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人物 Wa-People | 徐清祥:決心創業是因論文獲獎

徐清祥:決心創業是因論文獲獎

圖說:力旺電子創辦人暨董事長徐清祥,將在(IEEE A-SSCC)談晶片指紋技術與網路安全。

圖說:力旺電子創辦人暨董事長徐清祥,將在(IEEE A-SSCC)談晶片指紋技術與網路安全。

全球最大邏輯製程非揮發性記憶體IP廠商力旺電子(eMemory  )創辦人暨董事長徐清祥(Dr. Charles Hsu  )將於11月7日受邀,在2021年IEEE亞洲固態電路會議(IEEE A-SSCC)發表專題演講。日前他出席A-SSCC年度記者會,談到21年前下定決心創業,正是因為自己的研究論文,屢受國際會議肯定。

半導體IP,正式名稱為「矽智財」或「矽智產」(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簡稱SIP),是經過設計,且在製程上驗證過,可以重複使用的電路模組。隨著晶片設計的複雜度越來越高,其重要性也更受重視。

2000年徐清祥創立力旺電子,定位在提供非揮發性記憶體(NVM )IP,在邏輯製程上,協助晶片開發者,更容易地在晶片內嵌入記憶體,提升晶片價值,同時加快晶片開發速度,其應用遍及各種電子產品。

自清華大學電機系畢業後赴美深造,徐清祥1987年取得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博士學位後加入 IBM T.J. 華生研究中心( IBM T.J. Watson Research Center)擔任研究員。1992年至2000年他回到母校清華大學擔任電機工程系教授,2000年創業前的三年時間,他是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所長。

喜愛技術研究的徐清祥,擁有半導體相關專利超過200個,發表學術論文超過120篇。他說,當年他在清華大學擔任教授時,發表了不少論文,屢獲國際知名的元件會議肯定,於是心想,既然自己的研究能夠受到國際肯定,表示研究做得不錯,解題也是大家都想知道的,因此,增加了創業的決心,進而將研究內容商業化,這就是力旺電子誕生的緣起。

徐清祥日前出席A-SSCC年度記者會時表示,臺灣的半導體代工產值佔全球64%,IC設計佔全球產值22%,封裝測試佔56%,近來因產業鏈供需問題,更加突顯臺灣半導體產業在全世界的重要性。這些都要感謝學校的教授與學生,持續創新研發,並提供業界很多優秀人才,讓業界的半導體實力越來越強。徐清祥向今年14篇研究論文獲選的教授與研究團隊道賀,同時也以自己的親身經驗,鼓勵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是否可以將研究主題變成業界可以應用的東西。」

A-SSCC大會即將於11月7日展開,徐清祥受邀將以「零信任的通訊與網路架構下,晶片安全的發展」為題,於大會中發表專題演講,談網路安全。

徐清祥指出,在萬物聯網的時代,網路安全越來越重要。在零信任架構(Zero Turst Architecture)提出後,網路上的各個元件之間,為了安全,彼此互不信任。為了取得信任並展開安全的通訊,力旺近年來發明了一個重要的基礎技術,能在每一個晶片上,產生自己的原生指紋。該技術以硬體方式,彷彿賦予晶片獨一無二的身分證,可據以順利地在網路上,進行安全通訊。

從門鎖、電腦,到萬物聯網,以及未來無人駕駛的汽車,需要安全通訊的應用越來越多。力旺研發的晶片指紋技術,在2018年發表後,隔年獲得IEEE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EEE I-SSCC)最佳論文獎,被認為將對網路安全、5G及物聯網安全帶來極大貢獻。

徐清祥說,這項晶片指紋技術將可解決網路安全的問題,也讓力旺決定從記憶體跨足到網路安全,拓展出另一個商業機會,並於2019年成立了熵碼科技(PUFsecurity)。

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