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桿菌症狀有哪些?要治療多久?預防、治療一次看 - 康健雜誌
幽門桿菌-幽門桿菌益生菌-幽門桿菌症狀-幽門桿菌傳染-幽門桿菌抗生素-幽門桿菌治療-幽門桿菌原因-胃幽門桿菌
瀏覽數 57,165

幽門桿菌症狀有哪些?要治療多久?預防、治療一次看

這篇文章可以用聽的

00:00
00:00

國內每3~4人就有1人感染幽門桿菌,雖不是每個人都有症狀,但長期感染可能引起胃痛、潰瘍。幽門桿菌原因有哪些?會傳染嗎?一次看懂幽門桿菌檢查、治療方式。

幽門桿菌是什麼? 

胃幽門螺旋桿菌(簡稱幽門桿菌)是存在環境中的細菌,當進入到人體,只會在胃黏膜上存活,食道、大腸、小腸都不太容易看到幽門桿菌,因此對胃部的影響最大。也因為這種細菌在幽門(胃的最下方、接近十二指腸的交界處)最為常見,因此也稱作幽門桿菌。

幽門桿菌症狀可能有哪些?

國泰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信佑指出,幽門桿菌感染長期會造成胃壁慢性發炎,這種慢性發炎的破壞會進一步造成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最終可能造成胃壁不可逆的受損例如萎縮性胃炎,到此階段,胃癌的風險就會大幅提升。

大抵來說,感染幽門桿菌的症狀會隨病程進展而有不同。

  • 胃悶、消化不良這時是初期較輕微的發炎,症狀並不特殊。
  • 胃痛例如飯後胃痛或半夜空腹疼痛,可能已有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
  • 貧血、食慾不振、體重下降:可能已進展至胃癌。

幽門桿菌除了跟胃癌有關,另外也有一些研究發現,幽門桿菌也跟代謝症候群胰島素阻抗、慢性蕁麻疹有關,雖然因果關係不明,但有這些問題,也可以考慮檢查是否感染幽門桿菌。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幽門桿菌檢查方式?

幽門桿菌檢查主要有3種:

  • 抽血:檢驗體內是否有幽門桿菌抗體,若驗出有抗體,表示體內現在有幽門桿菌,也可能只是曾經感染過。這時可以再做碳13吹氣檢測或胃鏡切片化驗進一步確認。
  • 碳13吹氣檢測:受檢者先喝下檢驗液,再吹氣檢測碳13的濃度,若體內有幽門桿菌,碳13濃度會升高,表示正受到幽門桿菌感染。
  • 胃鏡切片:胃鏡檢測幽門桿菌屬於侵入性檢查,但相較於碳13吹氣檢測來說,胃鏡的好處是可以看到胃黏膜目前的變化及判斷日後胃癌的風險程度,同時發現是否有疑似幽門桿菌引起的變化,還可以取一塊胃黏膜進行切片化驗,即可確認是否有幽門桿菌。

幽門桿菌原因為何?幽門桿菌會傳染嗎?

幽門桿菌主要經由糞口傳染,如果手部衛生不乾淨或共食,可能從嘴巴吃進幽門桿菌,因此同住家人容易相互傳染。

各國的盛行率受國家醫療水準及衛生習慣影響,目前我國的盛行率約4成,早期衛生條件不佳,老一輩的人盛行率更高一些,近年來已相對較低;日本雖然衛生水準好,但可能受飲食習慣影響,盛行率仍高達7~8成。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幽門桿菌會自己好嗎?

陳信佑醫師表示,少數幽門桿菌感染者確實有可能靠著身體的免疫力、不治療便自行痊癒,因此偶爾會看到病人抽血驗出幽門桿菌抗體,表示曾接觸過幽門桿菌,但做胃鏡或碳13檢測卻沒有發現幽門桿菌。

但大多數感染者如果不治療,病程還是會持續進展,長期、嚴重的幽門桿菌感染可能造成萎縮性胃炎或腸黏膜化生(胃黏膜的柱狀上皮細胞變得像絨毛、腸黏膜的表現,被視為一種癌前病變),將來有癌變可能,未來胃癌的風險較高。

各國對於幽門桿菌的治療建議略有不同,例如日本這樣高胃癌盛行率的國家,只要驗出幽門桿菌,大部分是建議積極治療。台灣則因為不是胃癌高盛行率的國家,健保目前僅給付有幽門桿菌且同時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或胃癌的患者,其他病人則可和醫師討論,評估是否自費治療,臨床上,陳信佑醫師也會建議2類病人可自費治療幽門桿菌。可參考以下表格。

幽門桿菌治療建議
治療方式 症狀
健保給付治療
  1. 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
  2. 胃癌
建議自費治療
(1個療程約1千元)
  1. 已出現症狀,如胃脹、不適
  2. 已出現萎縮性胃炎或腸黏膜化生
可評估暫不治療 有幽門桿菌,但僅輕微發炎,無症狀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幽門桿菌治療能不能根治?藥要吃多久?

目前幽門桿菌標準治療有「三合一療法」或「四合一療法」,也就是使用2~3種抗生素搭配1個制酸劑來除菌,同時治療潰瘍。陳信佑醫師表示,抗生素標準療程為10~14天,但制酸劑需使用3個月,導致許多民眾誤解為抗生素要使用3個月。

幽門桿菌單次治療的成功率現在已可達8~9成以上,如果第一線的抗生素無法殺菌成功,還有其他更後線的抗生素可使用,或者可直接進行細菌培養,對症下藥使用合適的抗生素,幾乎所有病人都能根治幽門桿菌。

幽門桿菌喝優酪乳可以緩解不適?

幽門桿菌是頑強的細菌,很難單靠飲食或食物清除幽門桿菌,但有時在治療期間,抗生素會同時將好的腸道菌也一併消滅,導致腸胃不適腹瀉。因此,治療期間適當補充益生菌或優酪乳,可減少抗生素對腸道菌叢帶來的大幅改變,減緩殺菌後引起的不適。

另外,用藥期間也要盡量避開刺激性食物,如酸、辣、油炸等,避免引起更嚴重的不適,假若因此停藥、中斷治療,會影響治療成效。建議還是要規律正常飲食。

幽門桿菌預防怎麼做?

國內有研究發現,幽門桿菌患者大多10~30幾歲就已經感染,因此預防幽門桿菌最重要是從小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包括以下幾點: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 不生食、不喝生水
  • 減少共食或使用公筷母匙
  • 如廁後、飯前確實清洗雙手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