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2021年有2,030人死於食道癌,位列男性癌症死因第5

文◎許仲博

0
192

  遍地美食的臺灣,各地都有特色小吃及知名餐飲,無疑讓民眾能一滿口腹之慾,然而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要留意含亞硝酸鹽(醃漬、煙燻食品)以及過熱的食物,這些都是導致食道癌的危險因子。

  根據衛生福利部2021年死因統計結果分析,當年度有2,030人因食道癌死亡,在所有癌症死因中排名第9,死亡率近10年間從6.9成長至8.6(每10萬人口),在男性癌症死因中則排名第5。

  美國癌症協會估計,2023年美國將約有2萬1,560位食道癌的新病例,約1萬6,120人因此死亡。食道癌在男性比女性更常見,美國男性一生中罹患食道癌的風險約為1/125,女性則約為1/417,男性風險為女性的3.34倍。

  台灣癌症基金會則指出,食道癌的預後不佳,最主要原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因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多數病患就醫確診時往往已是局部晚期或已有遠端轉移。臺灣食道癌的平均5年存活率僅12~15%,但細看各階段5年平均存活率,第一期60~70%、第二期40%、第三期20%、第四期僅小於5%,顯見定期檢查的重要性。

  除了飲食習慣外,抽煙、喝酒、檳榔、肥胖、胃食道逆流等也是食道癌的高危險因子,若是發現自身有吞嚥困難以及體重在沒有控制的情況仍持續下降的情況,最好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在避開上述危險因子的同時,也建議民眾購置充足的醫療及癌症相關險種,當癌症真的不幸找上門時,能有更多的選擇權,也可以讓心情更有餘裕,以做好萬全準備的姿態,走過抗癌的漫長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