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總統大選》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政見總整理-2024台灣總統大選|商周
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2024總統大選》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政見總整理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特別企劃
2024 台灣大選 - 未來總統的財經申論題

焦點 | 時事分析

2024總統大選》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政見總整理

2024總統大選》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政見總整理
2024總統大選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 (來源:柯文哲官方臉書粉絲專頁)
撰文者:劉怡廷 整理

現任台灣民眾黨主席的柯文哲,2023年5月17日受民眾黨正式提名,參選2024年總統選舉。柯文哲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曾任臺北市市長、臺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專任教授。

柯文哲競選團隊目前由前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接任競選總幹事、現職柯辦副主任的戴于文、陳智菡、吳怡萱為發言人。

柯文哲競選團隊已陸續公布各類政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經濟
  2. 能源
  3. 財政
  4. 勞動
  5. 地緣政治
  6. 兩岸
  7. 住房
  8. 民生
  9. 教育
  10. 交通
  11. 經濟政見

    AI驅動產業轉型:資金、新創、人才三箭齊發

    台灣產業要從代工產業轉型為創新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台灣的經濟已經沒有人口紅利,未來20年要努力發展的,就是搭上「人工智慧」(AI)列車。做法包括:

    1.國際資金的匯集

    2.台灣新創產業的發展

    3.高階人才的培養:初期從國際引進高階人才,過程中培養台灣自己本身的高階人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能源政見

    增加再生能源比例,讓「零碳產業」成為「台灣10年願景工程」
    我主張,台灣要更大力道增加再生能源比例,讓「零碳產業」成為「台灣10年願景工程」,臺灣必須在10年內達成電動車輛及充電樁數量翻5倍、達到國家電網智慧化,讓潔淨、穩定、永續、效率成為台灣能源的代名詞。
    核二核三延役,盡速體檢核四
    能源配置的多樣性與穩定和國家安全息息相關,核電做為重要基載,我主張核二核三延役,盡速體檢核四。然而,核一廠已經進入除役階段多年,許多配件難以取得,延役不但緩不濟急,更徒增社會紛擾。更別提新北市府與台電為了高階核廢料的乾式貯存廠爭訟多年,根本上減少了核一廠在2028年延役、再發電的可能性。
    加速更新電網,增加智慧供電與儲電裝置
    政策要有推力與拉力,臺灣一邊要大力推動能源轉型、一邊要改善電力管理效率,我會加速更新電網,增加智慧供電與儲電裝置,用高效儲能、智慧增能,建置兼具「集中和分散」搭配的多元電力系統,來因應國際減碳壓力、建構國家能源安全、達到淨零碳排與環境永續的目標。

    財政政見

    終止特別預算常態化
    1. 加強特別預算預算的審核與監督機制,確保符合財政紀律和公共利益
    2. 制定明確的預算執行計畫,並定期公開財政資訊,加強財政透明度
    3. 限縮特別預算條件明訂在戰爭、重大危機或是國家重大經濟危機下,才可使用特別預算,經國會同意才能提出,避免空白授權。
    翻新稅制,改善課稅不公
    1. 召開「全國賦稅改革會議」,檢討不合理稅制,如印花稅、娛樂稅,並且加強海外所得稅納入稅收體系,避免富人逃稅。
    2. 將所得稅由累進稅率改為分離課稅(勞動vs.資本所得),公平分配稅收,確保不同收入來源者,各有合理的負擔。
    3. 將確保本土企業在國內的有效稅率補足至15%,避免被外國政府追補稅,並擴大適用現行營利事業所得稅之國外扣抵稅額規定,納入大型跨國企業;利用企業繳納額外的國內GMT(全球最低稅制)稅款建立準備金,協助企業因應租稅改革產生的風險,讓企業更願根留臺灣。
    4. 對與我國已簽有全面租稅協定的IF成員國家,爭取透過租稅協定,間接參與全球稅改行動,減少我國企業遭雙重課稅。
    重建補助款及統籌款機制
    1. 成立「統籌分配稅款分配委員會」:保留一定比率作為提升財政效率的誘因,在分配辦法中設置獎勵誘因,財政效率佳的縣市給予較多統籌分配款。
    2. 過去中央補助款分別由財政部及主計總處負責,應適度合併,統一主責單位,並提高補助財源辦法之法律位階。
    3. 建立「債限彈性機制」,避免政府財源不足成為稅收超徵的理由。

    勞動政見

    企業賺錢、勞工加薪
    1. 訂立蔡政府延宕近8年的《最低工資法》,尊重科學數據,照公式調整基本工資。
    2. 上市櫃公司應揭露員工薪酬的水準及調整資訊,落實企業ESG責任。
    3. 已提案修正《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第36條之2條文》,企業調高基層員工平均薪資給付水準時,加薪幅度自所得額中減除比率,從130%提高至200%。
    友善環境、保障勞權
    1. 增加勞工家庭照顧假天數,以就業保險形式給付休假期間部分工資。
    2. 增訂以「小時」為單位的「親職假」,友善勞工育兒需求。
    3. 教師節、勞動節均列國定假日,避免「一家兩制」怪象,體現對教師的尊重。
    4. 保障「非典型聘僱、承攬及派遣人力」的勞動權益。訂定《外送平台從業人員權益保障法》。
    年金改革、刻不容緩
    1. 每年保證撥補1000億,超徵稅金優先再撥補。
    2. 召開國是會議,全面檢討台灣社福制度永續性,盡快凝聚共識、推動年金改革修法。
    3. 提高勞動基金績效,監管公開透明,積極除弊。勞工放心自提勞退6%,政府相對提撥一定獎勵。
    4. 鼓勵雇主提高勞退提撥率,超過6%以上,政府給予減稅優惠。
    5. 推動「長照保險」,勞、資、政共同承擔。
    廣納人才、人權立國
    1. 推廣「壯世代文化運動」,解放工作權,財務賦能;職務再設計,提升壯世代勞動參與率,調整勞動法規,鼓勵壯世代續留職場。
    2. 適度開放移工市場、類別總量管制。
    3. 強化國對國直聘,增設培訓機構。開放產業內移工自由轉換,減少逃逸動機、雇主等待期。
    4. 建立移工學習系統。降低「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留用年限、門檻;開放符合資格移工,可主動申請在台永居。
    5. 訂定足以吸引移工留台之《新經濟移民法》,吸納國際人才。

    地緣政治政見

    面對邦交國:援外公開透明,原則務實專業

    對於現有邦交國以深化與鞏固關係為目的,不與中國大陸進行無謂的外交惡性競爭。同時使邦交國持續支持臺灣有意義地參加國際事務,以務實方式參加區域經濟組織。

    另外將援外預算運用,設定在可維持合理數目邦交國的規模,依現在和未來邦交國的大小與合理需求項目適當分配;援助項目以臺灣專長項目、邦交國的需求為考量,執行時由我方主導,與理念相同的周邊大國合作,公開透明落實,避免淪為金錢外交。

    面對非邦交國:多元連結交往,創造共同利益

    與非邦交國交往,最大的挑戰是駐處使節沒有外交特權。要突破這個困境,要讓駐在國官員和企業人士了解,與臺灣交往建立多元合作關係,包括經貿、科技、投資、文化和環保合作等方面,符合雙方利益。

    臺灣外交人員須充分了解國內重大政策推動、產業發展、民間合作等事務,及駐在國深層的實際需求,加以媒合促成,建構兩國龐大的商業合作機會,讓臺灣即使在非邦交國仍有操作運轉、發揮影響力的生存空間。

    同時,在既有的多個雙邊合作機制上,加強參與許多重要的國際與區域議題如經濟、醫療衛生、安全等領域。

    面對美日:建立美日台三邊安全對話平台,促進軍事合作,鞏固印太和平、台海安全
    美國是臺灣最重要的夥伴與關鍵支持力量、日本作為美國在亞州最重要的軍事盟友,是臺灣在經貿、科技發展上的最重要夥伴,持續深化與美、日的安全交流,促進軍事合作。
    面對歐洲:穩健經貿供應鏈,串連台歐關係
    歐洲國家近年不斷重申臺海和平的重要,臺灣應以國會外交的方式,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連結與交流。另外應該著重與美日歐在經貿、投資以及高科技產業的連結,協助臺灣供應鏈穩定與產業升級;對於新南向國家,須透過深化經濟與文化連結,並配合我國自身的產業結構轉型工程。
    強化「城市外交」、建立「公私協力模式」,中央縣市「一條鞭」借調

    除了要以「國會外交」持續深化與非邦交國家國會議員互訪,加強其他國議員協助臺灣國際參與,在「城市外交」上,因不涉及主權爭議,彌補傳統國家外交的不足。

    可參考臺北經驗「城市外交4.0」,並建立非政府組織(NGO)國際參與平台,讓民間NGO組織以及海外僑社發揮力量。同時,外交部應與六都與地方政府主管國際事務之機關,建立「一條鞭」借調制度,中央地方協力,促進人員流動,深化經驗傳承。

    兩岸政見

    軍事改革:實戰化、專業化、合理化、透明化、科學化

    1.實戰化:主戰和後備部隊訓練都要貫徹實兵、實地、實戰、實作的要求,盡可能貼近戰場真實情況下訓練。

    2.專業化:盡可能減少與戰鬥訓練不相關的任務,並將行政作業簡化,部隊才有更多時間訓練。並要以科學為基礎、科技為輔助練兵,以提高訓練效率。

    3.合理化:讓權責下放的「任務式指揮」更加徹底,部隊在分散的戰場上以更小單位獨立完成各自任務。也可培養官兵對部隊的認同榮譽,全面檢討部隊專業人力待遇,提高官兵的留營率。

    4.透明化:向社會與國會揭露訊息,以利監督。對解放軍的侵擾行為也應有更多揭露,讓自由世界了解中共如何以軍事與非軍事行動侵蝕我國主權。

    5.資訊化:三個「資訊戰」自動化指揮系統(C4ISR)、電子作戰、網路作戰,是現代戰爭的一環,也是不對稱作戰以少勝多的關鍵,提升資源挹注與專業人培養,補足「看不見的戰場」。

    6.科學化:現代戰爭是多兵種的協同作戰,要求快速且精準的調動部隊與後勤體系,科學化練兵能因應不同單位的任務需求,在有限的時空間提高訓練成效。

    提升國防預算,減少動用特別預算
    考慮到兩岸軍力已嚴重失衡,未來有必要將國防預算逐步提升到GDP3%為目標,並減少動用特別預算,以免破壞財政紀律與規避監督。同時合理提升作業維持費用,以因應戰鬥訓練和戰備所需。
    軍事投資:建立多元軍購途徑、爭取技術轉移、發展低成本高效益軍備
    建立更多元軍購途徑,確保可以如質、如期獲取作戰所需裝備,同時爭取技術轉移彈藥與武器系統在台生產,以提升國防產業實力。對內將廣納民間技術,將國家單位研發能量集中於具必要性、發展性與可行性或不易購得之裝備研發,朝無人載具、精準彈藥、長程打擊、人工智慧與具備低成本高效益方面裝備發展。
    國防產業升級
    透過政府商用與軍用採購,帶動民間產業參與國防工業技術開發,鼓勵國外關鍵技術廠商在台生產,帶動國防產業升級,再協助業者利用製造優勢融入國際國防供應鏈和拓展軍民通用領域市場。

    住房政見

    三多力 - 大力蓋(社宅)

    1.透過TOD增額容積與租稅優惠(比照公益出租人),交換開發商承諾一定比例做為「長期租賃住宅」,提高青年、弱勢或銀髮家戶入住社會住宅機會。

    2.獎勵開發者運營銀髮出租住宅,政府承諾福利體系興包租代管介入,合作建構「青銀換居」整合服務。

    3.閒置和老舊房舍活化:中央部會釋出,由地方政府出資整修,取得相當使用年限,開放青年、弱勢和銀髮族群申請租用。

    4.地方政府承諾中央房地擁有機構使用期滿後給予地目變更和容積獎勵,擴大可負擔住宅的良性循環。

    5.減少國有市有土地標售:社宅儲量佔比未達5%之前,減少國有地標售,以杜絕「政府帶頭炒地」。

    6.建立全國一致的輪候制。

    三多力 - 大力改(稅制)

    1.自住最優惠:單一供自住者調降稅率,從1.2%調整為最低0.6%。

    2.囤房者重稅:立中央專法,擴大擴大累進稅率幅度。

    3.出租可減稅:提供房東誘因,引導房東避免被課重稅而誠實申報出租房屋,有效減低房東轉嫁房租上漲衝擊房租並釋出更多空屋。

    • 透過租賃所得分離課稅,減少租屋黑市 讓政府得以掌握民間房屋
    • 房東大赦條款:針對誠實申報房東不行使過往欠稅核課低稅率
    • 公益出租下降房屋稅率
    • 提供房客檢舉獎勵機制,縮小租屋黑市比例

    4.實坪公設比:以「實坪制」改善「虛坪制」的公設比資訊浮濫混亂、坪數灌水之亂象,使房市更透明且健全,保障購屋者權益。

    三多力 - 大力補(租客)
    補貼租客房租:有利房客所得稅報稅租屋支出從一般列舉項目移至特別扣除額並提高可申報額度 ,實質減輕租客負擔)

    民生政見

    提高醫療衛生支出達到GDP 8%
    全民健保的民眾滿意度高達九成,高滿意度卻沒有跟就醫品質、國民健康劃上等號,台灣國人平均壽命、新生兒與嬰兒死亡率、可避免死亡率等指標均不如日、韓,最大的癥結在於投入公共衛生的資源太少,僅占GDP的6.6%。
    柯文哲主張提高醫療衛生支出,逐年增長至GDP的8%,讓醫療本業得以收支平衡,醫院也不用再靠藥價差和美食街賺錢。
    提倡健康生活型態
    柯文哲醫療政策的目標是「平時不生病,萬一生病只生小病、小病不會變大病,大病也不會致死。」然而目前的醫療概念大多仍停留在「治療大病」,未來應更強調「保健」觀念。
    柯文哲開出處方,要促進國人培養運動習慣、減重、戒菸、三高控制等,同時推廣癌症篩檢,落實「預防勝於治療」概念,使人民更健康。
    增加公費疫苗 減輕家庭負擔
    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最便宜、有效的工具,過去在柯文哲擔任台北市任內,曾多次補助兒童及長者施打疫苗,柯文哲主張,未來包括輪狀病毒、腸病毒、加強型水痘等疫苗,若在醫學上證明有效,應該納入公費範圍,減輕家庭負擔。
    落實家醫、分級、轉診、論人計酬
    根據《全民健康保險法》第44條規定,台灣應該確切落實轉診與家庭責任醫師制度,從論件計酬改為論人計酬,才能改善目前門、急診爆滿的醫療環境。此外,面對護理人員的出走潮,柯文哲主張提高護理人員待遇,讓醫護不再血汗。
    放寬自費醫療市場
    柯文哲主張放寬自費醫療市場,對單人病房解禁,同時保障健保房;新藥取得藥證後,在核定健保給付前,就先開放自費市場,讓人民享用最新醫療科技,不過每間醫院自費項目與價格應上網公告,一切公開透明,才能保障民眾權益。
    提供全責照護,住院看護免煩惱
    台灣面臨少子化困境,萬一家人生病住院,很難長期請假照顧,臨時想找看護也不容易,就算找到人力,費用也是一大負擔。
    柯文哲主張建立「全責醫護」制度,由醫院提供服務,費用則由健保與民眾共同負擔,不必再為尋找醫療看護疲於奔命。
    申請幫傭移工審核多元化
    目前民眾申請外籍家庭看護,不僅巴氏量表分數要夠低,文件往訪更是曠日費時,經常造成醫生與家屬之間的矛盾。
    柯文哲主張,未來巴氏量表不再做為申請照護移工的唯一標準,若家庭有老弱需要幫傭移工,可以放寬申請標準,失能者申請照護移工則採取簡化的多元評估方式。
    65歲以上長者健保費全額補助
    代理孕母解禁

    柯文哲表態支持:「代理孕母解禁」。立法保護,降低疑慮,解決生理限制,保護婦女身體自主權。

    1.尊重女性自主權,推動代理孕母合法化,讓每個人能選擇是否擁有自己的下一代。

    2.沒有子宮商品化的問題,女性有權選擇為自己的身體做出決定。

    3.行政命令禁止不如立法保障,確保孕母與生父母權益不受侵害。

    長照保險 長期避險

    量能付費,採部分提存制,財務充足性、穩定性、可負擔性與給付公平性皆較高,較可滿足多數人長照需要,不受人口老化與景氣變動影響。

    強化財務責任,制度由社會成員共同監督,容易回應社會需要,長期穩定,也使人民較具成本意識。
    柯文哲主張,政府與您一起照顧家人:

    1.長照預算提高從600億到2300億,財源充足服務到位。

    2.住宿型長照機構補助從10000元提高到30000元,確實減輕長照家庭負擔。

    3.聘請外籍看護工者也可享有長照保險照顧,保障更全面。

    4.提供家庭照顧者現金補助,尊重並正視家庭照顧者付出,減少家庭衝突與悲劇。

    5.建立 PAC(急性後期照顧)制度,紓解病床壓力,醫院不再人擠人。

    教育政見

    13年一貫,延伸義務教育
    目前5歲孩童的就學率大約為 95%,把義務教育往下延伸一年至5歲,修正國民教育法及強迫入學條例,無論公私立,孩童學費都從現行的家長部分負擔,改成政府負擔。並將高中職列為「準」義務教育,免學費並且提升免試入學比例,讓每個孩子都有相同的受教權利。
    化簡為繁,簡化學習歷程
    取消上傳修課紀錄;學習成果的上傳從現行的6件改為3件,並且縮短上傳時間,從現行的三年改為兩年;多元表現也從現行的10件,改為至多5件。
    分科考試,納考國英數
    現行分科考試,國英數等考科僅採用學測成績。也就是說,國英數考科一但失常,毫無補救機會。
    學生減壓,拒絕一試定江山
    頂大商學院從現行的分科考試採用數甲分數,改採數乙,預計從115年上路,減輕學生準備數學考科的壓力,也避免一試定江山。
    雙語師資,公費培育
    雙語師資最大的困難就是培育教師,而現行政府對於政府的雙語師資,只有想法,沒有辦法。柯文哲主張,多元管道去培育雙語師資,採用公費生+縣市聯合舉辦+學校自辦的方式,並且培養現任教師轉任雙語師資,來補足雙語教師的缺口。
    雙語教材,免費提供
    免費提供國中小線上+線下雙語教材,來彌補偏鄉資源落差。
    關注弱勢,教育平權
    成立早期療育委員會,整合教育、社正及衛生機關,對0-6歲有身心障礙的孩童,提早治療、輔導及教育;延續台北市的政策,每8名身心障礙的學童,配備一名呼吸治療師及護理師,完整照顧身心障礙學生。
    智慧教育,提升學習

    1.教育不能等,創建AI智慧校園,落實一師一載具、一生一平板、班班有互動式螢幕、校校有光纖及免費無線網路。

    2.必修第三語言,納入程式設計課。與高中職、大專院校合作,開設AI相關課程與學分,推動AI人才培育計畫。

    午餐專法,營養滿分
    通過營養午餐專法,確保午餐品質,讓學生吃得安心,家長也放心。學童每週至少兩次有機蔬菜或稻米;補助經濟弱勢學生午餐費至75元。
    高教改革,公開透明

    1.高教佔比僅佔0.39%,遠遠不及OECD及美國的GDP 1%。提升高教支出,讓臺灣大學重返世界百大。教育第一線的教師也不是「做功德」,提升教師薪資。

    2.私校合理轉型,大學退場不苛扣校產。政府輔導私立大學轉型,「科技來自人性,政治也來自人性」,面對40間即將倒閉的大學,政府完全沒收學校財產,不符合比例原則。

    交通政見

    全國軌道運輸與國土計劃整合
    每一個車站,都應當是城市發展的中心,一個小社區的核心,用這樣的概念來設計整個周邊土地的使用,讓車站成為發展跟生活中心,才能達到土地最高利益價值。
    台鐵車站改建結合都市計畫重整
    關鍵台鐵舊有車站開發非常重要,因為台鐵車站絕大多數都是在城市的中心,舊城區的中心,利用台鐵車站的改建,結合都市計畫重整,讓舊市區重新復活
    交通政策五大核心價值:安全、人本、低碳、智慧、可承擔

    1.安全:降低車禍傷亡

    2.人本:擺脫行人地獄之稱,以行人為最高優先權

    3.低碳:2050淨零碳排是世界潮流,公共運輸的使用是交通發展的重點

    4.智慧:利用e化讓交通更有效益

    5.可承擔:軌道運輸佔前瞻計畫一半的費用,需要算好自償性是多少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2024總統大選 民眾黨 改變世界的一票 總統大選 柯文哲
2024台灣總統大選
2024台灣總統大選
商周編輯部
展開箭頭

2024年總統、立委選舉將於1月13日投票。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與蕭美琴搭檔、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搭配趙少康、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搭配吳欣盈,由3組人馬角逐總統大選之位。《商業周刊》帶您掌握最新選情動態。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