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用再生水 桃園市全台典範 | 水回收再利用專題報導 | 商情 |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今年台灣將有5座超級電芯廠量產,相較於大陸電池芯供過於求而價格崩跌,台灣此時大舉跨入是打什麼算盤?

《經濟日報》獨家專訪,為你解謎!



不再通知

工業用再生水 桃園市全台典範

提要

設10座水資源回收中心、每日供應約11萬噸的穩定放流水

本文共804字

經濟日報 劉靜君

設10座水資源回收中心、每日供應約11萬噸的穩定放流水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的再生水建設推動策略-供水策略地圖。桃園市政府水務局/提供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的再生水建設推動策略-供水策略地圖。桃園市政府水務局/提供

桃園市是一座人口、產業都持續成長的城市,用水需求也同時成長,但因氣候變遷,這幾年全台出現降雨時間與空間分布不均導致缺水的危機越來越嚴重。因此,必須發展可穩定供給水源的方法。桃園市推動將污水處理後將乾淨的放流水循環利用變成再生水,做為新興水源,猶如新的城市水庫,讓產業用水更穩定,也提升桃園水資源彈性使用,讓污水不再是水生命周期的終點,經處理後的廢水變成水資源再生的起點,打造生態、環保、經濟共榮的永續家園。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表示,桃園在升格後全力推動污水下水道建設,用戶接管普及率成長9.5倍,目前全市共有10座水資源回收中心已通水營運,每日可供應約11萬噸的穩定放流水,其中,桃園北區水資源回收中心處理規模最大,占全市約六成的量體,且這個系統接管的速度最快也最穩定,因此優先選擇它來推動桃園市第一個水資中心再生水計畫,此項計畫預計民國113年6月可以供應每日1萬噸的再生水給桃園煉油廠使用,114年除桃園煉油廠外,還會供應第一期每日4萬噸給觀音工業區及南亞塑膠錦興廠,後續全期會達到每日11.2萬噸的再生水,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再生水廠。

這些穩定供應給產業界使用的再生水,可以避免在缺水時期造成製程停產所產生的巨大產值損失,而對公眾利益來說,因為用水大戶使用了再生水,降低對自來水的依賴,相對的讓民生用水的供應獲得更加充足無虞的保障。

桃園市將持續推動再生水計畫,除了桃園北區外,也持續推動龜山文青再生水及中壢再生水計畫。文青預計可供給1.06萬噸、中壢預計可供給8.8萬噸再生水。桃園北區只是一個開始,後續桃園市政府將逐漸擴大再生水計畫的使用版圖,以點串聯成線構成再生水的完整供水網絡,讓供水更加穩定,一滴水能多用幾次,也逐步達成水資源永續循環利用的目標。

詳細資料請上桃園市政府水務局局官網查詢:wrb.tycg.gov.tw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廣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