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亞馬遜全球開店: 台灣電商出口有望五年倍增

【時報-台北電】亞馬遜全球開店發布《台灣品牌,跨境全世界:台灣出口跨境電商發展趨勢與展望》報告指出,電商為台灣中小及微型企業進入全球市場的重要管道,若台灣中小及微型企業加快其透過電商拓展出口貿易的腳步,台灣電商出口額將從2022年的新台幣1,570億元,2027年達到3,352億元規模、翻倍成長。

亞馬遜全球開店台灣總經理陳思芬表示,在亞馬遜已輔導的企業中,因台灣電子業具有競爭優勢,使得台灣的電子產品在亞馬遜站上銷售具有一定的優勢,除此,近二、三年來出意料之外的,沖泡式珍珠奶茶、母嬰產品、寵物零食、甚至自行車零組件,都已經在亞馬遜站上具有非常大的知名度,堪稱國際品牌。

至於台灣中小及微型企業跨境銷售的市場,目前仍以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為主要出口地,近來不少跨境電商也將眼光投向其他國家如日本、美國、歐盟等,積極於全球挖掘更多商機。

儘管台灣有98.9%的企業為中小及微型企業,但其在2022年卻僅佔B2C電商出口額的35%,顯見中小及微型企業在跨境電商領域仍有較大的成長空間,但亦凸顯微型企業跨境電商面臨瓶頸,若能持續透過各項措施加速企業投入跨境電商產業,電商出口額也將能持續且快速地增長。

目前微型企業跨境電商最常遇問題,主要包括跨境物流需要負擔關稅、國際金流、產品行銷及消費者研究等成本過高,各國不同法規所產生出口規範、註冊商標或產品安全規範等法規問題。

亞馬遜全球開店建議,台灣可以借鏡國外政府做法,在三方面提供協助,一,可以借境歐洲出口市場補助計畫,解決微型企業出口初期成本居高不下的壓力,二,針對出口國不同的法規規定,可比照新加坡政府提供當地市場一對一平台諮詢,三,借鏡韓國,在主要國家建立海外物流中心。韓國政府已在78個落地國家設立超過200個物流中心供韓國中小型及微型電商出口使用。(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林淑惠/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