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生逆袭 成绩平平也可以发光_初一新闻资讯_沪江中学学科网-hujiang.com

中等生逆袭 成绩平平也可以发光

 来源:    要点:中等生逆袭  
编辑点评: 如果你为人父母,与孩子谈论未来理想时孩子表现得“胸无大志”,是否会失望?这种情绪,很多家长会遇到。家有中等生,万事平凡、优点难觅,表现“庸庸碌碌”,该怎么办?

“你将来想做什么? ”

“我想当一名幼儿园老师,与小朋友在一起”、“我想当一名蛋糕师,很好玩”、“我想当一个好妈妈”……

如果你为人父母,与孩子谈论未来理想时孩子表现得“胸无大志”,是否会失望?

这种情绪,很多家长会遇到。家有中等生,万事平凡、优点难觅,表现“庸庸碌碌”,该怎么办?

其实,中等生也能焕发光彩——且听专家来支招。

中等生才是“主流”

每当开完家长会,都会有不少家长围着老师询问关于自家孩子更详细的情况。但很多时候,老师只说得出少数几名优秀学生和个别调皮孩子的鲜明特点,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得到的评价很笼统:“表现还可以”、“成绩一般”、“不上不下,稳居中游”。

虽然,差生和优等生往往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但其实,中等生才是人群“主流”。上海市三泉学校从1991年起立项研究关于“中等生”的课题,调研显示,优等生、中等生、学习困难生三类学生比例呈橄榄状分布,中等生占全班人数的一半以上。

但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这大批中等生往往 “默默无闻”、难得受到关注。在班级中,老师对中等生的提问次数、表扬次数、批评次数等,远低于平均值。在家庭中,孩子表现平平,父母在亲朋面前往往也没什么表扬和批评的“素材”,导致孩子处于相对缺少关注的“灰色地带”。

其实,即使在优质学校的优质生源中,“中等生”也同样存在。上海市实验学校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申请 “特需课程”,但一开始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提不出“特需”。虽然这其中不少人成绩不差,但“没想法”、“泯然众人”,其实也是普普通通的“中等生”。

可见,“中等生”既是个占较大比例的绝对概念,也是个处于优劣两个极端之间的“相对概念”。

挖掘被成绩“埋没”的支点

“中不溜”的孩子,家长苦恼:如果孩子能够上进心强一点、刻苦努力一点,将来可能成材;但如果继续“温吞水”,将来一辈子可能就碌碌无为。哪位家长不希望孩子“人往高处走”呢?

“中等生”真的面目模糊、一无所长吗?

其实非也。

闸北八中,一所处于老棚户区的普通公办学校,对口招收进来的全是普通工薪家庭的普通孩子。但是,这里出了青少年击剑国手、全市中学生演讲冠军,还有出版小说的写作达人。

这里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从不起眼的“中等生”升级为“达人”,华丽转身的奥秘何在?因为教育者关注的目光变了:从单盯着学业成绩,变成挖掘特长、激活潜力。

“给点阳光就灿烂”,这其实是多数家长都明白的浅显道理。只不过,在学业成绩面前,太多家长不舍得把“阳光”播撒,导致孩子的特长无法激活和释放。

高境三中的朱芸本来成绩平平、性格内向。但她发现每天路经的吉浦河水质污染,就在拓展课上尝试用藻类净化水质。坚韧、踏实地投入研究,让她捧回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中国科协主席奖”。自此以后,这位默默无闻的小姑娘获得自信,升入上大附中后出国参赛,向国外选手和裁判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时落落大方、侃侃而谈。带着充足的自信,她的学习成绩也一路提升。

孩子不可能没有缺点,反之,孩子也不可能没有优点。或许,让自己的中等生孩子变优,家长要改变观念,去梳理和挖掘孩子被“埋没”和掩盖在中等成绩之下的各种优点。

成长之路的“长”与“宽”

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和未来幸福而言,成绩之外的优点,反而可能更有决定性意义。

近年来,一篇《家有中等生》的文章,曾在网络上获得几十万次的点击量,也曾深深“点中”过许许多多中等生家长的心。作者的女儿班级50人,考试排名经常20几名,是个不折不扣的中等生。别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但这位女生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这让父母一度失落。

而女儿最终让这对父母获得惊喜的,不是通过补课提高了成绩、培养了特长技艺,而是一次作文——“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他们的女儿之外,全班同学都写了她。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班主任感叹: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

按成绩把孩子分“三六九等”,是很多家长和老师的习惯思维,但无数案例证明,长大后成功与否,跟成绩并不成正比。成长、成人,既要自我充实横向拓展,也要修正、自我完善纵向前进。在此过程中,“成绩中等”不再是决定性因素,而是取决于情商、逆商、财商等一系列要素综合作用。

从横向来看,成绩好的孩子未必情商高、有经商头脑的未必成绩好、过于进取的未必能够团队合作……在综合实力中,原本大批 “中等生”的比较优势可能日益明显,最终反而在竞争中胜出。

从纵向来看,人的幸福指数,与理想和能力也未必正相关。有人算过,一个班级里,除了前十名和后十名,剩下的都是中等生——全国2亿多中小学生,约有1.3亿归入此列。虽然年少时轻狂的大多做过英雄梦,但成人后大多终成凡人。社会存在不但需要天才,制造原子弹、发明平板电脑,同样需要在普通岗位上平凡敬业的千千万万 “螺丝钉”,“中等生”对于社会正常运转同样不可或缺。

因此,或许更多“中等生”家长应做的,不是焦虑、拔苗助长,而是顺应孩子天性、挖掘孩子的优点,引导其准确定位、与能力匹配,从而获得充实快乐的人生。

最新2024中等生逆袭信息由沪江中学学科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