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優惠機制」解決亂停問題,共享滑板車新創 Beam 獲得 2600 萬美元融資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用「優惠機制」解決亂停問題,共享滑板車新創 Beam 獲得 2600 萬美元融資

共享經濟從 2010 年代萌芽,雖然前些日子中國共享單車才爆發倒閉潮,但是其他的共享車輛仍在蓬勃發展。近日新加坡共享滑板車新創 Beam 獲得 26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7.8 億元)的融資,並計畫拓展市場到韓國、馬來西亞、澳洲、紐西蘭等國,而台灣也在 Beam 的拓點計畫當中。

透過優惠方案機制,Beam 解決共享車輛的亂停問題

Beam 創立於 2018 年,是個非常年輕的新創,提供電動滑板車的共享服務。Beam 創立至今已獲得 3240 萬美元(約新台幣 9.7 億元)的融資,台灣創投公司 AppWorks 也是 Beam 的投資者之一。

然而共享交通工具最讓人詬病的就是「亂停」,不但引發居民反感,還會招引政府的罰金與營運禁令。Beam 藉由 App 內的優惠方案機制,鼓勵使用者停在特定的地方,解決共享經濟的交通亂象。創辦人暨執行長 Alan Jiang 表示,解決車輛亂停的問題,可以提升車輛的回收率,降低營運成本,還能讓道路更有秩序。

Beam 取得 2600 萬美元資金,計畫用於深耕技術與開發市場

相較於其他的共享經濟新創,Beam 的募資過程順利的多。取得 2600 萬美元資金後,Beam 計畫提升營運與工程技術,深耕現有市場,並打算開發第三代 e-scooter,導入交換電池等技術。

同時,Beam 也在計畫拓展海外市場,而台灣也在 Beam 的計畫當中。但台灣有開放的法規接納共享經濟嗎?如果 Beam 真的來台,我們有法規去確保共享滑板車的秩序嗎?台灣地狹人稠,滑板車的確是不錯的交通方案,但還有不少現實的管理問題需要解決。

參考資料來源:
1. 《TechCrunch》:〈Singapore’s micromobility startup Beam raises $26 million
2. 《Singapore Business》:〈E-scooter startup Beam secures $36.67m in series A funding
3. 《Tech in Asia》:〈E-scooter startup Beam raises $26m in series A round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Beam 官網

延伸閱讀

舊法規跟不上新產業!共享經濟協會呼籲:政府應設立數位產業負責單位
【聊天、借車同框搞定】共享機車 WeMo 推新功能,可直接用 LINE 租車
共享單車管理不易,印度 Yulu 如何透過 IoT 突破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