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管局債券】創造3倍利息!做5厘定存 再抽4.25厘債券 長短高息通吃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收息攻略 - D240116

【機管局債券】創造3倍利息!做5厘定存 再抽4.25厘債券 長短高息通吃

收息攻略

發布時間: 2024/01/16 17:23

最後更新: 2024/01/16 17:23

分享:

分享:

又有高息零售債券即將開售!本文教大家如何善用這次機會,抽機管局債之餘,再開立5厘高息定存,同時賺退款優惠,創造3倍利息!

又有高息零售債券開售!本文教大家如何善用這次機會,抽機管局債之餘,再開立5厘高息定存,同時賺退款優惠,創造3倍利息!

機管局發行的4.25厘年利率零售債券,將於1月17日(明天)開始接受認購,年期為2.5年。但今次總發行規模只有50億元,比過去政府發行的零售債券少,估計每人可抽中的金額不會太多。

3款零售債券比較
零售債券機管局債券2024綠色債券2023銀色債券2023
保證年利率4.25厘4.75厘5厘
每手1萬元
預計每手收息(全期合共)2.5年共1062.5元3年共1425元3年共1500元
派息頻率每季每半年每半年
發行日期2024年2月5日2023年10月10日2023年8月18日
發行額50億元200億元550億元
有效申請/32.1萬份32.4萬份

50萬手料20萬人爭 實際收息少

上表可見,是次機管局債券較2023年的綠債及銀債都要少。以每手1萬元計算,50億元的總發行額,相當於50萬手,但中銀香港預計,最終或有約20萬人參與,建議有意申請者可申購3至5手(即3萬至5萬港元)。如果最終中了5手,全期合共收息約5300元,若只中2-3手,則全期收息約3000元。

資金鎖足2年半,區區數千元的利息,對大戶而言似乎聊勝於無。但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許多銀行的高息定期存款都要求為新資金,讀者可趁今次認購機管局債券,靈活調撥新資金,一部分買債、一部分做高息定期,抽不中債券的部分還可以做退款優惠,一舉多得。

100萬元本金如何配置?
資金配置年利率全期利息
50萬元 --- 認購機管局債券(料中5手)4.25厘
(2.5年)
約5310元
50萬元 --- 定期存款5厘
(3個月)
約6250元
45萬元 --- 機管局債券退款優惠
(以目前定存優惠為例,詳細退款優惠尚符銀行公布)
4.5厘
(6個月)
約10,125元

醉翁之意不在酒

若有100萬元新資金,買債券只佔整項資產的少數,假設以50萬元去認購機管局債,最終獲得5手,2.5年合共收息約5310元。另外50萬元以新資金優惠,做3個月5厘的定期存款,短短一季收息約6250元。

由於最初用50萬元認購機管局債,最終有45萬元退款(假設只中5手),這45萬元退款一般可視作新資金,或銀行會給予退款優惠,以目前45萬元(非新客戶)可做的6個月4.5厘年利率計算,半年後收息約10,125元。當然,這只是舉例,實際還要視乎資金回籠後銀行公布的退款優惠。

那麼,原本100萬元的資金,就可以收息合共逾2.1萬元,相當於原本機管局債券利息再多3倍。當然,其中有部分是要等2年半後才收足。至於放在定期存款的部分,可再等待3個月或6個月後到期,視乎利息環境再作調配。

【機管局債券】4.25厘開售在即 拆解「進可攻、退可守」原理 比定存更吸引

3個月5厘真係有?

以下羅列出目前最新3個月港元定存,兩間銀行有5厘,其餘仍有不少在4.5厘以上,有不少屬新客戶/新資金優惠,因此可趁此次機管局發債,製造新資金做高息定期︰

3個月港元定存最高5厘
銀行最高年息起存額備註
工銀亞洲5.0厘10萬元-80萬元全新客戶分行新資金
花旗銀行5.0厘5萬元需為花旗私人客戶業務新客戶,
並持有指定產品結存
富邦銀行4.7厘50萬元手機銀行新資金
集友銀行4.65厘100萬元於分行以新資金開立
南洋商業銀行4.6厘100萬元特選南商理財客戶新資金
交銀香港4.6厘100萬元指定理財客戶之網上新資金
東亞銀行4.6厘10萬元全新顯卓理財客戶新資金
華僑銀行4.6厘10萬元宏富理財客戶新資金
信銀國際4.5厘10萬元CITIdiamond客戶手機新資金

更多高息策略︰

【定期存款2024】12個月失守4.3厘 與「三跑債」看齊|虛銀逆市加息搶存、驚現24厘高息

【外幣定期】1年期4.5厘高過港元、短息最高18.8厘(附6大外幣定期存款)

【美元定期存款】3個月5.5厘繼續有、現有資金5.1厘|12個月長息已無5厘

=====

邊間銀行存息最高,有咩條款限制?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即時攞料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存款收息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