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特效?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获金马奖最佳视觉效果奖,《狄仁杰之神都龙王》获金马奖最佳视觉效果提名、亚洲电影大家最佳视觉效果奖提名。 徐克的电影肯定是把大量的经…
关注者
51
被浏览
28,080

20 个回答

香港人现在不会讲故事了。又保守又歧视又盲目搬运。。。

特效的话。。。也就剩那个了。

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徐克对电影的狂热痴迷未减半分,我们从他特有的电影风格和对电影极强的控制欲可以看出,徐克是一位纯粹热爱电影的人。笔者最喜欢徐克的作品是《青蛇》和《蜀山传》,《青蛇》是徐克对世俗秩序的抨击,《蜀山传》是徐克对视效世界的探索,无论《蜀山传》这部电影成功与否,它都成了徐克电影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从蜀山之后徐克抛弃了传统武侠固有的江湖色彩,开始了追逐附带大制作标签的奇诡视效,《七剑》或许是徐克在“重视效、弱剧情”栽的第一个跟头,《狄仁杰》三部曲让徐克在美术与视效上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我的镜头编绘语言,但是仍旧重蹈了以前弱化叙事的覆辙,值得肯定的是他对华语影坛3D特效引领有着不可取代性的贡献。





看完《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后,有人说“如果这是未来的中国大片,他选择拒绝”,可惜这并不是未来的中式大片,因为中国的电影工业不足以支撑他们完成这样复杂的3D动画镜头,这些不过是徐克借外人之手搭建起的自我的奇诡世界,笔者坚信未来的中国大片会是以科幻的方式打开,魔幻市场似乎已经被这个时代观众抛弃了。



01

中国电影工业的现状


为何国内观众对本土魔幻、奇幻大制作电影这样深恶痛绝从《无极》到《长城》,从《爵迹》到《阿修罗》,一直在遭国人的口诛笔伐,这些怪异绝不是偶然,而是电影工业的滞后发展与导演的野心不同步导致的。同时奇幻和魔幻真正意义的文学作品又少之又少,更多是被网大的取缔,而那些遭观众唾弃的大片都有一个共性,包括狄仁杰系列,大部分特效镜头都是承包给海外团队的,从表面看是没有什么问题,其实这之间出现了文化变异





中国最知名的特效公司要算base FX了,但是在3D领域我们仍旧没有拿出手的视效团队了,而国内所生产的大片根本没有本土技术的支撑,所以这些野心勃勃的导演将多数特效镜头外包出去,对于海外的特效从业者根本不能透彻理解中国本土文化,他们所制作的3D模型无论是怪兽还是人物都无意识的加入西方元素,而在这样的行业规则下,西方文化不断通过特效的窗口侵蚀这我们的本土魔幻,这期间诞生了不少畸形电影。





笔者相信中国如今科幻iP已经储备的差不多了,一旦本土电影工业技术成熟则是孵化的时机,很显然魔幻市场已经失信于观众了,没有本土电影工业的技术支撑永远别想一步到位的去借外界力量探索自我的大片,毕竟那种模式下生产的大片是水土不服的。



02

分镜特效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特效的看点,也就最后决战的夺目怪和长毛猩猩,对于3D特效我们一般分为两个维度去分析好坏,首先就是看模型质感的逼真度,也就是给定模型的uv贴图的做旧感,其次局域光的渲染,和动画绑定的动力学,本片除了长毛猩猩的运动幅度比较大,其他的四大天王的动效不太多,猩猩的运动轨迹也符合动物基本的真实度,唯独所有模型的质感还是太新了,所以观众会说这次的特效好明显。





模型的质感和动作的绑定只是做好一个3D镜头最基本的程序,最关键的点,还是实拍与3D的融合度,也就是更合理的将那些带动画的3D模型植入二维场景,一般会通过摄像机反求技术完成,导演在现场一般实拍时,会有一个特效指导员根据需求去指挥拍摄特效镜头部分,因为后期并不是万能的,一旦前期未能按照特效组的意图拍摄,是难以将实拍与虚拟场景合成的。





一般在拍摄一组镜头时摄像机会随着角色的移动而有不少的机位变化,摄像机反求就是通过逆推的方式求解出实拍摄像机运动的轨迹,然后通过摄像机运动的轨迹再将制作的3D动画以一个合适的角度合成到二维实拍场景中,





通片难度最大的镜头还是圆测和猩猩的戏,很大程度猩猩是与圆测出现过互动,这些互动前期拍摄是相当的重要,也就是视效组早期会给徐克一套圆测分镜头动作指导,这里的拍摄也很考验演员的演技,相当于圆测会在实拍时假想一只和他互动的猩猩完成一系列动作,后期人员根据实拍去匹配和真人的互动,这样才能呈现出一套无缝衔接的3D镜头。





而那些空中的小怪,从造型可以看出是仿西方的恶龙造型,这种数目庞大的镜头,一般会通过随机粒子技术完成,也就是只需制作一个有动效的龙,通过粒子置换模型的方式实现满屏的小怪,为了不让小怪的飞行有规律,加入一个随机的参数即可完成粒子运动轨迹的自然性。



03

剧作的硬伤



全片是以天后想偷亢龙锏作为故事推动力,但是后面狄仁杰和天后都歇菜了,成了圆测封魔族的较量,原本的推理断案也没了,成了一场平复叛乱的宫廷政变戏,说难听些,全片就是一篇跑题的记叙性作文。





前面狄仁杰推理断案的硬伤,也全靠方术去弥补,比如国师的尸体发现也是莫名其妙,方术或许是本片特效打开的最好方式,但也不能弥补叙事上的逻辑漏洞,





其实本片完全可以用《绣春刀:修罗战场》那种“快意江湖”的方式去拍摄,但是徐克为了打造一套漫画式古装动作片,非要用《与神同行》的方式构造一场视觉盛宴,方术成功的让狄仁杰宇宙保持了风格上的一致,但是丢失了徐克式武侠片的“江湖”,江湖的气息越来越淡化。





结局圆测通过一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毫无征兆的感化了封魔族组长世代的仇恨,前面也没有什么铺垫,给人的感觉还是太过于突兀。



04

自我突破



不管怎么说,徐克都是开创了一个武侠的时代,在武侠的世界他肆无忌惮的表现他的动作语汇,对全局极强的控制欲,让所有经过他手的电影都留下了徐克式的烙印,也是徐克对武侠电影中“江湖”的认知,但是在狄仁杰系列中,徐克似乎放弃了以往的固守,随着技术的进步,他在寻求另一种视效上的取代品,但是模式化的创作让他武侠片里的“江湖”愈来愈远。





整个时代的技术跃迁,将先进的特效版图砸向徐克,让徐克在探索光怪陆离的视觉盛宴时,不小心丢失了原本的江湖,毕竟徐克不是卡梅隆,手中握有一个数字王国,卡梅隆即便不去讲故事,也可以通过技术的革命去引领电影视效的方向,但是没有了“江湖”的徐克,只能打造出一套中规中矩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