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李连杰向老婆交代后事:死后不立碑也不办丧事?

关注者
5
被浏览
2,010

5 个回答


李连杰,这位武打巨星,曾以一己之力,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武侠之火。近日,他在接受采访表示:自己面对死亡已经淡然,已经早交代太太利智,后事一切从简,不用立碑,也不用办丧事,树葬海葬都无所谓。


这究竟代表了他对生命的看透,还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


毕竟,年轻的时候,他曾以一己之力,搅动了世界的江湖。他在电影中塑造的英雄形象,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楷模。


然而,正如古人云:“人生苦短,譬如朝露。”


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使得死亡成为了每个人必须面对的现实。


而李连杰的看淡死亡,或许正是他对生命无常的接受和理解。


当然,看淡死亡并不等于轻视生命,放弃奋斗,原地摆烂。


相反,李连杰在有限的生涯中,竭尽全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地挑战自我。


在该拼搏的年纪,他毫无保留地奋斗。


从他8岁进入塔沟武校开始,就开始了他传奇的、奋斗的前半生。


仅仅4年的时间,他拿到了全运会武术冠军。


16岁因伤退出武术界,17岁转行,跨界出演《少林寺》。


2年后,电影上映,掀起了观影热潮,19岁的他,一鸣惊人,在影视圈也实现了一飞冲天。


此后多年,他凭借着一部部口碑佳作,将李连杰三个字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脑海中,享誉海内外。


《黄飞鸿》系列、《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黑侠》、《致命武器4》、《英雄》、《霍元甲》、《投名状》、《功夫之王》、《龙门飞甲》、《敢死队》系列等。


以上,皆是他的经典佳作。这是他一拳一脚打出来的江山,是他一步一步奋斗出来的辉煌。


2020年,57岁的他拍完最后一部电影《花木兰》后,淡出了影视圈。


从业40年,他用作品证明,用角色沟通,让观众看到了他对待事业的态度:奋斗不息,全力以赴。


而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个杀伐果断、取舍利落的狠绝角色。


当年,在拍摄电影《龙在天涯》时,26岁的李连杰对大他2岁的女主角利智一见钟情。


彼时,他已经与师姐黄秋燕结婚两年多,孩子也有了两个。


但他认为自己遇到了“可以让自己为之生为之死的人”。


他说“在遇到利智后,我才发觉对她的爱,是可以让我付出一切名利、地位,甚至生命,有一种豁出去的感觉,但对于前一段感情,我还是没有那种感觉,那时还不明白到底什么是爱”。


于是,在结婚3年多后,他与黄秋燕离了婚。


8年后,36岁的李连杰在洛杉矶迎娶了38岁的利智,从此,再无二心。


很多人说,李连杰唯一对不起的人,就是黄秋燕,这是他一生的污点。


从道德层面上来看,确实如此。


但“若爱,请深爱,若不爱,请离开,让别人来爱”,及时鉴别真心,离开不爱自己的人,对黄秋燕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无论如何,李连杰都够狠绝,追爱不遗余力,杀伐果断,即使背负骂名,也在所不惜。


而且,对利智,他也确实做到了同生共死。


2004年,他们一家在马尔代夫度假时,遇到了海啸,一家人从滔天巨浪的缝隙中,奋力往岸边游,好几次都是命悬一线,却又惊险万分地死里逃生,捡回一命,幸免于难。


这场灾难,让他开始思考生死的问题,也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从那以后,他成立了“壹基金”,开始广做善事。


同时,他开始信仰佛教,开始参悟生死。


近些年,他的人生态度逐渐豁达,屡次被传死讯,也未见其动怒,反而加入到调侃自己的行列,一笑而过,倒有种世外高人般的超脱。


今年,他将自己参悟生死的所感所行,出了本书,叫《超越生死》。


从质疑生死、理解生死到超越生死,这是李连杰修行近20年的心路历程。


超越生死,并非意味着消极对待生命,而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正如赵丽颖所说:对自己没有要求,你还活什么劲儿,你还有什么价值?如果没有价值,你存在有什么意义?

因为他在修藏传啊,据说目前修的科目是大圆满法,当然对生死看得很淡了,因为都是媒体报道,我看不出来他的进度,但是如果有进入藏传密乘阶段,且修的很不错的话,死后有一定几率直接转世了,身后事这种对他来说也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