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卓越推進的能量

文◎羽佳 攝影◎陳瀅湘

0
977

進化是適應環境贏得優勢的自然法則,也意味著一個無法停息的過程。進化中的雅昌文化集團,儼然已成為大陸文化產業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大陸雅昌文化集團借助進化的力量,從一個35人的印刷作坊起步,經過二十一年的發展,成為現代化文化企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萬捷從進化論的觀念,分享雅昌企業的成長經歷和心得體會,歸納出雅昌企業成功之道的4大關鍵:

 

關鍵1:我熱愛我的工作

對於一個工作或一項事業,熱愛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成功要素。沒有熱愛,就不可能對其全心投入地專注,也不可能有為之鑽研和創新的動力,更是難以持續堅持下去。

萬捷畢業於印刷專業,但是骨子裡卻有著對藝術的執著與熱愛,因此,即使踏入了傳統印刷行業的事業大門,但從入行之初就立志要讓印刷為藝術服務。經過二十一年的努力,今天的雅昌已經被業內、外視為不僅是大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服務機構,其影響力早已不再是傳統的印刷企業可比擬的。如大陸有超過400家拍賣機構,其中98%都是雅昌的客戶。能夠成為一個藝術品行業的服務機構,是與熱愛這個行業,一直努力學習這個行業密不可分的。

作為擁有超過3,000名員工的企業,雅昌要求所有員工要有共同的思想、共同的價值觀和企業使命感,而且更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具有做好工作的事業心。要熱愛藝術,以工匠的精神對待自己的工作。

 

關鍵2:專注

專注在自己的領域裡、做自己熟悉的事情,是雅昌事業之所以能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雅昌始終致力於成為最具權威性的藝術服務機構:不為利益所惑、不受短時的利益驅動、不做房地產、不投資股票,甚至對長期專注於藝術服務領域的藝術品買賣生意也不為所動。而是專注於用現代化手段,為人民藝術的發掘、保護、傳承服務。

有兩句話可以代表雅昌的企業文化和商業模式:一是為人民藝術服務;二是藝術為人民服務。意即用各種方法,為藝術家、藝術機構、藝術館、博物館、出版機構、收藏家和藝術院校服務。特別是透過現代化IT技術、數位技術,來蒐集藝術家的珍貴藝術品,創建世界最大,擁有2,500萬件藝術品的資料庫。

雅昌之所以能取得藝術家和藝術機構的信任,甚至是能讓藝術收藏者放心地將藝術品交於雅昌收藏進行資料處理,為人類的文化傳承做奉獻,也得益於自身在這一領域的專注和權威。因為專業和專注是取得他人信任的有效保證,這也正是藝術為人民服務的最好體現。

關鍵3:創新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印刷業作為傳統行業,沒有創新,就沒有出路,而對於傳統行業的變革和創新來講,又是知易行難。

如同世界著名的文化企業——德國的貝塔斯曼公司,從一家印刷企業起步,到如今其年產值已經超過大陸所有出版企業產值的總和。但是貝塔斯曼對自己現在的定位既不是傳媒機構,也不是出版企業,而稱自己為IT機構、IT企業。

而經過多年的創新發展,雅昌早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印刷企業,也不是簡單的藝術服務企業,而是充分運用IT技術、數位技術等現代化科技手段,不僅為大陸藝術品的傳播推廣傳承做服務,更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服務的現代化企業集團。

關鍵4:堅持

「創業容易,守業難」是最為大眾熟知的人生道理。創業容易守業難,難在始終如一堅持初心,難在始終堅持保有激情,也難在堅持已有的良好習慣等。不論人生還是事業,做任何事情都不會一帆風順,都會遇到困難,創業和守業尤其如此,一定會經歷酸甜苦辣。但是,只要堅持做對的事情,就一定可以做好。持之以恆下去,每個人、每一個企業都可以獲得成功。

雅昌企業始終抱持著熱愛、專注、創新、堅持的精神,一如既往地秉持著向其他行業優秀企業虛心學習的心,不斷進步和成長。在大陸經濟日新月異的當下,早已有無以計數的企業不知所終,而支撐雅昌走到今天的一股可貴的力量,正得益於這種簡單的堅持精神。

 

 


萬捷

◎大陸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大陸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委員

◎一九九三年創立雅昌文化集團,為大陸新經濟文化產業的開拓者

◎首創「傳統印刷+IT技術+文化藝術」的商業模式,以現代IT技術保存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和世界優秀文化

◎榮獲「大陸最具社會責任企業家」稱號

◎榮獲國際印刷大獎300多個獎項,8次問鼎被譽為全球印刷界的奧斯卡的美國印刷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