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是「好息」之徒的獵物

我們寫過收息投資攻略,對股息投資者來講,最好的投資莫過於年年增派股息的股息貴族(Dividend Aristocrat)。而港鐵便是其中最佳代表之一!

港鐵(SEHK:66)去年業績優於市場預期,派息連續10年增長。預期在客運及物業增長保持穩健下,可繼續為香港公用股具吸引力選擇。另外,港鐵通車40年,有派特別息憧憬。

財政年度 歷年派息(元) 增長率(%)
2018 1.2 7.1%
2017 1.12 4.7%
2016 1.07 0.9%
2015 1.06 1.0%
2014 1.05 14.1%
2013 0.92 16.5%
2012 0.79 3.9%
2011 0.76 28.8%
2010 0.59 13.5%
2009 0.52 8.3%
2008 0.48 6.7%

*不包括特別股息

基本業務純利勝預期:港鐵2018年基本業務純利112.6億元,按年升7.1%,優於市場預期;撇除物業發展利潤的經常性業務利潤90.2億元,按年升5.1%;計入投資物業重估後純利160.1億元,按年跌4.9%。每股基本盈利2.64元,按年跌7.2%。

經常性業務收入按年升11.2%,至538.7億元;內地物業務收入按年跌99.1%,至6000萬元。集團總收入539.3億元,按年跌2.7%。

港鐵計劃派末期息每股0.95元,可選擇以股代息。全年總派息1.2港元,按年升7.1%。港鐵漸進派息政策預期會繼續維持。港鐵通車40年,市場憧憬派特別息可能。

客運及車站商務保持穩健增長:受惠旅客增長、高鐵香港段通車,以及加價等因素帶動,香港客運業務的總乘客量增長2.2%,周日平均載客量達588萬人次,上升2%。香港客運收入去年194.9億元,按年增長7%。預期可保持溫和增長趨勢。

香港車站商務及物業的租賃業務去年收入,分別增長8.1%及3.2%。主要受西九站的35間新店、德福廣場二期7、8樓及青衣城2期的新增零售設施帶動。

3項目未來12個月招標:香港物業發展去年帶來利潤25.7億元,主要來自「日出康城」第四期之「晉海」及「晉海II」的利潤入帳、出售存貨車位等貢獻。 

港鐵計劃在未來12個月,為3項物業發展項目進行招標,當中包括日出康城第11及12期,以及黃竹坑站第4期,預期合共可提供約4,500個住宅單位。

日出康城、大圍、黃竹坑三個新商場,可增加投資物業組合應佔總樓面面積49%。預期在2020年至2023年相繼落成。

管理層指,新的票價優惠會根據港鐵的票價調整機制,待3月底有相關的數據公布。去年全港綠色轉線小巴轉乘優惠將會繼續。

小蠔灣車廠發展計劃繼續研究中,項目預計涉及樓面面積達1,000萬平方呎,可興建1.4萬個住宅單位。不過,由於要發展需要搬遷龐大的鐵路維修設施,加上同時要維持車務正常運作,預料研究需時,未來4至5年難帶來盈利貢獻。

新主席及總裁任命:現任港鐵主席馬時亨於2019年6月30日任期屆滿後退任,將由歐陽伯權接任,而任期由2019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歐陽伯權於加拿大及香港的保險業界擁有超過40年經驗。在2017年6月退休前為信安集團亞洲區主席,負責集團整體在亞洲的業務。

港鐵行政總裁職位亦會變動,現任常務總監-車務及中國內地業務及執行總監會成員金澤培將於今年4月起獲委任為港鐵行政總裁,接替現任總裁梁國權職務。

管理層新任命與早前公布一樣,相信可消除管理層變動未落實的不明確因素。

港鐵派息多年保持增長,未來在車務及物業發展業現應可保持穩健,難怪能夠成為很多追求穩健及收息投資者偏好之選。

另一方面,我們認為以下風險因素有可能影響到將來派息的穩定性:

1) 旅客增長放緩或下跌,影響票務收入。

2) 香港樓市顯著下跌,影響物業發展和租金收入。

3) 沙中綫或其他協議有潛在額外財務承擔。

分享給你的朋友

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正運用股息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持續現金流收入,累積財富。您想成為一份子?在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就會分享獨特的收息股選股模型,並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更多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