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搭機準備迎接高票價、怪規定,還可能提早4小時到機場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63,602

疫後搭機準備迎接高票價、怪規定,還可能提早4小時到機場

多久沒到機場了?COVID-19(新冠肺炎,一稱武漢肺炎)疫情後再搭機出國,你恐怕大吃一驚。迎接你的可能是更高的票價、更長的等待時間,就連上廁所可能都要先舉手。

這是航空業最難熬的低谷──冷清的機場、暫時停業的免稅店、空蕩蕩的機艙,不少專家都預測,航空、旅遊業景氣寒冬可能比想像更久。但如果你以為各國邊界重新開放後,國際航空公司將祭出低價搶客,可能要大失所望。

不好意思,票價恐怕不降反漲。

除此之外,座位安排、通關時間,甚至機上用餐和如廁都將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航空業諮詢公司「Aviation Advocacy」總經理查爾頓(Andrew Charlton)預測,過去習以為常的服務短則2年、長則5年內都不會恢復正常。

(疫後機艙內乘客數恐怕無法像以往一樣多。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改變1:需求降溫,票價比過去還高

確實有一些低價促銷,但整體來看,高票價可能成為新常態。

原因其實只是簡單的數學。各國解封後,一段時間內還是得維持乘客間的安全社交距離,減少機上人數。賣出的機票變少,如果不想虧本,自然得提高票價。

其二是航空公司經歷疫情間的減班、裁員甚至整併,組織的結構性變化也得仰賴高價來搶救營收。最後就是,如果消費者不出國的主因是擔心染疫,那麼低票價吸引力不高,航空公司自然沒有趨力砍價。

票價什麼時候才能恢復正常?恐怕得等到觀光旅遊再次回溫,航太諮詢顧問公司蒂爾集團(Teal Group)副總裁阿布拉菲亞(Richard Aboulafia)認為:「等到客人都回來,才有可能透過超低價來提升需求。」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疫後出國,機場規定可能更多。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改變2:通關程序落落長,提早4小時到機場

買了機票,你要做好更早出發的心理準備。可以預期,疫後包括量體溫、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還會持續好一段時間。

通關隊伍將拖得更長,登機前和入境前都要測體溫,托運行李得經過消毒、清潔,隨身行李要帶入機艙,規定勢必更嚴,恐怕連你拿在手上的外套都得先擦拭過一遍。

每一個程序都很繁瑣,登機時間可能拉長2倍。過去規定起飛前提早2小時到機場,未來可能必需提早4個小時。(推薦閱讀:疫情蔓延中,非出國不可怎麼辦?機上這些地方不要碰

(以後在機上廁所可能要先舉手。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改變3:中間位置不能坐,上廁所要先徵求同意

經過重重關卡上了飛機,也沒有以往舒適。首先,你有可能全程都得戴著口罩,為了減少無謂的接觸,機上包括雜誌、娛樂設備、餐飲等服務與設施也恐怕縮減甚至取消。

歐洲最大廉價航空公司瑞安航空(Ryanair)7月將恢復4成航班,目前已祭出新規定:乘客不能自行排隊上廁所,上廁所前必須徵求空服員同意;機上餐飲也只提供包裝好的點心和飲料,並且禁用現金,一律無現金交易。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法國航空工程師巴喬設計的機艙座位隔板。圖片來源:取自earth-bay網頁

 未來恐怕也無法隨心所欲挑選座位,為了保持安全社交距離,航空公司可能乾脆不賣中間座位,只留下靠窗位和走道位。法國航空工程師巴喬(Florian Barjot)還推出了新設計,直接把隔板裝在中間座位和位置後方,他說這樣改裝的成本非常低,還能讓每一位乘客都得到更全面的保護。(推薦閱讀:天熱戴不住口罩、該為秋冬存口罩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改變4:航線航班大減,能去的地方變少了

疫後航空業在成本上得錙銖必較,一些冷門、獲利低的航線可能直接收掉,即使勉強繼續營運,航班也勢必大減。

航空公司更恐怕爆發倒閉潮,旅客的選擇更少,這代表如果你喜愛的旅遊目的地是極度冷門的景點或國家,疫情之後,恐怕再也飛不過去了。

資料來源:CNN、The Atlantics、BBC

責任編輯:高儷綾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