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在古诗中的意象_百度文库

大雁在古诗中的意象


大雁具有“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
仁:对于雁群中的老弱病残,绝不会弃之不顾,会养老送终。
义:大雁雌雄相伴,从一而终,不论雌雁雄雁先亡,剩下落单的一只孤雁,到死也不会再找别的伴侣。
礼:雁群飞行时或呈一字或人字,称为雁阵。依长幼之序而列队,领头的是有经验的老雁。
智:大雁最难捕获,非常机警。落地歇息之时,会有老雁放哨警戒,一有风吹草动,立马会飞向空中。
凭君莫射南来雁,空有家书寄行人。(唐杜牧《赠猎骑》)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宋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征雁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宋李清照《念奴娇》)
二是由于大雁南来北往,往返故乡,日夜飞行,不辞辛苦。所以又成为游子漂泊羁旅,思念家乡的象征。
肠断江来自百度文库雁,高高正北飞。(唐杜甫《归雁》)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雁辞归鹄南翔。(魏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五是碧天之下,高空之中,晚霞尽燃,大雁在空中排队掠过,会给人一种壮阔豪迈之美,带有沧桑之感。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唐白居易《江楼晚眺》)
信:大雁是南北迁徙的候鸟,因季节而迁徙,从不失信。
大雁在古诗歌中的意象:
一是代表书信,俗话说鸿雁传书,或称雁足系书。西汉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在匈奴牧羊十九年。后来,汉朝的使者到了匈奴,说天子在上林苑打猎,猎到一只大雁,大雁的脚上捆着一封书信。说的正是苏武被扣押的事,这匈奴王才把苏武给放了回来。大雁因为南北往来非常准时,就引发了人们鸿雁传书的想象。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宋范仲淹《渔家傲》)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三是由于大雁成群飞行,而掉队的孤雁,又成为一种凄苦无依的象征。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唐崔涂《孤雁》(其二))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孤雁不饮啄,飞鸣念群声。(唐杜甫《孤雁》)
壮年庭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宋蒋捷《虞美人听雨》)
四是由于大雁常于秋季迁徙,秋是万物萧瑟的季节,很容易就成为一种哀伤、肃杀、凄苦的象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宋李清照《声声慢》)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唐刘禹锡《秋风引》)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元王实甫《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