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IV)中文版 | WikiTeamWork | Fandom
WikiTeamWork
Advertisement

適用對象[]

6歲至16歲11月

施測方式[]

個別施測,約60-90分鐘

計分方式[]

人工計分,後續分數轉換工作可以用人工或以電腦搭配分數處理輔助軟體協助處理。

內容[]

WISC-IV中文版分測驗名稱與題數
語文量表 作業量表
分測驗 題數 分測驗 題數
類同 23 圖形設計 14
記憶廣度 順背8, 逆背8 圖畫概念 28
詞彙 36 符號替代 A式99, B式119
數-字系列 10 矩陣推理 35
理解 21 符號尋找 A式45, B式60
常識* 33 圖畫補充* 38
算術* 34 刪除動物* 2

+ 加 * 者屬於替代測驗


類同測驗(Similarities, SI)[]

  • 實施方式:由主試者口述兩個詞後,讓受試者說出兩個詞所指東西之屬性或概念有何相同之處。
  • 評量目的:本測驗主要在測量語文推理和概念形成;它也涉及聽覺理解力、記憶力、區辨必要和非必要屬性的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詞彙測驗(Vocabulary, VC)[]

  • 實施方式:有兩類試題;施測圖畫題時,受試者要說出刺激卡片冊上所呈現的圖畫名稱;施測語文題時,受試者要說出主試者口述之詞彙意義
  • 評量目的:測量受試者的詞彙知識和口語概念的形成;它也測量受試者知識的儲藏、學習能力、長期記憶,和語言發展程度。另外,受試者可能使用到其他能力,包括聽知覺和理解力、口語概念化、抽象思考,和口語表達能力

理解測驗(Comprehension, CO)[]

  • 實施方式:請受試者根據他對一般規範及社會情境的瞭解來回答一些問題
  • 評量目的:測量語文推理和概念形成、語文理解和表達、評價和使用過去經驗之能力,以及論證實務資訊的能力。它也涉及行為常規標準的知識、社會判斷和成熟,以及一般常識

常識測驗(Information, IN)[]

  • 實施方式:請受試者逐題回答一些廣泛的常識題目
  • 評量目的:測量受試者獲得、保留,和提取一般知識的能力。它也涉及晶體性智力、長期記憶,以及保留和提取從學校和周遭環境所學得知識的能力。其他可能使用的技巧還包括聽知覺和理解,以及口語表達能力

圖形設計(Block Design, BD)[]

  • 實施方式:請受試者一邊看示範圖樣或是刺激卡片冊上的設計圖,一邊使用有紅白色的方塊,在規定時限內照樣拼成指定的設計圖
  • 評量目的:測量分析和綜合抽象視覺刺激的能力。也涉及非語文概念形成、視知覺和組織、同步處力、視-動協調、學習,以及分離視覺刺激圖形和背景的能力

圖畫概念測驗(Picture Concepts, PCn)[]

  • 實施方式:請受試者從主試者所呈現的2列或3列圖畫中,各列選出1個具有共同特性的圖畫
  • 評量目的:測量受試者的抽象、類別的推理能力

矩陣推理測驗(Matrix Reasoning, MR)[]

  • 實施方式:請受試者注意看一個不完整的矩陣圖,然後從五個答案選項中,選出一個能填補該矩陣圖所缺少部分的圖形。題目共有四種類型— 連續和分離的花樣填補、歸類、類歸和系列推理
  • 評量目的:測量受試者處理視覺訊息和抽象推理技巧;它也涉及流體性智力的測量;此外,本項測驗相對地較具文化公平和不受語言限制的特性

圖畫補充測驗(Picture Completion,PCm)[]

  • 實施方式:請受試者看一張圖片,並在規定的時限內,指出或說出圖片中所缺少的一個重要部分
  • 評量目的:測量受試者使知覺和組織、專注力以及物體必要部分的視覺辨認

記憶廣度測驗(Digit Span, DS)[]

  • 實施方式:分兩類試題;施測順序背誦題時,受試者要照著主試者所唸數字依序覆誦;施測逆序背誦題時,受試者則要逆序覆誦主試者所唸數系
  • 評量目的:主要測量聽覺的短期記憶、排序技能、注意力,以及專注力。順序背誦工作涉及機械性學習和記憶、注意力、編碼,以及聽覺處理;逆序背誦則涉及工作記憶、訊息轉換、心智操作,以及視空間想像力。從順序背誦變換到逆序背誦,則需要認知適應性和心智靈活度

數-字序列測驗(Letter-Number Sequencing,LN)[]

  • 實施方式:主試者唸一組含有數字和動物名稱的序列,讓受試者聽完並重組後,先背誦由小到大的數字,然後依序背誦十二生肖的動物名稱
  • 評量目的:測量排序、心智操作、注意力、聽覺的短期記憶、視空間想像力,以及處理速度等能力

算術測驗(Arithmetic, AR)[]

  • 實施方式:請受試者在規定的時限內,運用心算解答一系列由主試者口述的算術題
  • 評量目的:測量受試者心智操作、專注力、注意力、短期和長期記憶、數量推理能力,以及心智靈活度。它也涉及排序、流體推理,以及邏輯推理能力

若使用此項分測驗取代核心測驗,要注意轉換工作記憶量表為WMI時,需選用表甲.10(非甲.5)

符號替代測驗(Coding, CD)[]

  • 實施方式:請受試者仿繪簡單幾何圖形或數字的配對符號。亦即在規定時限內,尋找與範例符合的配對,在對應的圖形或方格內畫上正確的符號
  • 評量目的:除處理速度外,也測量短期記憶、學習能力、視知覺、視-動協調、視覺掃瞄能力、認知適應性、注意力,以及動機。它也涉及視覺和序列之處理能力

符號尋找測驗(Symbol Search, SS)[]

  • 實施方式:讓受試者在規定時限內,逐題掃描目標組與尋找組的符號,並選答目標組的符號有沒有出現在尋找組
  • 評量目的:除處理速度外,也測量短期記憶、視覺記憶、視-動協調、認知適應性、視覺區辨力,以及專注力。它也涉及聽覺理解、知覺組織,以及計畫和學習能力

刪除動物測驗(Cancellation, CA)[]

  • 實施方式:請受試者在規定的時限內,分批掃視兩大張印製隨機排列和結構性排列的許多圖畫測驗卷,並從其中逐一畫記(刪除)特定的目標圖畫(動物)
  • 評量目的:主要測量處理速度、視覺的選擇性注意力、警覺性,以及視覺的忽略

WISC-IV四因素的組合[]

  1. 語文理解因素(Verbal Comprehension Index, VCI)– 類同、詞彙、理解;常識(交替)
  2. 知覺推理因素(Perceptual Reasoning Index, PRI)– 圖形設計、圖畫概念、矩陣推理;圖畫補充(交替)
  3. 工作記憶因素(Working Memory Index, WMI)– 記憶廣度、數-字序列;算術(交替)
  4. 處理速度因素(Processing Speed Index, PSI)– 符號替代、符號尋找;刪除動物(交替)

WISC-IV各項指數的含意[]

  1. 全量表智商(FSIQ) - g因素(整體智力功能:一般智力、學業性向、學習的準備度)
  2. 語文理解(VCI ) -語文概念形成、語文推理、環境習得知識
  3. 知覺推理(PRI)-知覺和流體的推理、空間訊息處理、視動整合能力
  4. 工作記憶(WMI)-包括注意力、全神貫注、心智控制及推理能力。研究指出工作記憶是其他高層次認知歷程極重要的成分,並和成就、學習有密切關連
  5. 處理速度(PSI)-快速且正確地掃視、排序、區辨簡單視覺資訊的能力;快速的處理訊息可以保存較多的工作記憶資源。此部分同時測量的短期視覺記憶、注意力和視動協調能力

版權[]

本測驗由美國 NCS Pearson, Inc. 授權中國行為科學社於台灣地區獨家修訂出版。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