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率 讓全球經濟 行走在鋼索上 - Yahoo奇摩旅遊

負利率 讓全球經濟 行走在鋼索上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根據MarketWatch分析報導,負利率現在已是歐洲央行與多個國家的共同貨幣政策。

目前,全球有逾26兆美元政府債券,殖利率低於1%,其中約7兆美元殖利率更低於0%。

負利率意即投資人將錢存在銀行,不但沒有利息,還得支付費用。就債券而言,負殖利率意即投資人遭到經濟損失,因為投資人付出的成本,高過所收到的債券本金與利息。

負實質利率係指雖有利息,但購買力卻下降,因為通貨膨脹率高過了報酬率。負名目利率則讓投資的資金直接遭受虧損。

目前為止,負利率並未能推升經濟成長或通貨膨脹。相反地,這項政策卻造成了嚴重的經濟與金融扭曲。

缺少對實質經濟的助益,反應這項政策在增進消費與投資方面,徹底失敗。債務沉重或態度謹慎的家庭不願借錢進行消費。企業投資偏低,則反應缺少需求,產能過多,及在通貨可能緊縮的環境下,企業不願增添債務。

負利率還可能造成通貨緊縮壓力。人為降低資金成本可能鼓勵產能投資過多,結果將壓低商品與服務價格。資金成本降低,可能鼓勵以資本財取代人工,結果將抑制企業徵人與需求,繼而對經濟成長與通貨膨脹造成負面衝擊。

此外,由於大多銀行不會將負利率轉移給大多客戶,新的貸款需求將因而減少,銀行亦難降低過多的儲備金。

貸款利率並未與官方利率同步調降。由於擔憂獲利能力,加上新法規調高了資本與流動性需求,銀行業的貸款意願減少,因而無意降低貸款利率。

大多實施負利率的經濟體,往往陷入貸款窘境。貸款需求疲弱,貸款供給亦受限。負利率與進一步量化寬鬆(QE)等政策,效果已日益減少。

負利率在管理匯率上,亦缺少效能。最新一輪的降息,並未對匯率造成預期的影響。日本央行與歐洲央行宣布負利率後,日元與歐元兌美元均上漲。

其實,負利率反而使得整體經濟的資金供給受限,影響了經濟活動。資金配置不當也讓經濟更加沉悶。全球問題不但未獲解決,反變得更加嚴重,愈益困難。

Facebook
馬上按讚加入Yahoo奇摩旅遊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