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的基本認識!@【撒旦教】Make silver person 製銀者!|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01 22:32:34| 人氣1,914| 回應1 | 下一篇

銀的基本認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一般市售銀黏土燒製後肯定不會變成925銀。
2.就我所知標榜999純銀黏土,
是999純銀粉+助燃燒結黏著劑(並非金屬)
燒烤後存留所含ㄉ成分不明。
3.燒成後肯定未達999純銀,因為所以成色較白。
硬度及光澤連市售ㄉ925銀都比不上。
4.市售925銀飾,多半開模鑄造而成,並非銀黏土所製。
市售925銀是92.5%銀+7.5白銅(或其他白金如鈀,加強硬度及色澤)

無所謂假銀真銀,往往是純度不足,想了解差異性,
要先瞭解純銀ㄉ手感比重,及未鍍金色澤,
多看實品直接詢問店家差異性,對您比較有直接判別ㄉ幫助。

幾千元和幾百元的銀飾,都是925純銀,品質有相差很大嗎?
品質是有很大差異!
市售925銀是92.5%銀+7.5白銅(或其他白金如鈀,加強硬度及色澤)
鈀金一錢約1800元,有時比黃金還貴,但等重白銅往往價位是個位數。

再則亮跟不亮OR容易有刮痕?
關係鍍金的部分如鍍鎳50元,鍍銠就要500元。
品質是差粉多ㄉ嚕!

達925純度國際標準銀,通稱:標準銀、925銀、925純銀或925。
925銀是千分之九百二十五的銀加上千分之七十五的合金的純銀,是國際公認的純銀標準,現在通常把925銀鍍上白金(白銠),以防止銀在氧化或硫化情況下變黃變黑,沒有鍍白金的925銀,稱為”素銀”。

925純銀其實是指含銀量92.5%的銀質品。925代表銀的純度。這是銀器的最高純度,就正如999黃金的純度一樣。 因為足銀(純銀)過於‵柔軟′並且容易‵氧化變黑′,所以自從tiffany公司開創925銀以來,925銀就被國際公認為純銀。

銀是一種活躍的金屬,容易與空氣中的硫起化學反應,使銀器變黑。因此佩帶時盡量少與空氣接觸,不宜在化學氣體濃的場所佩帶。接觸硫磺香皂後,必須馬上揩乾。汗水中的氯化物對銀亦有影響。

銀與金不能同配戴,會導致銀變黃。當然,即使不同時配載,時間久了,銀飾還是會氧化變色,無論是電鍍了還是沒有電鍍!所以喜愛銀飾的朋友一定要學會怎樣保養純銀,延長光亮時間,並且學會讓氧化變色的銀製品可以恢復光亮。原色的,拋光表面的,最簡單。用擦銀布擦拭就可以了。無拋光表面有縫隙的,用洗銀水清洗就可以了。電鍍過表面的,要用軟布擦拭,並且避免接觸化學性物品(比如沐浴液體,皂液,化學試劑,香水等)因為電鍍層非常薄,粗糙布的擦拭和化學性物品的損傷,都會影響表面的光亮。

無論是何種材質的飾品,MM們最好在洗澡,睡覺的時候都要取下存放於乾燥的地方。純銀是極易變色的金屬,當然更應如此。原色純銀保證不會過敏,但是電鍍過白金或者其他貴金屬的,就無法保證了。

泰銀一般是千足銀,即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銀含量,泰銀飾品精美絕倫,更像是藝術品,美觀、大方、時尚,泰銀飾品以質樸的風格,亞光的、舊舊的古老氣息受到時尚一族的喜愛。泰銀,概念上就是925純銀,只是一種特殊工藝的特殊稱呼。泰銀其實現在走的是國際路線(聰明的泰國人),往往有高級的國際設計師給它設計款式,所以式樣新潮,多樣,大方,又不失細緻。質地也是925的。泰銀鑲嵌的石頭同藏飾和尼泊爾的銀飾不同,它配以晶瑩的烏金石,石榴石,紅色,黑色,一般以晶體為主,在陽光下能閃出美麗的光芒。用來搭配套裝,晚禮服,也不會有失大體泰銀的款式大約是我目前見過的銀飾裡最多的。

藏銀一般不含銀成分,是白銅(銅鎳合金)的雅稱,傳統上的藏銀為百分之三十銀加上百分之七十的銅,因為含銀量還是太低,所以現在市場上已經見不到了,以完全白銅替代。藏銀一般是同石頭相配做小首飾的,多見的是綠松石,珊瑚石,紅紅綠綠的。

   雲南銀,一般是千足銀,雲南有很多銀飾,少數民族的流行的,比如苗族的衣飾(苗族的衣服上,總有著銀飾嵌在上面,薄薄的一層,銀嵌得愈多,大約是代表那家人的家境愈豐裕吧),首飾,那裡還保持著手工制銀的傳統習慣。如果去雲南旅遊,帶回一些土銀當作禮物是最好不過的了。他們習慣打制寬寬大大的手鐲,還會按照你的要求,刻上文字,花紋,手工製作的比不上機制的來得精緻,卻也別有一番風情。


化學元素

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Ag﹐原子序數47﹐原子量107.8682﹐屬週期系IB族。

發現 銀在古代已被發現。元素的化學符號來自銀的拉丁文名argentum。5000~6000年前﹐埃及人已使用銀。中國古代的琥珀金實際是銀金合金(內含銀﹑金﹑汞﹑銅﹑鉑)﹔春秋時期(公元前8~前5世紀)已有“錯金銀”工藝。

存在 銀在地殼中的含量為1×10%~1×10%﹐居第63位﹐銀的存在形式有自然銀和銀化合物礦﹐以及作為伴生元素存在於銅礦和鉛礦中﹐銀化合物礦有輝銀礦(AgS)﹑角銀礦(AgCl)﹑淡紅銀礦(3AgS‧AgS)﹑深紅銀礦(3AgS‧SbS)﹑脆銀礦(AgS‧SbS)等﹐約有3/4的銀來源於鉛﹑銅﹑銻礦冶煉時的副產品。銀在自然界有兩種同位素﹐它們是銀107和銀109。

物理性質 銀為白色而有光澤的貴金屬﹐質較軟﹐比金硬﹔熔點961.93C﹐沸點2212C﹐密度10.5克/厘米(20C)﹔晶體結構是面心立方。銀是導電性和導熱性最高的金屬﹐20C時的電阻率為1.63微歐‧厘米﹔0~100C時的熱導率為425/瓦(米‧開)。銀的延展性僅次於金﹐是除金以外其他金屬中最好的。熱處理後銀的伸長率是60%﹔冷處理後的伸長率降至7%。銀的反光能力特別強﹐經拋光後﹐能反射95%的可見光。銀能與銅﹑金﹑鋅﹑鉛﹑鎘等金屬形成合金。

化學性質 銀的電子構型為(Kr)4d5s﹐氧化態有+1﹑+2﹑+3。銀是不活潑金屬﹐一般與氧不起作用﹐在空氣中表面能生成極薄的氧化膜。熔融態的銀能吸收較多的氧﹐1份銀吸收20份氧(體積比)﹐冷卻後仍保留0.75份。硫化氫或硫能使銀的表面變黑。在常溫下﹐鹵素能逐漸與銀化合。臭氧在約240C時能直接與銀反應﹐形成過氧化銀。紅熱的銀與氯化氫氣體有如下反應﹕

2Ag+2HCl→2AgCl+H

銀不與稀鹽酸﹑稀硫酸或強鹼反應﹐但能與硝酸和濃硫酸反應﹕



在有空氣存在時﹐銀易溶於氰化鉀KCN溶液中﹐形成銀氰配離子﹕

4Ag+8KCN+O+2HO─→4K[Ag(CN)]+4KOH

這是氰化法從礦中提取銀的基礎。

銀的主要氧化態為+1﹐如AgNO﹑AgCl等﹔+2價化合物有AgF﹑(dipy為鄰聯啶)﹔+3價化合物少見﹐通常說的AgO﹐經中子衍射表明﹐實際是AgAgO﹐為+1與 +3混合價。銀化合物有含氧酸鹽﹑鹵化銀﹑氧化銀和硫化銀等。硝酸銀是重要的可溶性銀鹽﹐磷酸銀為黃色粉末﹐難溶於水﹐鹵化銀有氯化銀AgCl﹑溴化銀AgBr和碘化銀 AgI﹐三者都不溶於水﹔在氨水中AgCl﹑AgBr能溶﹐形成銀氨配離子﹐AgI不溶。氧化銀AgO為褐色粉末﹐幾乎不溶於水。AgS呈黑色﹐是銀鹽中溶解度最小的。

一價銀能形成許多穩定的二配位配位化合物﹐最重要的有銀氨配離子 Ag(NH)和銀氰配離子Ag(CN)。前者由銀鹽加入氨水而得﹔後者由銀鹽加入過量氰化鈉或氰化鉀而得。

製法 從自然銀和銀化合物礦中提取銀﹐都可用氰化法浸取。自然銀在用氰化鈉浸取時﹐須鼓入空氣﹐才能形成銀氰配離子﹕

4Ag+8NaCN+O+2HO─→4Na[Ag(CN)]+4NaOH

用氰化法浸取銀的硫化物礦和氯化物礦時﹐可直接得到銀氰配離子﹕

AgS+4NaCN─→2Na[Ag(CN)]+NaS

AgCl+2NaCN─→Na[Ag(CN)]+NaCl

用鋅或鋁還原銀氰配離子時﹐可得純度不高的銀粉﹕



經熔化後鑄成粗銀塊﹐再用電解法製成純銀。存在於銅礦和鉛礦中的銀﹐在銅電解精煉時留在陽極泥中﹐經過化學法和電解法精煉製得純銀。

應用 銀的最大用途是與一種或幾種其他金屬製成合金。銀銅合金可製作貨幣﹔銀金合金用於珠寶飾物﹔銀銅鋅合金可用於銀焊﹔銀鉛合金用於電池﹔銀鎘合金用於軸承。銀的化合物用途很廣。硝酸銀可用於鍍銀和銀鏡﹔磷酸銀可用作催化劑﹔鹵化銀可用於照相﹐碘化銀還可用於人工降水﹔氧化銀可用於玻璃拋光和著色﹐也可作催化劑和電極板等。

毒性 可溶性銀鹽﹐尤其是硝酸銀進入人體會直接腐蝕胃腸。解毒方法是用食鹽溶液使銀變成氯化銀沉澱。銀化合物被人體組織吸收後﹐會使皮膚變黑。

台長: 墮落體制
人氣(1,914)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日本藤素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6 02:14: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