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電發揮職人精神 助弱勢社福機構提供「客製化」節能服務 - 商情 - 工商時報
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聯電發揮職人精神 助弱勢社福機構提供「客製化」節能服務

  • 工商時報 陳又嘉
半導體領航者聯華電子號召科技人組成節能服務隊,發揮「職人精神」協助弱勢社福機構,提供「客製化」節能服務。圖/聯華電子提供
半導體領航者聯華電子號召科技人組成節能服務隊,發揮「職人精神」協助弱勢社福機構,提供「客製化」節能服務。圖/聯華電子提供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台灣面臨高齡化、少子化雙重夾擊,社福機構是社會穩定力量。因應全球倡議永續浪潮下,晶圓專工領航者聯華電子大舉號召科技人組成「節能服務隊」,助弱勢社福機構加值「永續力」,小至節能省水,大到老屋修繕,提供「客製化」服務,翻轉常規一次性補貼,用核心職能回饋社會,開啟一趟巡迴台灣「永續職人」旅程。

解除積累半世紀難題 伴孩童邁向下半世紀

座落於南台灣伯利恆基金會建物已超過50年歷史,在台灣醫療和教育資源最匱乏年代,是實踐「融合教育」先驅機構,讓一般孩子與特教孩童能一起遊玩,在童年時期種下「同理心」種子,但再溫暖的園區,也難敵歲月無情的摧殘。

「建物鋼筋裸露,石塊從屋簷掉落,我們真的很著急」伯利恆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秘書陳正霖回憶起,當初找3家廠商評估,不是嚴重缺工,就是費用偏高,直到聯電主動聯絡,他抱持「姑且一試」忐忑心情,卻意外展開一趟驚奇之旅。

在聯電節能服務隊大力協助下,老舊建物重新翻修、安全設備亦進行汰換,除了前期規畫完整動線,避免施工影響孩童安全,聯電也主動提議更換LED燈具,一連串貼心舉動,讓伯利恆基金會感念在心。

陳正霖指出,很多社福機構一遇到工程問題,即因缺乏專業能力而不容易施作。但聯電開創一個先驅典範,未來期待更多企業能共同響應此善舉。如今,伯利恆解除積累半世紀「老舊危機」,繼續引領著這份永恆力量,陪伴孩童邁向下半個世紀。

點亮永續一試成主顧 年年省下50%電費

協助身心障礙者仁愛基金會,與許多社服機構一樣缺乏專業技術。仁愛基金會執行長林湘雅表示,許多老舊建築物使用多年已產生安全疑慮,聯電除了協助汰換節能燈具,也運用專業技能「抓漏」肉眼也看不到的問題。

台灣面臨高齡化、少子化雙重夾擊,直到聯電節能服務隊出現,要成為社福機構的扶植力量。圖/聯華電子提供
台灣面臨高齡化、少子化雙重夾擊,直到聯電節能服務隊出現,要成為社福機構的扶植力量。圖/聯華電子提供

2016年仁愛基金會獲得大量LED燈具,但卻礙於無專業人士作汰換,直到與聯電節能服務隊開啟一段美好緣分,讓節能不再覺得困難,甚至一試成主顧。此外,聯電節能服務隊主動出擊,鎖定仁愛基金會4個據點,在每間教室增設安全插座、漏水修繕、消防設施診斷,創造安心環境。

「他們是專業團隊,用細心職人精神,幫我們總體檢」。林湘雅指出,當換上LED燈具後,每次收到電費單,看到省了近50%電費,就特別感謝聯電節能服務隊的用心,目前已合作邁入第4年。

「客製化」節能服務 打造科技人暖心平台

近年興起永續創新潮流,符合ESG「環境、社會、治理」三大指標已成為顯學。聯電早已看見未來前瞻性,於2016年世界地球日前夕打造出專業節能服務隊,讓具備廠務專長員工走出科技園區,發揮核心職能來回饋社會。

聯電風險管理暨安環處資深處長、竹科節能服務隊長賴懷仁表示,每一個專案皆為「客製化」服務,但除了節水、節電、空調、照明、消防安全等,許多社福機構也從中學習專業知識,未來碰到問題不會再感到手足無措,才能讓一件件永續奇蹟延續下去。

協助弱勢機構,聯電員工也能從中學習成長,翻轉外界對於科技人硬邦邦的人格特質。圖/聯華電子提供
協助弱勢機構,聯電員工也能從中學習成長,翻轉外界對於科技人硬邦邦的人格特質。圖/聯華電子提供

竹東世光教養院於2016年進行改建工程,曾有廠商報價將近2800萬元,直到節能服務隊逐一審視後,刪除非必要施作項目,最後工程發包費省下高達850萬,堪稱節能服務隊最經典成功案例。

除了能協助社福機構,聯電也從中成長。聯電廠務暨擴建工程處長、南科節能服務隊長許書章提到,外界普遍對工程師刻板印象是較理性,但每次完成任務後,看到社福機構對他們表達由衷的感謝,「那種滿足感,不僅改變我們,也是持續向前的動力」。

「要做就做到最好」 用核心職能用心作好服務

聯電節能服務隊成立至今,足跡遍布全台,截至目前為止共服務41家社福機構,累積932人次志工參與,共計減少超過 3000 噸碳排放量,相當於近8座大安森林公園,每年減少近536.8萬度用電量,形同減少2674萬元電費。

「我們當初思考, 既然要做, 就要做到最好」聯電副總經理廖木良強調,聯電採取全方位專業服務,預期2025年底前將服務超過80家社福機構,並持續攜手品質優良協力廠商及供應鏈夥伴,一起出錢出力,共創1+1大於2堅強實力。

「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聯電副總經理廖木良強調,發揮同仁核心價值,協助弱勢社福機構,攜手協力廠商共創1+1大於2可能性。圖/聯華電子提供
「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聯電副總經理廖木良強調,發揮同仁核心價值,協助弱勢社福機構,攜手協力廠商共創1+1大於2可能性。圖/聯華電子提供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