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演好職場專業戲,先練「肌肉記憶」丨演員說 - 新浪香港

想演好職場專業戲,先練「肌肉記憶」丨演員說

日前,在電視劇《狂飆》中飾演「老默」的演員馮兵因送外賣被網民偶遇。他穿著一身樸素不起眼的衣服,戴著頭盔,騎著電動車穿梭在上海街頭,和普通外賣員別無二致。據悉,這是馮兵在為一部講述外賣小哥故事的電影體驗生活。同樣體驗送外賣的還有徐崢、賈冰等演員。

如果說,表演最大的魅力是感受生活百態,為人生提供另一種樣本,那職場戲便是其中較高門檻的一類——其不僅考驗著演員的信念感,同時也要求演員能真正沉下心來,帶著敬畏和真誠,走入不同行業普通人的平凡生活。

體驗生活

讓動作完成得行雲流水

想演好職業戲,沒有任何技巧和捷徑可言,演員只能腳踏實地和時間賽跑,全身心投入一門新專業的學習中,並以「工作實踐」轉化為表演中的自然肌肉記憶。

在接到《關於唐醫生的一切》這部劇時,演員秦嵐的內心十分忐忑——這是她第一次飾演一名外科醫生,而且是心外科中心的主任。「我知道秦嵐和唐醫生之間隔著20年身為醫者的差距,所以我會不斷問自己,如何在短時間內成為一名心臟外科主任?」當時由於疫情原因,秦嵐沒能前往醫院採風,她只能更大量地進行理論知識學習與儲備,比如觀看醫學影片、閱讀文字資料,學習專業醫療紀錄片等。她還交了很多心外科醫生的朋友,從工作、生活等方面讓自己擁有飾演一名醫生的底氣。

秦嵐在《關於唐醫生的一切》里飾演心外科中心主任。

同樣是醫療題材,演員楊雨潼在《手術直播間》里飾演了外界瞭解較少的「器械護士」一角。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工作?對此毫無瞭解的楊雨潼,開機前幾乎全天候在某醫院實習了一個多月,和器械護士們一起工作,也有幸進入真實的手術室學習觀摩。「你能切身感受到這是一個非常謹慎的工作。每一場手術,他們都要準備不一樣的器械,而且動作非常麻利。雖然手術室是封閉環境,人很多,但他們說話聲音中氣十足,尤其是在清點器械時,報數要清晰到所有人都能聽見。我一開始也不明白為什麼,直到後來觀察到旁邊還有一個護士在負責記錄,真的有‘軍事化管理’的感覺。」

楊雨潼在《手術直播間》里飾演「器械護士」。

為了能在舉手投足間複製器械護士的專業感,楊雨潼要求自己在短時間內分辨、記住所有醫療器械的名字,且都能熟練上手使用——這對於零醫學基礎的人意味著要付出超出常人好幾倍的努力。她從醫院買了一架專業器械,天天在家練習如何將手術線快速穿過針眼;如何在傳遞鋒利的手術器械時既保證安全,又能提高速度……「只有我做這些動作行雲流水,就像是長在我身上,可以立刻下意識做出正確反應時,觀眾才能相信我真的是器械護士。我覺得從接到這個角色那一刻,就要當做我已經轉行馬上要去幹這個職業了。」

在出演消防題材劇《他從火光中走來》前,演員黃景瑜其實已在《紅海行動》《王牌部隊》等多部作品中飾演過軍人,但為了精準詮釋一名專業消防員,他同樣從零開始學習爬雲梯、爬繩索、綁繩結、燈泡上切鋼絲等更為細分的專業技能。

黃景瑜主演消防題材劇《他從火光中走來》。

羅晉在出演《庭外》前,剛剛在《幸福到萬家》中飾演過一位民事律師,但考慮到《庭外》是刑事案件的律師且角色性格更顯冷峻,羅晉又重新捧起法律書籍,拍戲期間每晚睡覺前都會看不同版本的《刑法學》,「我會借此熟悉相關法律詞彙,空閑時間多念叨念叨,這樣拍戲時就不會對專業台詞感到陌生。」除了「啃」法律書本,羅晉也再次「回到」律所,和律師從業者溝通交流,再一次觀察他們最真實的生活狀態。「律師在法庭上擺事實講道理的時候,其實只是一個結果,但過程是非常艱辛的。各種取證包括對一個案子切入點的考慮,都需要認真、嚴謹的態度,還要有天賦,需要去掌握的面實在是太廣了。」

羅晉出演《庭外》時,苦讀《刑法學》。

重頭戲不用替身

更深入地理解從業者不易

職場戲想讓觀眾相信並產生代入感,除了專業知識加持之外,真實與真誠的演繹也會為職場戲加分。不少演員都曾表示,體驗生活是一回事,自己真的實踐又是另一回事。但只有親自上場完成那些頗具難度與風險性的專業戲份,他們才能真正體悟該職業的艱辛與不易,而後更好地理解角色、進入角色。

像《追光者》就展現了許多真實、專業的救援過程,比如劇中的溶洞「自救」、水下救援等專業與風險並存的戲份,很多都是由主演吳倩親自完成的。「如果這些重場面的救援戲不是由演員來努力完成,是無法更深入走進角色的。因為我們不是受過高強度訓練的專業救援人員,這些劇情在拍攝時是真的很苦,但是比起相關救援人員的真實經歷,我們經歷的苦是微不足道的。比起其他拍攝難度大的重場戲份,潛水相對難度低一點,因為我之前有潛水經驗,也有潛水證,拍攝水下救援時會少很多膽怯感。」

《謝謝你醫生》中楊冪飾演了一名剛結束無國界救援工作回國的醫生。其中無國界救援部分的拍攝是在銀川完成的。楊冪回憶稱,拍攝時風沙非常大,拍了三天臉就裂了,因為太乾燥了,晚上卸妝後敷面膜的時候,都覺得臉是疼的。「而且因為風太大,我們的置景聽說還被吹跑了好幾次,那段戲的拍攝真的是時間緊任務重,感覺壓力撐大的。當時想到真正在做無國界救援的醫生,真的太不容易了,因為不光是自然環境的問題,醫療條件也是非常不好的,在這種情況下堅持救人,很難。」

挖掘人物性格

與職業背景的連接

演員對於職業的熟稔,最終還是要服務於人物塑造,即,如何讓角色本身性格特點與從事的行業背景相結合,兩者相輔相成推進人物行為、劇情發展更為合理,更好地讓普通觀眾代入並產生情感共振,這是演員需要將職業實踐回歸至表演中去思考的。

郭麒麟在出演《平凡之路》時就摒棄了現實生活或傳統都市劇中常見的、西裝革履的精英律師範兒,而是在專業之外,精準從人物出發,詮釋出一個出身普通、學曆普通的「平凡」實習律師潘岩。劇中,潘岩是一個兩百多份簡曆已讀未回,入職三天就被勸退,遭受未來老丈人委婉「反對」的經歷著成長陣痛的都市青年;在郭麒麟看來,律師不應僅是螢屏中那種「高高在上」的形象,很多小律師也要頻繁地奔波於家庭、公司,去忙活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這正是當下都市青年人成長過程中真實一面的再現。「如果是一個大帥哥往那兒一站,所有事都擺平了,這戲還用看嗎?就得是我這樣的人,在這樣一個環境里,反而大家都會很好奇,從一開始就能抓住觀眾的眼球。」

郭麒麟在《平凡之路》中飾演一名新人律師。

楊雨潼在理解《手術直播間》的謝伊人一角時,也將其個性結合了器械護士的特點。因為劇本中這個角色的設定為工作能力強,要求上進,而器械護士又是一個需要速度、幹練、謹慎的職業,所以楊雨潼理解的謝伊人應該是外向、活潑的女孩,語速應該也特別快,反應敏捷。「而且器械護士每天面臨的工作壓力也很大,所以我就把自己的外形打扮得比較幹練;個性上每天就像充滿正能量的小太陽一樣,更多是突出她性格上比較果敢、敏捷的一面。」

哪怕是人物的不完美,當其與合理的職業路徑相結合,也會令觀眾達成理解與共鳴。在《我的助理不簡單》中王子文飾演了外冷內熱的室內設計師薑甜,業務能力強卻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這樣的個性放在室內設計行業中就出現了劇中因為舉報同事違規,被「發配」到老家的分公司;因為與甲方錢總意見不一致,語出驚人:「業主可以愚蠢,我的設計不可以愚蠢」等劇情。若將其分離於職場背景來看,這並不是一個討喜的角色人設,但在開機前,王子文提前學習了諸如房屋結構、現場勘測、板材選擇等各種室內設計專業知識,深刻瞭解到設計師是一個有趣又燒腦,需要源源不斷地產出新思路、新想法、新靈感,有著非常高門檻的職業。王子文認為,雖然性格上的這些缺點可能會成為薑甜事業上的絆腳石,但這一切的前提都源自她對設計師這個職業極大的尊重;也正是這種性格上的缺陷,才讓角色更加真實、可感、可信。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 佟娜

校對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