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與建造業議會合作推出「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標籤計劃啟動禮昨日舉行。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料500工地參與 佔全港現有工地約六成

香港接連發生工業意外,但隨着科技的應用,部分意外及人命傷亡能夠有效預防。特區政府發展局引入「安全智慧工地」系統,由智能安全裝置、一站式管理平台及網絡三個部分組成,大至塔式起重機是否正常運作、小至地盤工人的血壓等健康指數是否適合戶外工作,也瞭如指掌,可及早防範及阻止意外。不過,私營工地的使用率偏低,特區政府發展局與香港建造業議會因而推出「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標籤計劃,加強巡查未獲標籤的工地,有標籤亦會被定期抽查,若發現「浪得虛名」沒有使用系統,將會褫奪標籤並對外公布。另外,今年7月1日起凡預算建築成本超過3,000萬元並涉及使用流動機械等的建築工程,強制採用部分警報系統。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倩

香港建造業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昨日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標籤計劃啟動禮上介紹,該系統是由智能安全裝置、一站式管理平台及網絡三部分組成,能全方位監察工地每個環節的情況。系統收集智能安全裝置的數據,並透過網絡傳送到工地的一站式管理平台,以便即時和遠程監控工地高風險活動,及早發現危害並適時發出警報。系統會分析安全表現數據,協助查找安全隱患的癥結,以制定適當改善措施。

智能頭盔可監測工人血壓

他指出,該系統既能實時監測工地的施工環境,亦能監測工人自身的身體情況,「例如智能頭盔能夠監測工人的血壓等身體健康指數,以判斷其當日是否適宜工作。」一旦發現工人的健康數據出現異常,如突然暈倒、從高處墮下等,整合的數據便會傳送至後台,並即時通知地盤主管。

至於「鷹網智能監測系統」,則是用於重型建築機械的安全監測系統,提供360度全景鳥瞰合成影像,讓操作員可在駕駛艙內透過屏幕,檢測1米範圍內的障礙物,和實時獲取周邊環境的影像。

「浪得虛名」者將褫奪「牌匾」

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指出,「安全智慧工地」系統藉助高新科技有效保障工人的施工安全,惟系統自去年推出以來,使用程度偏低,尤其是私營工程工地,故特區政府希望透過推出標籤計劃,加強鼓勵建築地盤使用系統。

她表示,建造業議會將獲得標籤的工地名單,上載到相關網頁,「牌匾」亦將擺放在地盤外圍顯眼處作為識別,「相關部門會加強巡查及審查沒有獲得標籤的工地,建造業界亦會知道有哪些同行未使用該系統,相信會對業界形成相當壓力,希望所有工地都會爭住被標籤。」

甯漢豪強調,即使是獲發標籤的工地亦不能掉以輕心,建造業議會及政府部門會定期抽查,如發現有工地是「浪得虛名」、沒有啟用系統,將會褫奪標籤並對外公布。

標籤計劃昨日起接受申請,預料約500個工地參加,約佔全港現有工地六成,料7月會有首批約100個工地獲發標籤,目標是年底前全部批出。

另外,屋宇署將於今年7月1日起,在首次批准私人發展項目上蓋結構圖則,或批准經重大修訂的上蓋結構圖則時,根據《建築物條例》施加條件,規定凡預算建築成本超過3,000萬元並涉及使用流動機械及塔式起重機的建築工程,註冊承建商須採用流動機械警報系統及塔式起重機警報系統,以提供合格監督。

「安全智慧工地」系統組成部分

組成部分   功能

智能安全系統 監察施工活動,並識別安全隱患

通訊網絡   傳輸從智能安全系統收集所得的數據

中央管理平台 提供一站式中心,分析數據和發出警報,以便採取跟進行動,防止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