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泉洋主演电影《月圆月缺》的看点是什么?

关注者
2
被浏览
2,828

2 个回答

看点是影视化如何避免原作中糟糕的情感描写。

《月圆月缺》是个披着玄幻/悬疑设定的纯爱电影。

一句话来介绍,就是「30+人妻转世成为小学生但仍然爱着曾经出轨对象并想找到他」的「纯爱」故事。(大泉洋老师扮演的是小学生的父亲)

熟悉推理悬疑或秽土转生设定的朋友可能开篇30%就能猜到故事的情节,接下来的70%只剩下并不复杂的时间线和看似交织的人物关系。「因为爱所以有来生」「今世为何而生」「此生为谁而爱」这一切喊口号式的点题都只是包裹纯爱故事的虚假皮囊。

尤其是本书包含的「转世成为小学生依然相见曾经恋人」的情节。即使读者明白这具肉体里装着成年人的灵魂,即使二人也许是「真爱」,但同为成年人、依然会对这个设定感到恐慌,甚至有一丝丝不希望二人相认。因为一旦相认、相知、相爱,那就是恋童了……

转世乱伦的设定在日本文学中并不少见,想要写好必然会涉及微妙的情感层面。东野圭吾的《秘密》甚至直接涉及到父女。一场车祸后,妻子灵魂附身到女儿身上后与父亲生活,日渐成熟的女儿与鳏夫父亲过着像事实婚姻一样的生活,但父亲始终无法对女儿的身体做什么,甚至会按耐心中的痛苦,为女儿寻找适合她未来人生的另一半。妻子为了减轻丈夫的愧疚,也会演戏假装自己灵魂已死,让丈夫放下心里负担去寻找自己的后半生。寥寥几笔,读者却能清晰的感受到这对夫妻心意相通却不能厮守的痛苦。嘛,所以虽然总说东野圭吾爱写厕纸,但《秘密》确实写得好。

佐藤正午想必也知道「乱伦可以 恋童不可以」,所以故意设定了「见面前就死」的情节。因为相见之后的剧情很难写,而他自己也没想好要如何让故事继续。我觉得这是写作人的取巧,或者说偷懒。

至于大泉洋老师扮演的父亲,在原作里就是个被复杂情绪锤烂的工具人,寻找真相+带着娃儿找爱人,考验演技,但更考验编剧如何让父亲的情绪和行为动机合理化。


利益相关:对推理小说要求很高的雪人团粉

前一阵子看了一部日本电影,里面的一句台词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好几个月过去了还是忍不住要来吐槽一番。

电影的名字叫做《月圆月缺》(月の満ち欠け),是在字幕组微博上看到的(感谢字幕组)。当时一看配料表,啊不对,是演员表——大泉洋/有村架纯/目黑莲/伊藤莎莉/田中圭/柴崎幸……好家伙,全是熟面孔。满怀期待的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什么玩意儿!

电影讲述一对恩爱的夫妻小山内坚和梢,在结婚的第二年妻子梢怀孕了。生产的前一天晚上妻子梦见一个小女孩跟她说:“我叫琉璃,’琉璃也好玻璃也好,有光照到就会闪耀’的’琉璃’”。(琉璃も玻璃も、照らぜば光る——这是一句日本的谚语,意思大概类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第二天生出来果然是个女孩,妻子就给女儿取名“琉璃”。

琉璃七岁的时候生了一声大病——不明原因的发了三天高烧。病好之后的琉璃有了许多不同寻常的地方,比如有些举止像成年人、会给打火机更换火石、画出了水平堪比中学生的素描画、还总是唱一首不像小学生会唱的英文歌……妻子惊慌的跟丈夫商量,丈夫却不以为然,说:“前一阵女儿还不是给她的玩偶起名字叫阿哲嘛。是你想太多了。”

可是不久后,女儿竟独自一人坐电车去了一个很远的音像店。夫妻俩接到警察联络匆匆赶到时,女儿正安静的坐在店里看《安娜·卡列宁娜》的电影。店主向夫妻二人感叹到,你们女儿的品味真是古朴。

回家之后女儿问父亲,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够一个人出门。父亲想了一下说高中毕业之后吧。从那以后,女儿开始循规蹈矩的上学、下学,不再有任何出格的举动,直到十八岁生日。过完生日没多久,父亲在上班时收到消息,得知妻子和女儿开车出门后遭遇了车祸,双双身亡。

悲痛欲绝的父亲辞去工作,回到老家生活。次年,家中来了一位陌生的来客。来人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名叫三角哲彦,是一名摄影师。他先到了二人的牌位前上了一炷香,接着告诉小山内说:“事故那天,您的妻子和女儿是要去见我。”

原来哲彦大学时代曾在一家音像店打工,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位喜欢《安娜·卡列宁娜》的年轻女子。两人之间暗生情愫,可是女子总是刻意避开他——她是已婚之身。在哲彦的追求下,女子终于向他敞开了心扉。

女子名叫琉璃,出生在贫寒的家庭,从小就没有父母,由奶奶抚养长大,度过了一个绝对说不上幸福的童年。一直很希望能遇上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组建温馨的家庭。琉璃在打火机专门店工作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一个家里开公司的富二代。在富二代的浪漫攻势下,琉璃嫁给了他。可是婚后才发现丈夫想要的只是一个在家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他认为这就是女人的幸福。在发现妻子竟不能生育后,更是彻底撕破了温情的面纱,开始对琉璃家暴。琉璃提出离婚,但是丈夫却无论如何也不同意,他认为抛弃不能生育的妻子这种事会坏了他的名声。

听完了琉璃的身世,哲彦表示要和她私奔,并说会一直在车站外等她。

已经察觉到琉璃出轨的丈夫更是对她拳脚相加,忍受不了的琉璃最终决定与哲彦私奔。可是在她拉着大大的行李箱正要出门的时候,丈夫却正好回到了家,于是上演了一出你逃我追的戏码。琉璃跑到一个铁路道闸口时正逢警报声响起,闸杆缓缓落下,她不管不顾的冲了过去,正好在杆子完全落下之际跑到了对面。正当我替她庆幸之时,她却发现自己的手提包掉在了铁轨上。返身回去拿包的琉璃就这样被高速驶过的列车撞上,香消玉殒。

对了,这个琉璃最喜欢的歌也是那首英文歌——Remember love, remember love……

听到这,想必各位看客也都明白了,哲彦想说的是——这位父亲小山内的女儿琉璃就是哲彦口中的琉璃的转世再生。

父亲也听明白了,可是他不愿相信这种荒唐事,于是他把哲彦赶出了家门。

又过了许多年,父亲收到了女儿闺蜜的联系。闺蜜是女儿高中时期在美术部的同学。她约父亲见上一面,并请父亲找到一幅画——一幅年轻男子的画像,是女儿高中时画的。父亲找到了那幅画,画中的男子竟是二十岁左右的三角哲彦。父亲带着这幅画在一家酒店一楼的咖啡厅里见到了闺蜜和她五六岁的女儿。

闺蜜向父亲讲述了女儿曾对她吐露的秘密——她的前世和前世的恋人。据说人死之时如果有强烈的执念,就能够带着前世的记忆转世投胎。前世的琉璃转世成了父亲的女儿琉璃,她决定在十八岁生日之后再去见哲彦。可是在此之前,却被前世的丈夫识破。

丈夫因为公司破产,重新找工作成为了父亲的下属。有一回父亲和女儿约好了一起吃晚饭,放学后的女儿在公司大楼前等父亲的时候,唱起了那首英文歌。这一幕刚好被从公司出来的丈夫看到了。后来丈夫去家里做客,女儿惊慌的神态……种种迹象都让丈夫怀疑这个女孩就是自己妻子的转世。而在那天——妻子和女儿开车去见哲彦的那一天,丈夫就开车跟在二人后面。二人一路惊慌失措,这才撞上了对面车道行驶的卡车。

听完闺蜜的讲述,父亲还是不愿相信这套说辞。这时,闺蜜问女儿饿不饿,要不要吃点东西,说着就叫来了服务员。女儿点了一份铜锣烧套餐,转头看向父亲说:“要不要来一份,你不是很喜欢这儿的铜锣烧吗?” 父亲一脸愕然。这时候闺蜜说自己的女儿叫琉璃,她的前世是你的女儿琉璃,前前世是与哲彦相恋的琉璃。

接下来她说的一句话叫我愤怒不已。她说:“您知道吗?每个孩子都会在天上挑选自己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自己挑的???所以那些出身贫寒的、父母关系恶劣的、甚至遭受家暴的孩子们也都是自己选的???照这个逻辑,那些出身不遇的孩子们是不是都是眼瞎了???

什么狗屁!

总之,这部电影看完真的不想看第二遍。然而过了好几个月居然还记得这么多细节,可见我的怨念之深了。

非要说有啥收获吧,就是看完后我对《安娜·卡列宁娜》产生了兴趣,还特意去图书馆借了书来看。

真厚!

PS:刚知道这电影的原作小说居然还是几年前的直木奖获奖小说。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