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生實習發現國寶級人獸形玉玦 5/18起花蓮展出 - 生活新聞 - PChome Online 新聞



  
  
  

  
  

    


 
  
            
              

清大生實習發現國寶級人獸形玉玦 5/18起花蓮展出

清華大學學生林嘉樂、利恩得今年1月參加花蓮考古博物館實習,發現不到3公分的國寶級人獸形玉玦,各界敲碗希望展出,18日趁著二館開幕,這塊人獸形玉玦將首度亮相。

林嘉樂、利恩得今年寒假參加花蓮考古博物館實習,1月31日在北三棧考古遺址一處農田進行地表踏查,眼尖發現國寶級人獸形玉玦,高2.9公分、寬1.5公分、厚度約0.3公分,推測是距今2700年前的史前文物。

花蓮考古博物館長溫孟威指出,按照表面斑紋,確認是來自花蓮的豐田玉,人獸形玉玦因為稀珍且昂貴,有特殊身分的人才能擁有,考古界稱為「威望商品」,在全台出土約40件,花蓮共5件。

女大生發現人獸形玉玦消息傳出,花蓮考古博物館天天有人詢問,想親眼目睹。溫孟威說,「工作人員被問到耳朵長繭」但一館空間有限,且特展早在1年前排定,沒有空間展出。

花蓮縣文化局整修豐裡村一處日治時期留下的移民指導所,開設花蓮考古博物館二館,將於明天正式開放。

溫孟威說,趁著二館開幕,首檔特展「112年考古出土文物整飭成果展」,高人氣的人獸形玉玦將首次對外亮相,其他文物包括崇德遺址出土距今約1000年鐵器時代的鐵刀、上美崙2號遺址出土距今3000到2200年的新石器時代陶器等作品。

配合考古博物館二館開幕,18、19日舉辦集章送小禮物活動,希望連結一、二館,讓民眾走進壽豐鄉豐田地區,了解考古館調查工作,進行一趟深入的文化旅遊。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