「一如我們報導的許多公司一樣」,會將亞洲運作重心從香港轉移到新加坡。並指部分員工將因此被迫離開,而這些員工多數來自香港。路透資料照
華爾街日報總編輯塔克2日透過內部郵件宣布,華爾街日報「一如我們報導的許多公司一樣」,會將亞洲運作重心從香港轉移到新加坡。並指部分員工將因此被迫離開,而這些員工多數來自香港。路透資料照

針對美國華爾街日報宣布將亞洲總部從香港遷往新加坡,香港記協主席陳朗升表示,如今在香港從事新聞工作的確有一定風險,這些外媒十分重視員工的風險;學者也認為,香港大小政策都要由北京拍板,當地記者難以作出有新聞價值的報導。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3日公布2024年度「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香港排名135,雖較2023年的第140名上升5名,但評分卻自2023年的44.86分降為43.06分。

在這項指數發布前1天,華爾街日報總編輯塔克(Emma Tucker)2日透過內部郵件宣布,華爾街日報「一如我們報導的許多公司一樣」,會將亞洲運作重心從香港轉移到新加坡。並指部分員工將因此被迫離開,而這些員工多數來自香港。

香港明報報導,上述郵件並未提到香港的政治環境或「港區國安法」等字樣,但多名華爾街日報員工表示,公司的上述決定不排除與香港近年來的事態有關。而該報未來將在新加坡新增編輯,報導包括中國股市、房市、電動車、港股等商業新聞。

美國之音(VOA)中文網報導,陳朗升表示,華爾街日報以報導財經、投資新聞為主,但仍作出這樣的決定, 讓他感到意外。

但陳朗升直指,現在在香港從事新聞工作,的確有一定的風險,而這些(外媒)機構十分注重員工的風險。可以預見的是,有更多媒體尤其是美國媒體,會有與華爾街日報相同的疑慮。

陳朗升認為,與香港相較,新加坡的新聞自由空間較大,華爾街日報亞洲總部遷到當地不會有後顧之憂。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表示,以往國際媒體把總部設在香港,是因為香港的新聞自由空間較大。但現在香港無論大小政策都要由北京拍板。記者留在香港,難以發表具有新聞價值的報導。

莊嘉穎指出,在基本法23條、國安法之下,香港失去了很多自主性,沒有自己獨特的視角,若要報導中國新聞「何不乾脆到北京採訪」。雖然新加坡當局對報導當地消息有所限制,但是對於有關國外的報導不會有那麼多限制。

新聞自由 港版國安法 華爾街日報 香港

延伸閱讀

陸駐美大使館開放 港人、維吾爾族聚集抗議盼「揭露中國真面目」

相關新聞

香港「47人案」宣判 14名不認罪被告罪名成立

香港高等法院30日就涉及國安法最大規模案件「泛民主派初選案」,47名被告中16位不認罪的人作出判決,審訊由去年2月至12...

劉建超晤日本外相:籲理性看待大陸發展 妥善解決核廢水排海問題

正在日本訪問的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29日在東京會見日本外相上川陽子。劉建超表示,日方應客觀理性看待中國大陸發展...

對台軍演會常態化?大陸國台辦:台獨不止則解放軍行動不停

共軍日前位台島周邊開展「聯合利劍—2024A」演習。至於後續會否有「B」、「C」以至常態化,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29日...

兩岸旅遊開放有望?許舒博:月底前應會有好消息

商總今舉行理監事與顧問頒證典禮,邀請副總統蕭美琴與多位部會首長到場,理事長許舒博表示,新政府上台後,產業界很希望能夠表達...

中共培養耳目大軍 經濟疲軟恐成監控體系破口

中共培養龐大的耳目大軍監控群眾。分析認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推進「楓橋經驗」,意圖讓擴大社會控制永久化;但隨著地方財政不佳...

陸委會:推兩岸觀光 願積極回應陸方

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提到,希望兩岸「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可以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