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理论,还有哪些著名的城市规划理论?

[图片] [图片]
关注者
169
被浏览
125,288

19 个回答

规划的理论数不胜数,但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多。著名的,更少。

田园城市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在规划界被视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在此之前的一些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严格来说不能被称作城市规划理论,诸如:乌托邦、太阳城方案、新协和村、法郎吉。主要说一说田园城市之后的:

1,卫星城镇规划。最初是由霍华德的追随者unwin在田园城市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内涵是在大城市外围建立卫星城市,疏散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卫星城镇理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卧城(纯居住用)——半独立卫星城——完全独立的新城。并且规模也逐渐扩大。

2,柯布西耶“空间集中”倾向于建造高层、人口密度大的城市,利用有限的空间,符合节约集约思想。

3,赖特“空间分散”的广亩城市。呼吁城市回到过去的时代,相信电话和小汽车的力量。他们俩的共同点在都考虑了绿化技术

4,《雅典宪章》,主要是对城市四大功能分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其中还包含了历史建筑保护、早期公众参与思想。

5,《马丘比丘宪章》,基本是对雅典宪章的完善,提出城市应该“有机组织”,出现了与环境和谐。

6,邻里单位。在小区规划中,这是很重要的思想,即划分统一规划的居住区,邻里单位作为其中的细胞。每个邻里不被道路分割,并且拥有小学和常用的便民设施。在欧美国家进行了实践。二战后形成了更为进步的小区规划理论,小区划分不仅仅依靠道路,与自然更加和谐,利用河流等。并且更加具有弹性,而不是机械性地做硬性指标要求,规模也更多样。

7,有机疏散思想。沙里宁结合自己的生物知识,搬到了城市规划......笔者对此持保留态度。

8,理性主义规划。在这一理论中,现代城市规划走到了极端(笔者认为这之后的可以看作后现代规划)。将规划完全理性化、程序化,通过系统模型、数理统计方法,推导出规划方案。最主要的是其复杂程度十分惊人,并且领域也很局限,注重物质规划而轻视了社会问题。

9,环境保护与永续发展。最初对于环境的问题逐步受到重视,布朗提出通过控制人口、保护自然、开发资源来实现永续发展。之后有大量的研究,均倾向于从各个层面对永续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规划模式和操作方法。

(笔者没有将社会学批判、决策理论、新马克思主义单独列出来,是因为他们只能作为一种观点或是思考,并未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方法。当然,这几个理论在对理性规划的挑战,对社会问题的补充,对城市规划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1 )田园城市理论( Garden City Theory )

“田园城市”理论由英国人埃比尼泽▪霍华德( Ebenezer Howard)于1898年提出,他认为城市无限制发展与城市土地投机是资本主义城市灾难的根源,他建议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并将城市土地归于城市的统一机构。霍华德指出:“城市应与乡村结合。”为其田园城市规划图解方案:城市人口3万人,占地404.7ha。城市外围有2023.4ha的土地为永久性绿地,供农牧产业用。城市部分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有6条大道由圆心放射出去,中央是一个占地20ha的公园。沿公园可建公共建筑物,包括市政厅、音乐厅兼会堂、剧院、图书馆、医院等,它们的外面是一圈占地58ha的公园,公园外圈是一些商店、商品展览馆,再外一圈为住宅,再外面为宽128m的林荫道,大道当中为学校、儿童游戏场及教堂,大道另一面又是一圈花园住宅。在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中,他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联系城乡的关系,提出适应现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的重要性等问题都提出了见解。田园城市与一般意义.上的花园城市有着本质区别,强调通过城市周边的农田和园地来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该理论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是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2)卫星城镇理论( Satellite Town Theory )

昂温(Unwin)进一步发展了田园城市理论,在大城市的外围建立卫星城市,以疏散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并在1922年提出一种理论方案。同时期,美国规划建筑师惠依顿也提出在大城市周围用绿地围起来,限制其发展,在绿地之外建立卫星城镇,设有工业企业,和大城市保持一定联系。1912-1920年在巴黎制定郊区居住建设规划,意图在巴黎郊区建立没有生活服务设施的居住城市,即“卧城”。1918年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主张在赫尔辛基附近建立一些不同于“卧城”的半独立城镇,除居住区外还设有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无论是“卧城”还是半独立城镇,在疏散大城市人口方面均没有显著效果。直到第三代卫星城镇一独立新城的出现,1944年阿伯克隆比主持的“大伦敦规划”,通过在外围建设卫星城镇的方式计划将伦敦中心区人口减少60%,这些卫星城镇独立性较强,城内有一定的工业,还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居民的工作及日常生活基本.上可以就地解决。规模大的新城可以提供多种就业机会,也有条件设置较大型完整的公共文化生活服务设施,可以吸引较多居民,减少对母城的依赖。

(3)广亩城市理论( Broadacre City Theory )

由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个城市规划概念构想。他认为现代的城市无法适应现代的生活,主张取消那些大城市,而要创造一种新的、分散的文明形式,它在小汽车大量普及的条件下已成为可能。汽车作为“民主”的驱动方式,成为他反城市模型也就是广亩城市构思方案的支柱。广亩城市就是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相结合的新形式,采用分散的城市布局,以农业为基础,并通过汽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每个独户家庭的四周有1英亩(4050㎡)土地来生产供自己消费的食物和蔬菜,用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居住区之间以高速公路相连接,提供方便的汽车交通,公共设施、加油站等沿着公路布置,并将其自然地分布在为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内。

(4)光明城市理论( La Ville Radieuse Theory )

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光明城市理论面对大城市发展中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过大、机动交通日益发达、绿地空地太少、日照通风游憩运动条件太差的问题,认为要从规划着眼,以技术为手段,改善城市的有限空间,以适应这种情况。他主张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向高层发展,增加人口密度。城市由直线道路组成道路网,城市有几何形的天际线、标准的行列式空间,全部建成60层的高楼,城市中心空地、绿化较多,通过增加道路宽度和停车场数量,增加建筑的间距,增加车辆与住宅的直接联系,减少街道交叉口,并组织分层的立体交通,改善居住建筑形式,增加居民与绿地的直接联系。光明城市从建筑美学的角度,从根本上向旧的建筑和规划理论发起冲击,强调城市必须集中,建设集中有生命力的垂直花园城市。

(5)有机疏散理论(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 Theory )

针对大城市过分膨胀所带来的各种“弊病”,伊利尔▪沙里宁在1934年发表的《城市一它的成长、衰败与未来》(TheCity:Its Growth,Its Decay,Its Future)一书中提出了有机疏散的思想。有机疏散的思想,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或技术性的指导方案,而是对城市的发展带有哲理性的思考,是在吸取了前些时期和同时代城市规划学者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对欧洲、美国等一些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与思考后得出的结果。伊利尔▪沙里宁通过对生物和人体的认识来研究城市,一些大城市一边向周围迅速扩展,同时内部又出现他称之为瘤的贫民窟,这些贫民窟也不断蔓延,说明城市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变化的机体。有机疏散就是把扩大的城市范围划分为不同的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这种区域内又可以分成不同活动所需要的地段。由于城市的功能产生某种力量,而使城市具有一种膨胀的趋势,当分散的离心力大于集中的向心力时就会出现分散的现象。有机疏散的过程如同缓慢、持续进行的化学过程一样,存在正反应与逆反应,通过这两种作用,能逐渐把城市的紊乱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这两种作用将在城市内部产生出对8常活动的功能性集中,在这些集中点又产生有机的分散。应该把联系城市主要部分的快车道设在带状绿地系统中,也就是说把高速交通集中在单独的干线上,使其避免穿越和干扰住宅区等需要安静的场所。以往的城市是把有秩序的疏散变为无秩序的集中,而有机疏散思想则是要把无秩序的集中变为有秩序的分散。

(6)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

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区位的一种理论,由德国地理学家W.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在1933年提出,是研究城镇群和城市化的基础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假设地形完全平坦、土质相同、人口分布均匀、交通方便程度相等,则城镇的分布是均匀而规则的呈等边六角形的排列。理想的城镇分布图式是在6个农村居民点的中心形成一个服务中心,这个服务中心是最低级的城镇。集合6个最低级的服务中心,产生一个较高的服务中心一较大的城市。由此图式逐渐扩大,便形成各级城市的层次状体系图式。按照这一理论,大的中心城市,服务范围广,辐射区域和吸引区域均大,并对其周围较小一级的中心城镇起作用。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作为其腹地的服务中心,为其腹地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如零售、批发、金融、企业、管理、行政、专业服务、文教、娱乐等。由于这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以其特性可分为若干档次,因而可按其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档次划分成若干等级,各中心地之间构成一个有规则的层次关系。该理论还认为:区域有中心,中心有等级。区域聚集的结果是结节中心,即中心地出现。服务是中心地的基本职能,服务业处在不同的中心地。中心地的重要性不同,高级中心地提供大量的和高级的商品和服务,而低级的中心地则只能提供少量的、低级的商品和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理论广泛应用于西方国家城镇规划和区域规划。

(7)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Zone Theory)

同心圆理论是由伯吉斯提出的。他以20世纪20年代的芝加哥为例,试图创立一个城市发展和土地使用空间组织方式的模型,并提供了一个图示性的描述。在这个模型中,城市从CBD向外以同心圆圈层的方式增长。根据他的理论,城市可以划分成5个同心圆区域。中心的为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作为整个城市的中心,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市民生活和公共交通的中心。在其核心部分集中了办公大楼、财政机构、百货公司、专业商店、旅馆、俱乐部和各类经济、社会、市政和政治生活团体的总部等。第二圈层是过渡区(Zone of Transition),即中心商务区的外围地区,是衰败了的居住区。过去,这里主要居住的是城市中比较富裕或有一定权威的家庭,由于商业、工业等设施的侵入,降低了这类家庭在此居住的愿望而向外搬迁,这里就逐渐成为贫民窟或一些较低档的商业服务设施基地,如仓库、典当行、二手店商店、简便的旅馆或饭店等。这个地区就成为城市中贫困、堕落、犯罪等状况最严重的地区。第三圈层是工人居住区(Zone of Independent Workers’Homes),主要由产业工人(蓝领工人)和低收入白领工人居住的集合式楼房、单户住宅或较便宜的公寓组成,这些住户主要从过渡区中迁移而来,以使他们能够较容易地接近不断外迁的就业地点。第四圈层是中产阶级住宅区(Zone of Better Residences),主要居住中产阶级,他们通常是小商业主、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政府工作人员等,有独门独院的住宅和高级公寓和旅馆等,以公寓住宅为主。第五圈层即最外圈是通勤区(Commuter's Zone),主要是一些富裕的、高质量的居住区,上层社会和中,上层社会的郊外住宅坐落在这里,还有一些小型的卫星城,居住在这里的人大多在中心商务区中心,上下班往返于两地之间。这一模型中,这些圈环并不是固定和静止的,在正常的城市增长条件下,每一个环通过向外面一个环的侵入而扩展自己的范围,从而揭示了城市扩张的内在机制和过程。

(8)扇形理论(Sector Theory)

扇形理论由美国土地经济学家R.M.赫德(R.M.Hurd)研究了美国200个城市内部资料后提出的。后由霍默.霍伊特(Homer Hoyt)在研究美国64个中小城市房租资料和若干大城市资料后又加以发展。该理论认为城市内部的发展,尤其是居住区,并不像伯吉斯所说的土地价值继续向城外增加,而是低值的住宅区也可能自城中心延向城外地区,主张城市的发展常从城市中心开始,沿着主要交通要道或者最小阻力的路线向外放射。他们根据城市发展由市中心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其他较通畅的道路向外扩展的事实,认为同心圆理论将城市由市中心向外均匀发展的观念不能成立。高租金地域是沿放射形道路呈楔形向外延伸,低收入住宅区的扇形位于高租金扇形之旁,城市是由富裕阶层决定住宅区布局形态。该理论模式具有动态性,使城市社会结构变化易于调整,能够将新增的居民活动附加于城市周边,而不同于同心圆模式,需要有地域上的重新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实践证明,因企业设置分布趋向于富裕市场、富裕居民区,以扇形增长最快。扇形理论是从众多城市比较研究中抽象出来的,并引入了运输系统论证,故研究方法上较同心圆理论进了一步。该模型以中心商业区为中心向周边呈现4种扇区发展的形式,这4个扇区分别是批发及轻工业(Transportation and Industry)、低收入住宅区(Low-class Residential)、中等收入住宅区(Middle-class Residential)、高收入住宅区(High-class Residential)。轻工业和批发商业对运输线路的附加可达性最为敏感,多沿铁路、水路等主要交通干线扩展;低收入住宅区环绕工商业用地分布,而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住宅区则沿着城市交通主干道或河岸、湖滨、公园、高地向外发展,独立成区,不与低收入的贫民区混杂。扇形理论将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从中心商业区向外放射形呈楔形地带,是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基本理论之一。

(9)多核心理论(Multiple-nucler Theory)

多核心理论最先是由R.D.麦肯齐(R.D.Mckenzie)于1933年提出的,然后被C.D.哈里斯(C.D.Harris)和E.L.乌尔曼(E.L.Ullman)于1954年加以发展。多核心理论认为:大城市不是围绕单一核心发展起来的,而是围绕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业区、批发商业区和轻工业区、重工业区、住宅区和近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等各种功能中心,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该理论强调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并非只形成一个商业中心区,而会出现多个商业中心。其中一个主要商业区为城市主核心,其余为次核心。这些中心不断地发挥成长中心的作用,直到城市的中间地带完全被扩充为止。而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新的极核中心又会产生。多核心理论指出,城市核心的数目多少及其功能因城市规模大小而不同。中心商业区是最主要的核心,另外还有工业中心、批发中心、外围地区的零售中心、大学聚集中心以及近郊的社区中心等。多核心理论模式主要基于地租地价理论,支付租金能力高的产业位于城市中心部位,其余是批发业和工业以及高密度的住宅区,由于没有假设城区内土地是均质的,所以各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布局无一定顺序,功能区面积大小也不一样,空间布局具有较大的弹性,尤其是由若干小市镇扩展合并而成长起来的城市。为使城市发挥多种功能,要考虑各种功能的独特要求和特殊区位,如工业区要有环境工程设施:中心商业区要有零售商业设施:有些占地面积大的家貝、汽车等销售点为避免在中心商业区支付高地租,须聚集在边缘地区;相关的功能区就近建设(如办公区与工业综合体接近),可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益:相互妨碍的功能区(如有污染的工业区与高级住宅区)应隔开。在城市功能复杂的情况下,须保持居住小区成分的均质性,使社区和谐。

(10)邻里单元理论(Neighborhood Unit Theory)

20世纪30年代,一种“邻里单元”的居住区规划思想开始在美国出现,不久又在欧洲出现。这种规划思想与过去将住宅区的结构从属于道路划分方格的形式不同。旧的住宅布置方式,大都是围绕道路形成周边和内天井的形式,结果住宅的朝向不好,建筑密集。机动交通发达后,沿街居住环境受到很大干扰。邻里单元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得每-个邻里单元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提出在同一邻里单元内安排不同阶层的居民居住,布置一定的公共建筑,这与当时资产阶级进行阶级调和及社会改良主义的意图相呼应。邻里单元思想因为适应了现代城市由于机动交通发展带来的规划结构上的变化,把居住的安静、朝向、卫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因而对以后居住区规划影响很大。邻里单元规划图解,邻里单元其规模是一个居住单位的开发应当提供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所需要的住房,它的实际面积则由它的人口密度所决定;应当以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这些道路应当足够宽以满足交通通行的需要,避免汽车从居住单位内穿越;应当提供小公园和娱乐空间的系统;学校和其他机构的服务范围应当对应于邻里单元的界限,它们应该适当地围绕着一个中心或公地进行成组布置:与服务人口相适应的一个或更多的商业区应当布置在邻里单元的周边,最好是处于交通的交叉处或与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共同组成商业区;应当提供特别的街道系统,每一条道路都要与它可能承载的交通量相适应,整个街道网要设计得便于单位内的运行同时又能阻止过境交通的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邻里单元思想进一步得到应用、推广,且在其基础上发展了“小区规划”理论,试图把小区作为一个居住区构成的“细胞",将其规模扩大,趋向于由交通干道或其他天然或人工的界限(如铁路、河道等)为界,在这个范围内,把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等予以综合解决,使得小区内部的道路系统与四周的城市干道有明显划分。

(11)城市意象理论(City Image Theory)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城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在规划物质环境方面,规划师一方面忙于工程实践,另-方面亟须形态设计的理论指导和一套操作性很强的分析方法,设计师关心的是如何设计能更漂亮美观,让人满足、信服,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1960年出版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City)成为当时规划者、设计师的工作手册。其城市设计的重点集中于城市空间景观的形态构成要素方面,林奇在做了大量一手问卷调查分析后,认为城市空间景观中路径(path)、界面(edge)、节点(node)、场地(district)、地标(landmark)是最重要的5个构成要素。其中路径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林奇很强调城市道路的方向性、可度性及网状空间体系;界面是除了路径外的另一种线性要素,城市边界构成要素既有自然的,如山体、河道等,也有人工的,如铁路、桥梁等,界面不仅能形成心理界标,还是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体现:节点是城市结构空间与主要要素的连接点,也是城市意象的汇聚点、浓缩点,可以是城市或区域的中心或核心,也可以是一个广场或公园,节点往往是城市特征的体现,也是城市结构与功能的转换处;场地是观察者能够想象进入相对大的城市范围,当人走进某区域或场地,就会感受到“场域效应”形成不同的城市意象:地标是城市点状参照物,在城市意象中有指示性及标志性,有一定的心理暗示并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塑造城市空间景观时,可以从对这些要素的形态把握入手。城市意象及城市5要素的提出,加强了对城市空间景观形象的理性认识,同时把城市空间景观创造和城市设计的过程理性化。

来自《城市设计语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