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年李锦记书写“新传奇”_中国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滚动

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年李锦记书写“新传奇”

发布时间:2019-09-19 16:02:19 | 来源:中国网食品 | 作者:

2019年,我们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而这70年,也是李锦记这个百年民族品牌铸就辉煌传奇的70年。

事实上,李锦记能够获得今天的辉煌成就,得益于这70年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70年来,李锦记抓住了历史机遇,得以延续辉煌,取得如今的成就。

历史的转折

将时间倒回至70年前。1949年,李锦记家族的第三代李文达,在澳门投资开办了一家生产日用品的厂房,把生产出来的水桶、面盆等日用品运到非洲,很快销售一空。与此同时,以蚝油起家的李锦记,逐渐在中国香港和美国市场立足。而也就是在那一年,中国迎来了崭新的篇章。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1978年。当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要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改革开放的大幕就此拉开。紧随而来,1979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要搞多赚钱的东西,允许个体户开饭店、小卖部等,这大大刺激了餐饮业的发展。于是,街上走南闯北的生意人,以及练摊做买卖的人逐渐增多。1980年9月,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家个体饭馆在北京东城区翠花胡同开张。中国餐饮业迎来历史拐点。此后,大大小小的餐馆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中国各地出现。

此时,远在中国香港的中式酱料品牌李锦记也迎来了家族事业的转折点。

图片.png

位于澳门新马路的百年李锦记蚝油庄

早在1888年,李锦记的创始人李锦裳先生在广东珠海南水发明蚝油,并创立李锦记。1932年,李锦记将总部迁至中国香港,同时拓展海外市场。1978年,在中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的消息传到中国香港的时候,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当时李锦记家族的第三代李文达已执掌家业。为了实现从“前店后厂”模式、变革为现代化的工厂企业,当时李文达一方面致力于大量购买现代化生产设备,另外一方面在中国香港田湾新建厂房,以此期冀能够实现“从作坊向企业和现代公司的方向转变”。

就在香港田湾厂房投入运营的两年后,1984年12月19日,中国和英国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先后接踵而至的“改革开放”以及香港回归两大利好信号,让李文达看到了“新的希望”——此前,李锦记的产品主要是销往海外,特别是美国。而如今,终于有机会尝试进入有着更广阔发展前景的中国内地市场。在李文达看来,诞生在广东珠海的李锦记“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要回到中国内地去。”

看到“新的希望”的,还有外国快餐。借着改革开放的机遇,继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业后,1990年,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营业。外国快餐的进入,不仅为中国餐饮行业带来食品口味上的不同,也带来饮食文化、管理模式、用餐观念的改变。

等待中国市场的“成长”

实际上,就在外国快餐陆续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同时,李锦记也曾挑选了一些在中国香港销售比较好的酱料品类,投放到中国内地市场。不过,这些精心挑选的酱料进入内地后,并没有立刻得到预期的反应。这主要是因为李锦记在中国香港生产的产品是按照进口商品来征税的,所以,其价格对于当时的内地居民来说较为昂贵。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内地和中国香港的生活方式有很大不同,当时内地的菜式相对比较传统,蚝油等李锦记的名牌酱料都不是烹调中的必需品。

李锦记家族第三代李文达先生

即便“遇冷”,李文达也没有失去对内地市场的信心。由于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此前主要盛行于广东和港澳地区的粤菜,逐渐开始在内地流行。在粤菜馆请客吃饭,点上一道蚝油生菜,则几乎是每一桌客人的选择。李文达相信:中国人的勤劳举世闻名,用不了多久,会有更多的人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去餐馆吃蚝油青菜、蚝油牛肉和鲍鱼,并且可以买李锦记的蚝油等各式酱料。所以,要有耐心,等待中国市场的成长。

不久,李文达拟定了这样的发展计划:先在内地建一个生产基地,同时再培育市场,等待着它慢慢成熟。

图片.png

李锦记全球最大生产基地——新会工厂

1993年,李锦记位于广州黄埔的厂房正式开始运营。1995年,为了有更大的空间去生产多种酱料,李锦记开始在广东新会筹建新的、更大的生产基地。经过建设者的努力,在1997年中国香港回归的前一年,新会工厂投入使用。黄埔和新会工厂的相继运行,一方面实现了李锦记产品在内地的本土化生产,大幅降低了产品价格;另外一方面,因为生产基地更加贴近客户,有助于李锦记了解内地市场特性,并迅速提高品牌在内地的知名度。

清华大学一位教授曾这样评价李文达:“他好像一个战略家,每次都能看到遥远的机会。那些机会看似遥不可及,但很快就会出现在家族行进的前方。”事实上,后来李锦记所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也的确证明了“战略家”李文达“先建生产基地、再培育市场”这一计划的正确性。

百年品牌的“新传奇”

内地两大生产基地的启用,为李锦记的快速发展插上了翅膀。此后,李锦记在中国内地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

图片.png

2008年,李锦记为北京奥运会提供酱料

时间到了2008年,在全世界迎来“北京奥运”的时候,李锦记成为北京奥运会酱料供应商。两年后,李锦记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酱料产品。此外,鉴于李锦记的卓越品质,李锦记还相继成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6年杭州G20峰会、2017年厦门金砖会晤等国际盛事的指定调味品。不仅如此,从2012年起,李锦记的酱料产品还先后随神九、神十和神十一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为宇航员太空生活提供佐餐酱料,李锦记实现“无人的太空也有李锦记”的传奇。

在李锦记看来,正是因为有了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以及1997年的香港回归祖国,才能有机会去服务于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G20峰会、金砖会晤和航天事业。

2015年,作为李锦记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新会生产基地启用连续蒸煮及圆盘制曲系统,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引进酱油生产工艺及设施之中。设备使用后,不仅大幅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及稳定性,而且也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及产能。刚刚过去的2017年,继2011年后,新会工厂再次以“零缺陷”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审核。

图片.png

李锦记去年推出的醋系列产品颇受市场好评

而在产品方面,针对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李锦记推出健康酱油系列产品,减盐不减鲜,美味更健康,在包装设计上也采用了清新的绿色包装,带给消费者从视觉到味觉的健康体验。2018年,李锦记全新上市醋系列产品,一经推出便获得众多消费者的认可。李锦记醋系列产品,采用优等原料,严选精酿而成,风味经过多位资深大厨试味后酿造而成。

图片.png

李锦记2019年全新推出的鸡鲜调味料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李锦记又新上市了鸡鲜调味料,精选上等鲜鸡为原料,经高新技术工艺精制而成,一经上市便收获业界专家首肯。在2019年9月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上,李锦记鸡鲜调味料凭借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绝佳的口味,荣获“2018-2019中国方便食品行业最佳创新产品”。

如今,李锦记200多款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初在内地“遇冷”的情景,早已不复存在。显然,李文达“先建生产基地、再培育市场”这一计划是正确的。

从1888年创立,跨越三个世纪,历经几代人努力,李锦记创造了百年品牌的辉煌。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样一个重大时刻,迎来创业131周年的李锦记将继续秉承“永远创业精神”,继续为中国餐饮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中国饮食文化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陈思

科学饮水 健康生活关注中国网食品频道饮用水专题。【详情】

农资经营讲诚信 农安信用保安...2019年质量兴农万里行再出发!【详情】

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茶文化体验馆带您爱上中国茶。【详情】

乘改革开放春风 蒙牛犇向世界...蒙牛乳业的崛起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详情】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