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MONEY:債券用語知多啲 - 太陽報

踏入九月份,新債發行又出現百花齊放的景象,在過去兩星期已經有不少新債相繼登場。在企業發行新債的時候,一般會列出一些在發行章程內的主要條款,其中大家應該常常見到「COC」、「Keepwell Deed」、「SBLC」等債券用語,有不少投資者看過這些條款後感到「一頭霧水」,今期就和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條款。

COC助增投資者信心

在債券發行的章程內,其中一項較常見的條款就是「控制權變動」(Change of Control),簡稱COC。如果債券發行人的控制權發生變動時,例如保證人不再擁有債券發行人的控制權、或者債券發行人被收購等,投資者便有權以發行章程中所協定的水平(一般為發行價的101%)沽出債券給予發行人。由於當發債企業出現「易手」時,投資者能有權提早取回本金以排除繼續持有債券的不確定因素,因此這種「控制權變動」的條款有助增加投資者的信心。

另外,部分債券附有「維持完好協議」(Keepwell Deed),該協議是母公司對子公司(即是債券發行人)之財務流動性的一種支持,以加強子公司的信貸質素,簡單來說,母公司願意承諾債券發行人和保證人擁有足夠的流動性,以支付未來的還款。

舉例說:海通證券(06837)早前透過旗下子公司Unican Limited發行三年期、息率為5.60%的人民幣點心債券,債券的擔保人為海通恒信金融集團,而作為母公司的海通證券則提供「維持完好協議」,以增強是次新債的信貸質素,並提升投資者信心。但大家需留意,「維持完好協議」不等同實質擔保,也並非代表以母公司的資產作為債券的抵押,投資者亦需要承擔債券發行人有機會違約倒閉的風險。

SBLC即銀行提供擔保

另外,在近年的新債發行中,大家應該常常聽到「SBLC」。SBLC全名為Standby Letter of Credit(備用信用證),即銀行為債券發行人提供的償付擔保。一般而言,當發債人未能履行償債方面的義務,例如未能償還本息,銀行便會提供相應的支持。因此,投資者購買附有SBLC作擔保的債券時,其實亦同時投資於擔保銀行的信貸質素。

以上提及的條款主要是債券發行人為增強債券的信貸質素之用。投資債券時,大家不可只看債券的信貸評級、年期、到期收益率而作決定,亦需一同考慮其他附帶條款。

京華山一債券部經理 王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