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康_百度百科

彭定康

保守党主席及香港最后一任总督
收藏
0有用+1
0
彭定康(英语:Christopher Francis Patten,1944年5月12日—),英国保守党资深政治家,曾任英国环境大臣、保守党主席及英属香港最后一位总督。
早年曾任英国环境大臣和保守党领袖,1992年获委任为末任英属香港总督,并在1997年见证香港回归。彭定康自2000年至2004年出任欧盟外交事务专员,卸任后被册封为终身贵族,现任牛津大学校监英国广播公司管治机构BBC信托的主席。
中文名
彭定康
外文名
Christopher Francis Patten
别    名
柏藤
性    别
国    籍
英国
出生地
兰开夏郡波尔顿
出生日期
1944年5月12日
政    党
英国保守党
职    业
政治家
主要成就
曾任英国保守党领袖、香港最后一任总督
信    仰
天主教
爵    位
巴恩斯男爵
荣    誉
英国终身贵族

职业生涯

播报
编辑

早年生涯

彭定康于1944年5月12日生于兰开夏郡波尔顿(Bolton),父亲早年是爵士乐鼓手,后来成为音乐书籍出版商。彭定康年少时就读区内小学。随后获得奖学金,入读位于伦敦西部伊令(Ealing)的天主教圣本笃学校。完成中学课程后,获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录取,主修现代历史,并于1965年取得“柯立芝旅游奖学金”,赴美国升学。
1966年,彭定康加入保守党研究部工作,到1970年加入内阁办公室,并自1972年至1974年,分别成为卡灵顿和威廉·怀特劳(两人先后出任保守党领袖)的私人助理兼政治秘书。在1974年,他以30岁之龄,破天荒地被委任为保守党研究部的主管,而后来1979年大选的不少竞选宣言,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下议院生涯

彭定康
在1979年5月,彭定康当选为巴斯选区的英国下议院议员。在1983年英国大选后,他获聘任为北爱尔兰大臣的议会私人秘书,并在1985年9月改任教育及科学部长,到了1986年9月又被调到外交部出任海外发展部长。在1989年7月,彭定康首次进入内阁,出任环境大臣,任内负责推行广受批评的人头税,而他在2006年出版的著作《表兄弟与陌生人:新世纪的美国、英国与欧洲》则指出,推行人头税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的失误。
在1990年11月,约翰·梅杰接替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一职,约翰·梅杰与彭定康交情甚好,因此他上任后随即聘任彭定康为兰开斯特领地总裁兼保守党领袖。在彭定康的筹划下,保守党得以在1992年大选中意外地胜出,但讽刺的是,他本人却被自由民主党候选人唐·福斯特击败,丧失了巴斯选区的下议院议席,由此退出了下议院。据约翰·梅杰的自传所讲,如果当年彭定康能保住议席的话,将有机会出任财相或外相。
彭定康是一保守主义者,对撒切尔主义并不赞同,他曾经在1979年致函撒切尔夫人,指出她的货币主义主张有不妥之处。另外,彭定康也是在1990年敦促撒切尔夫人辞职的三位阁僚之一。

末代港督

约翰·梅杰的安排下,彭定康在1992年7月9日正式出任第28任港督,一直至1997年6月30日联合王国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最后一日为止。与以往港督不同的是,彭定康是唯一一位信奉天主教的港督,也是少有不是出身自外交部,而是出身自国会的港督。彭定康上任前未有接受任何勋衔,就职时亦没有穿上传统的殖民地官服。由于他的身形略为较胖,中文译名又十分中国化,故上任后坊间以至传媒都昵称他为“肥彭”。

告别政坛

卸任港督以后,彭定康在1998年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颁赠名誉勋位。并自1998年至1999年出任北爱尔兰治安独立委员会(通称“彭定康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是根据《贝尔法斯特协定》而设立的。在1999年9月9日,委员会提交一份名为《新开始:北爱尔兰的治安》(通称“彭定康报告”)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175项象征性和实质的建议,包括将皇家阿尔斯太警察更名为北爱尔兰警察服务。
彭定康
在1999年,彭定康获委任为欧洲委员会的两名英国代表之一,专责外交关系。并自2000年1月23日至2004年11月22日在普罗迪委员会中供职,任内,这位当年曾被斥为“千古罪人”的彭定康,更以外交专员的身份在2002年4月访问中国,除了访问上海北京等地,又到过北京的中共中央党校发表演说,而且更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钱其琛和公安部部长贾春旺等人的热情款待。 虽然彭定康在2004年获提名角逐下届委员会主席一职,但由于得不到法国德国的支持而以失败告终。另外,彭定康是网站中外对话的编辑委员会成员,该网站主要关注中国的环境议题。
彭定康出任牛津大学校监,穿上了传统的礼袍。彭定康在1999年获聘任为纽卡斯尔大学校监,其后又在2003年获选任为牛津大学校监。在2005年,彭定康获册封为终身贵族,进入英国议会上议院,其封号为伦敦里奇蒙自治市巴恩斯,巴恩斯的彭定康男爵。在2005年9月,彭定康获多伦多大学的梅西学院颁赠卓越荣誉学位,而这个学位只会向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校监颁授。另外,多伦多的三一学院大学亦向彭定康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在2005年9月29日,他发行了自己的回忆录,名为《彭定康:非一般外交家》。
BBC新总裁
据《联合晚报》2011年3月11日报道,前香港殖民时期末代总督彭定康可望出任英国广播公司(BBC)新总裁,年薪11万英镑,但他几乎不看电视。 [1]
香港首任特首董建华与彭定康
彭定康10日出席英国议会听证会,英国在野党工党议员问他,最后一次看长篇电视连续剧《东伦敦人》(East Enders)是什么时候?他回答说:“我上一次看这个节目,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比我前一次吃麦当劳的时间还更早”。
被问到如何定义社会名人?他说:“就是我没听过的人”;而他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和其他政治人物一样,就是收听广播第四频道(Radio 4)。
被问到平常看些什么节目,彭定康说:“我看的节目,以我66岁、白人且受高等教育的背景来看,你也猜得出来”,意指他大量收看新闻与时事节目。不过,听证会前一晚,他看了BBC第四台有关农业的专题节目。 工党议员要求彭定康出任BBC总裁前,必须退出保守党。彭定康承诺,一旦接任BBC 总裁,将遵守政治独立原则,放弃上议院的党鞭工作,但仍不会脱离保守党。一般认为,彭定康的人事案应能顺利获得国会通过。
彭定康曾担任保守党主席,香港1997年回归中国后,他返回英国担任欧洲联盟负责外交事务执行委员,并担任牛津大学校监等职。
牛津大学校监
彭定康现任英国牛津大学校监。

政治事迹

播报
编辑

“政改方案”

1991年12月,英方突然宣布更换香港总督。新任总督彭定康上任不久,便公然在其施政报告中抛出要对香港现行政制进行重大改变的“宪制改革”方案,即所谓的“政改方案”。这一方案完全违反《中英联合声明》中的有关规定,其实质是试图制造一个既成事实,把香港变成独立或半独立的政治实体,以阻挠和对抗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7]

排污计划

除了改革立法局选举,彭定康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提议推行富争议性的策略性排污计划,即净化海港计划的前身。
策略性排污计划原本打算收集本港污水到昂船洲作中央处理,然后再以深海管道排放出大海。工程原定在1997年4月完成,但因为技术问题和承建商烂尾而一再拖延,迟至1997年方才展开第一期工程,第一期工程在2001年完成,政府耗费高达八十三亿。由于工程被批评为浪费金钱和非必要,第二期工程在1999年10月被董建华宣布暂缓执行。
为落实策略性排污计划,立法局曾在1994年通过在财政储备中拨出68亿,成立污水处理营运基金,并计划向工商业收取排污费以支付第二期工程。但实行两年后,营运基金已亏损达50亿元,政府迫于无奈下在1998年3月31日结束基金,并改由政府补贴。

其他革新

彭定康在1993年废除了立法局副主席一职,并终止了由总督出任立法局主席和当选议员的做法,改由立法局议员互选产生主席。结果立法局议员施伟贤当选,成为首位由议员互选产生的立法局主席。
另外,彭定康任内积极起用华人出任要职,以便为香港回归作衔接。在1993年11月,他以公务员事务司陈方安生接替霍德,成为首位华人布政司。其后又在1995年9月以库务司曾荫权接替麦高乐,成为首位华人财政司。

经济贡献

彭定康任内虽然出现了移民潮,传统英资又有撤离的迹象,但香港经济仍然发展蓬勃,其中以楼市和股市最为显著。在1993年12月10日,恒生指数首次冲破10000点并以10228点收市。而在同年4月1日,彭定康又成立了香港金融管理局,以确保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此外,香港在彭定康任内成为全球第八大贸易地区。

船民问题

彭定康接受凤凰卫视评论员阮次山的专访
港英当局早在1991年开始推行“有秩序遣返计划”,遣返越南船民,计划最初为自愿性质,但是因为效果不彰而转为分批实施强逼遣返。基于不满遣返等问题,船民曾在难民营爆发多次暴动。当中在1994年4月,白石难民营爆发暴动,滋事船民更在难民营内放火,结果警方与惩教署动员一千多人清场。
彭定康曾表示希望在1995年能遣返所有越南船民,但未能达到。其后,他又表示希望在香港回归前完成遣返。彭定康又指出,即使港府未能如期在香港回归前完成遣返,船民亦不会因此取得英国、英联邦国家或美国的居留权。越南船民问题要迟至2000年才圆满结束。

机场余波

彭定康
前任港督卫奕信提议的新机场工程于1992年正式动工,最初计划原定于1997年中完成,后来工程需延至1995年5月动工,38个月后才完成,彭定康更曾表示希望在政权交接后能够从新机场离开香港,但事与愿违,新机场未能如期在香港回归前竣工,而要与新界西区另一工程3号干线郊野公园段一并在1998年竣工,彭定康遂在香港回归前夕指出新机场可以媲美“埃及妖后的嫁妆”,留给特区政府,他的这番言论曾引起不少反响。另一方面,由于中央政府担心“玫瑰园计划”会用光香港的储备,因此中央政府曾与英国政府在1991年达成协议,表示殖民地政府须留下不少于250亿元储备予特区政府,后经过中央政府和英国政府之间的博弈,后一共留下了逾3000亿元财政储备。

亲民作风

彭定康任港督期间,他的亲民作风大受市民欢迎,例如他曾到中环的泰昌饼家品尝蛋挞,又在往后的日子和饼家店东维持书信来往。而他每次发表施政报告后,又会亲自出席电台节目接听听众提问,以及主持公开答问大会,面对市民质询,由此建立了开放和向公众负责的亲民形象,他的亲民作风后来亦为不少政界人士所模仿。
彭定康任内亦积极提高本港的福利,但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佐洱却在1995年抨击他这样做会使福利开支过高,最终使香港“车毁人亡”。后在香港浸会大学在1997年3月13日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中,62%的受访者赞同彭定康的表现,而后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则只有53%。

香港回归

江泽民与彭定康
1997年6月30日,彭定康卸任总督前夕,于港督府神色凝重地接过总督旗。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在6月30日,彭定康在香港总督府门前接过总督旗帜,意味港督离职。传统上,港督卸任时,会乘坐坐驾在总督府前的行车路绕圈三周,表示将来会重临旧地,但彭定康的坐驾只绕圈两周便离开。彭定康晚上出席了香港主权交接仪式后,与家人陪同王储查尔斯,乘坐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离开香港之后,他和家人到了法国南部休息,并出版了《东方与西方》(East and West)一书,记述他五年港督任期内,对东方人和西方人在价值观的分歧和冲突上的个人观点。
虽然已经卸任港督,但彭定康仍不时重游香港。在2005年11月11日,他就回到香港推销他的著作《非一般外交家》,期间除了和时任行政长官曾荫权和富商李嘉诚会面外,又特地到泰昌饼家庆祝饼家重新开张。彭定康向传媒表示:“我爱香港,我和我的家人在香港渡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五年,所以每次回到香港都是件绝妙的事。”

人物著作

播报
编辑
Chris Patten(1983年).The Tory Case.Longman Higher Education.ISBN 0-582-29612-9.
Chris Patten(1999年).East and West : The Last Governor of Hong Kong on Power Freedom and the Future.McClelland & Stewart.ISBN 0-7710-6981-2. (中文译作《东方与西方:彭定康治港经验》,内容关于管治香港殖民地最后五年)
Chris Patten(2005年).Not Quite the Diplomat: Home Truths About World Affairs.Allen Lane.ISBN 0-7139-9855-5. (中文译作《非一般外交家》)
Chris Patten(2006年).Cousins and Strangers: America, Britain, and Europe in a New Century.Times Books.ISBN 0-8050-7788-X。

人物言论

播报
编辑
彭定康的新书
2014年3月,末代港督彭定康连日在港连番妄论香港政情。在获得个别极端分子挥舞港英龙狮旗的欢迎后,他随即口沫横飞地藉机挑事,甚至声称“如果香港人开始感到‘一国两制’正被蚕食,那将是危险的讯号。”其用心险恶挑拨生事的手段立即受到香港各界严辞批斥,谴责其粗暴地干预香港内务,属有意的误导与煽动,意图捣乱“一国两制”的实施。
彭定康日前接受本地媒体访问时,有意地为挥舞港英“龙狮旗”的极端分子护航,将这种行为解读为“是想表达希望保证‘一国两制’在港实施直至2047年”。他又说:“如果香港人开始感到‘一国两制’正被蚕食,我认为那将是危险的讯号。”
多位政界人士批评彭定康摆明用心险恶的言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勇分析指出,彭定康因为约30名挥舞港英旗的极端分子,而得出“一国两制”正在受到威胁的言论是有意误导普通市民。他说:“只有30人左右的极端现象,就简单粗暴地推导出所谓‘一国两制’受到蚕食,这种逻辑相信是不会被大多数港人接受的。”陈勇又指出,在港英时期,英国从来没有给香港民主,所有的长官都是由英方直接委派,香港人无权过问。及至回归以后,在《基本法》的逐步落实之下,香港有机会在2017年实现一人一票选举行政长官,反问在这个最重要的时候彭定康有何理据来就香港的事务“说三道四”。 [2]
被批罔顾事实
中新社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发言人就前港督彭定康在访问香港期间发表的一系列言论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问到,彭定康在访问香港期间,称“香港情况颇佳但并非完美,过去数年民主发展甚至受到压迫”,“英国人离开香港前可以为政改做得更多”,“香港早应有全面的民主”,对此有何评论?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发言人称,香港回归17年来,广大市民依法所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是港英时期所无法想象的。彭定康的言论罔顾事实,颠倒黑白。他在香港政制发展的重要时期讲这些话,用意何在,值得警惕。
发言人重申,坚决反对外国政府和人士插手和介入香港内部事务,奉劝有关人士切实注意自身言行。 [3]
2019年7月,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消息,针对前港督彭定康日前在《金融时报》撰文就当前香港形势发表谬论,驻港公署负责人发表谈话予以严词批驳,要求彭定康尊重事实,摆正位置,停止欺世盗名的谎言和荒唐错位的表演。 [4]

家庭情况

播报
编辑
彭定康与太太彭林颖彤(Mary Lavender St Leger Patten née Thornton)在1971年结婚,并育有三个女儿。她们分别为:
任职记者的长女彭丽思(Laura Patten,1973年—),
次女彭洁思(Kathy Patten,1974年—)和
当演员的彭雅思(Alice Patten,1979年—),彭雅思曾经在印度宝莱坞发展,在2006年参演了伦敦西区剧院的《哈姆雷特》。
此外,彭定康拥有两只诺福克爹利犬,分别名叫威士忌和苏打。彭定康平时的嗜好包括网球和园艺。

个人轶闻

播报
编辑
2004年,竞选欧盟委员会主席失败后,60岁的彭定康挥别政坛,等待他的是英国最负盛名的牛津大学终身校长一职。
在彭定康本人看来,这些风光的履历中他最看重的是香港总督一职,“我在香港这个非凡的城市,与一些不同寻常的人一起共事过5年”,“有机会在40多岁50出头的时候管理一个亚洲大城市5年,这是个巨大的挑战。”不过,即便如此,让彭定康倍感骄傲的港督一职却有瑕疵,有人说:港督一职是梅杰对彭定康的补偿。
彭定康推荐他的新书
多年后,彭定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仍认为那件事“很糟糕”。不过,出于对彭定康的补偿,在梅杰的安排下,彭定康在1992年7月9日正式出任第28任港督。
“自1987年以来,彭定康从未在任何选举中获胜而赢得公职。”美国一家媒体曾这样挖苦彭定康。
1992年,48岁的彭定康被派往香港担任末代总督。在香港的最后5年,彭定康多生事端,使原本能平稳过渡的香港陡生波折,当时即有人说,彭定康是英国政府派驻香港的“搅局者”。
这种“搅局”的做法受到强烈质疑,以至于他被时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鲁平形容为“千古罪人”。
告别政坛最关心怎样当好牛津校长
在历经40年起伏的政治生涯后,彭定康于2004年告别政坛。在享受准退休生活的同时,他最关心的也许就是怎样当好牛津大学的校长。
支持普选
2013年11月13日,彭定康称“香港现今唯一缺乏的就是选举自己政府的权利,这种权利迟早会有”,“想要阻挡这种趋势将是白费力气”。
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13日透过公署网站回应:香港回归16年以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在港成功实施,广大香港市民依法享有前所未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国际社会对此有目共睹,坚决反对外国人士就香港政制发展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身陷性侵丑闻
英国广播公司BBC已故主持人萨维尔的性侵事件继续发酵。除了有警察部门介入之外,BBC的上级部门英国广播公司信托基金的主席,也就是前香港总督彭定康,24号被指控曾经阻碍调查进展,有违职业操守。
英国广播公司总裁恩特威斯尔23号在接受英国议会媒体文化委员会议员们的质询时承诺,英国广播公司会对机构内的儿童保护规则进行内部检讨,在年底前向其监管机构,英国广播公司信托基金提交报告。
但英国媒体24号说,将要阅读这份报告的英国广播公司信托基金主席彭定康,本身也存在问题。英国《泰晤士报》24号说,英国文化大臣米勒早前在信中对彭定康表示,对于决定取消调查萨维尔丑闻的英国广播公司新闻节目,给公众带来的信任危机“感到担忧”。但彭定康回信警告米勒,不要在萨维尔事件上,“干涉英国广播公司的独立性”。
此外,在11月份就会担任《纽约时报》集团总裁的马克·汤普森也被舆论认为在萨维尔事件上存在失职行为。《纽约时报》公关事务主编在博客中质疑,让汤普森这样的英国广播公司前任总裁来指导《纽约时报》的新闻报道工作,是否合适。
就连英国广播公司的总裁都承认,导致萨维尔性侵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英国广播公司内部的所谓的“特殊文化氛围”。因此英国广播公司也在内部彻查员工的操守行为,相信不久之后会有更多细节浮出水面。
访港
2014年3月20日,末代港督、现任牛津大学校监的彭定康,出席一个牛津大学与香港海事博物馆合办的活动时,被二、三十名市民及“香港人优先”的成员包围。他们手持英国国旗及港英龙狮旗,又用手机播放英国国歌,表达他们希望香港回归英国统治。
彭定康只是与他们握手,没有回应提问,由保安及警察护送下离开。有记者问及彭定康,对抗中央的人能否选特首,彭定康表示,拒绝扮演足球评论员,评论所有香港事务,强调他对《基本法》、一国两制、港人治港、自由民主的看法没有改变,亦不会改变。 [5]
2016年11月,彭定康再次到香港,25日彭定康在演说中,主动谈及“港独”和宣誓风波,他大泼冷水,认为梁颂恒游蕙祯像“学生玩游戏”;28日时,彭定康又到香港大学与学生对话,期间还与“港独分子”公开闹翻,直批“港独”是错的。 [6]

人物荣誉

播报
编辑
  • 枢密院顾问官(1989年)
  • 名誉勋位 (1998年)
  • 英国圣约翰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