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生命中的两个女人梅氏和李绮筠_百科TA说
曹雪芹生命中的两个女人梅氏和李绮筠
原创
阅读 23426赞 92
1978年1月,家住北京鼓楼大街的青年工人张行,假日里和朋友小聚时,无意之中发现了自家两对木箱里的秘密。经过专家一番鉴定、考证之后,认为这是“二百年来的一次重大发现”。木箱内的一首七言悼亡诗则是“曹雪芹夫人的墨迹”。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荒溪、芹圃,清代人。曹雪芹从繁花似锦、衣食无忧的生活到一无所有、贫困潦倒,一生遭受了许多的坎坷。他的身世没有正式的记载,但他给我们留下一颗耀眼的明珠——《红楼梦》。

这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同时也是一部诗化小说杰作。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爱好者,同时也延伸着古典文化根蒂。

傅斯年说过:“无缘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我想情感矛盾与刻骨的齿轮在这位才子身上也绝对碾压过,否则,他也无法给我们展现那一个个有血有肉,性格迥异的人物。那么,他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一)第一任妻子梅氏: 《红楼梦》中的“掉包计”

曹雪芹一共有两个妻子,一个是原配,另一个是续弦。原配姓梅,是曹雪芹的一个堂姑的女儿,比他小两岁。

曹雪芹与表妹从小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家大人也看出来了,便从小就定了媒。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故居)

偏偏好事多磨。曹家犯了抄家之罪,曹雪芹一下子从富贵成了穷人。而这堂姑家呢,却依然是锦衣玉食。眼看着佳期近了,曹雪芹去商议婚期,没想到岳父冷着脸说,请批阴阳八字的先生算了,曹雪芹和自己的女儿八字不合。

曹雪芹明知是推托之辞,又有什么办法呢?只好怀着愤懑离开了。

曹雪芹想找表妹商议,无奈堂姑家门高院深,两人见不上面。表妹呢?对这事一点儿也不知道,还一心等着曹雪芹娶她呢。她的父母知道她一心都在雪芹身上,也不敢跟她说和曹雪芹退了婚,怕她一知道,出事儿。

(新编昆剧《宝黛红楼》)

曹雪芹心急火燎,可一点办法也没有。去找好朋友鄂比,鄂比笑嘻嘻地说:“不急,急啥?”

没过几天,却听说鄂比要成婚了,娶的正是自己的表妹。曹雪芹有什么办法呢,人家比自己有钱,何况这世上重色轻友的大有人在,自己生气也没用。他本想找鄂比闹一场,可一想,闹也无济于事,越闹越丢人,闷在家里,差点得了一场大病。

过了几天,他接到了鄂比的婚宴请柬,还有一封信。曹雪芹三把两把把请柬撕了。来人说,少爷说了,请曹先生一定看看这封信。曹雪芹拆开信一看,只有几个字:“内有隐情,请一定要赴宴,否则后悔终生。”曹雪芹看了,心想,反正是这样了,我只管去看看,看鄂比能玩出什么花样出来。

曹雪芹到后,鄂比热情出迎,花轿到来后,鄂比又把他硬拉到屋里, 把自己身上的新郎服装脱下,给他换上。曹雪芹说:“你这是干吗?”鄂比说:“废话,本来就是你的妻子,我能要吗?快出去拜天地。”

(曹雪芹纪念馆)

曹雪芹这才明白是咋回事儿。

回到前庭,鄂比大声对惊愕的宾客说:“各位亲友,这位梅小姐,自小就与曹先生订了婚。可她父母钱迷心窍,想悔婚。因此,我就干了件荒唐事,把梅小姐骗到了这里。各位亲友,请评说评说,我做的对不对?”

亲友们早就知道梅小姐与曹雪芹的事儿,听说鄂比要娶梅小姐,私下也曾议论过鄂比不够义气,这下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大家都十分佩服鄂比,赞扬声此起彼伏。

吉时经到,曹雪芹和表妹在乐声中结拜天地,一切都是鄂比操办的。入洞房后,曹雪芹向表妹说了事情的前前后后,梅小姐先是喜极而泣,后是害怕。因为她一直认为,是曹雪芹娶的她。没想到,这中间还有那么多的曲折。

梅小姐的父母,本就理亏在先,现在听说还是曹雪芹娶了女儿,也就不敢再说什么了只是心中把鄂比骂了又骂。

(坐落于北京植物园内的曹雪芹故居)

据说《红楼梦》中的“掉包计”,宝钗替黛玉,就是从这儿来的呢。婚后,雪芹两口儿恩恩爱爱,还生了一个儿子。不想,没过几年,儿子患病死了,梅小姐也染病而亡。

我们平日里都说祸不单行,漏屋偏逢连夜雨。曹雪芹接连经历了丧子、丧妻之痛。

估计这两幢事成了他心头永远的痛。

一个人的情感再深刻,最令他痛的也只有一次;一个人的情感再丰富,最值得他爱的也只有一个。相信经历这样的爱情后,无论是谁对爱的菩提都有所顿悟,估计我们的文学巨匠曹雪芹更是不例外。

我不敢说所有成功的人都经过大起大落的悲剧人生。但我敢说痛苦的经历能让强者变得更强。

(新编昆剧《宝黛红楼》)

(二)曹雪芹的续弦夫人李绮筠 :《红楼梦》的后续作者

1978年1月,家住北京鼓楼大街的青年工人张行,假日里和朋友小聚时,无意之中发现了自家两对木箱里的秘密。经过专家一番鉴定、考证之后,认为这是“二百年来的一次重大发现”。木箱内的一首七言悼亡诗则是“曹雪芹夫人的墨迹”。

诗是这样写的:

不怨糟糠怨杜康,乩诼玄羊重克伤。

睹物思情理陈箧,停君待敛鬻嫁裳。

织锦意深睥苏女,续书才浅愧班娘。

谁知戏语终成谶,窀穸何处葬刘郎。

(曹雪芹纪念馆)

诗的大意是:

你我恩爱不计贫寒,谁料想竟是烧酒将我们夫妻拆散。似乎是命中注定我们要分手在玄羊之年,(1764年是未年),看见你的旧物引起我哀伤的回想,为了安葬你我不惜卖掉了嫁妆......我定要学那替哥哥班固续写《汉书》的才女班昭,完成你未竟的事业,怎料想你生前的戏言竟会应验?!

借助既有论据,体会遗文所含的意思,帮助曹雪芹成就《红楼梦》全书的,或许是他的续弦李绮筠 !

(李绮筠,据说她是林黛玉的原型人物)

面对一大堆对《红楼梦》未解之谜以及后续作者的争论更是百家争鸣、数不胜数,然而历史的是非早已被岁月的风染得失去了色彩,只有这部巨著还持久的散发着经典和独一无二弥香。

遵循也好,质疑也罢,都感谢这位才华卓绝的才子给我们留下的一切,让我们对历史充满感恩和敬畏的同时,也为它自豪。

生活原本也不过是日子的叠加吧,然而这些若隐若现、似有非有的谜却好比四季的色彩,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了渴望和想象。

(曹雪芹)

【作者简介】常志梅,甘肃人。80后在职教师。酷爱音乐、文学。  

92
  • 原创|发布:2018-07-24 22:41:49    更新:2018-07-24 22:41:49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tashuo@baidu.com。
+ 1已赞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