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選舉6月登場,《外交政策》示警:這個族群正助長極右翼勢力

歐洲議會選舉將在6月舉行,民調預測右翼民粹主義者將大幅獲勝。美國期刊《外交政策》指出,歐洲極右翼對年輕族群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年輕選民將極右翼勢力崛起。目前歐盟在多方面陷入嚴重危機,這個趨勢可能動搖歐盟的團結,還可能對歐盟運作造成衝擊。

年輕人受極右翼吸引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指出,歐盟新法讓未滿18歲的公民也擁有投票資格,而現在受到極右翼吸引的年輕人不是納粹主義信徒或仇外的種族主義者,但他們可能參與將歐盟的優先事項與重點轉向右翼的結果,

2019年的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選舉中,年輕選民展現巨大的希望,投票人數創歷史新高,這反映出他們對歐洲共同計畫的熱情。隨著氣候運動席捲街頭,許多人投給綠黨,讓葡萄牙與拉脫維亞(Latvia)等歐盟多個成員國的綠黨成員進入了歐洲議會,並促使歐盟在2020年批准《歐洲綠色政綱》(European Green Deal)。

<cite>2024年4月1日,德國德勒斯登,德國另類選擇黨在歐洲議會大選的首席候選人克拉(Maximilian Krah)。(美聯社)</cite>
2024年4月1日,德國德勒斯登,德國另類選擇黨在歐洲議會大選的首席候選人克拉(Maximilian Krah)。(美聯社)

然而,未滿20歲至30歲出頭的歐洲選民可能會在今年6月推動截然不同的趨勢,因為越來越多的年輕選民支持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正是這些政黨想破壞《歐洲綠色政綱》並控制歐盟。最近葡萄牙、瑞典、荷蘭、義大利、芬蘭、法國進行的全國投票中,年輕人支持極端民族主義政黨與歐洲懷疑論政黨的人數空前。

德國青年研究員史奈澤(Simon Schnetzer)領導的團隊今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今天舉行德國選舉,接受民調的14歲至29歲年輕人裡,22%的人會投票給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是2年前的2倍,德國綠黨的支持率下降3分之1;25%的受訪者表示不確定自己將把選票投給哪位候選人,這也是歷史最高結果。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德國赫爾蒂學院(Hertie School)教授赫爾勒曼(Klaus Hurrelmann)表示:「我們可以說,年輕人口明顯向右轉。」德國另類選擇黨最重要的競選重點是阻止移民與難民救濟,這顯然引起人們的共鳴,與5年前進行的另一項研究相比,2024年的這篇研究26%的年輕受訪者表示不贊成接納難民。然而,研究作者強調,與移民政策同樣重要的是,年輕人覺得自己遭到忽視或認為沒參與政治過程。

<cite>「德國另類選擇黨」靠著極右翼言論崛起。(美聯社)</cite>
「德國另類選擇黨」靠著極右翼言論崛起。(美聯社)

觀察家表示,極右派擅長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力,尤其是透過中國短影音應用程式抖音國際版「TikTok」。德國最近一項研究發現,57%的年輕人透過社群媒體接收新聞與了解政治,超過90%的年輕人使用即時通訊應用程式WhatsApp,其次是Instagram(80%)、YouTube(77%),TikTok占51%,目前超過半數的14至29歲年輕人經常使用TikTok,去年這個比例為44%。這個結果促使德國衛生部長勞特巴赫(Karl Lauterbach)立即做出回應,3月19日,他在TikTok發布的第一個影片宣布:「TikTok上的革命:從今天開始。」

「向右轉」的理由

荷蘭政治學家德弗里斯(Catherine de Vries)表示:「毫無疑問,這些(極右翼)政黨一直吸引年輕選民,這些政黨看起來不再那麼極端,因為它們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年輕人認為主流政黨已經有機會,而這個體制對他們來說還是行不通,所以就讓其他政黨試試看。」

<cite>荷蘭「疑歐派」大將威爾德斯領導的自由黨(PVV),在2023荷蘭國會大選拿下150席國會的37席。(美聯社)</cite>
荷蘭「疑歐派」大將威爾德斯領導的自由黨(PVV),在2023荷蘭國會大選拿下150席國會的37席。(美聯社)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指出,歐洲年輕人明顯「向右轉」的理由不明確,研究人員傾向引用的理由是年輕族群普遍不滿新冠疫情後的經濟狀況與政治狀況。史奈澤團隊的研究作者寫道:「似乎新冠疫情讓年輕人對我們因應未來的能力感到惱火,這反映在深深的不安全感上。」根據受訪者的描述,對這種不安全感衝擊最大的問題包括個人財務、就業機會、衛生部門、社會認同,而他們對氣候危機的擔憂較少,較擔憂通貨膨脹、經濟、老年貧窮。

德國非政府組織「無種族主義學校」(Schools Without Racism)總經理塞德爾(Eberhard Seidel)表示:「過去,右翼同情者指責移民搶走他們的工作。現在有足夠的就業機會,但沒有足夠的住宅供勞工使用,他們仍然必須與父母同住。」

塞德爾表示,年輕選民仍然不像父母那輩一樣是仇外心理的推動者,投票給德國另類選擇黨未必代表他們贊成將移民驅逐出德國或退出歐盟。他表示:「他們將民主與社會制度的基礎視為理所當然,而且他們並未完全意識到政治體系右傾的影響。」

預期右翼將占歐洲議會多數

《外交政策》指出,中右翼的歐洲人民黨(EPP)及左傾的社會民主黨團(Socialists and Democrats)預計將再次成為第一大黨及第二大黨。歐盟的極右翼團體「認同與民主黨」(ID)、「歐洲保守派和改革主義者黨」(ECR)的支持率將提高,代價是自由派及綠黨(Greens)遭到犧牲。根據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CFR)的數據,民粹主義政黨可能是奧地利、荷蘭、法國、匈牙利、波蘭、義大利在內的9個國家得票最多的政黨,而西班牙及德國在內的其他9個國家,民粹主義者可能成為支持度第2或第3的力量。

<cite>法國極右政黨民族聯盟領袖勒潘。(AP)</cite>
法國極右政黨民族聯盟領袖勒潘。(AP)

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法國「民族聯盟」(National Rally)、義大利聯盟黨(Lega)在內主要反移民及歐洲懷疑論政黨組成的「認同與民主黨」可能在選舉後成為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的第3大黨派。歐洲保守派和改革主義者黨由義大利總理兼極右翼「義大利兄弟黨」(FdI)領袖梅洛尼(Giorgia Meloni)領導,成員包括瑞典民主黨(Sweden Democrats)及波蘭「法律與公正黨」(PiS)。如果獨裁匈牙利領導人奧爾班(Viktor Orban)領導的青民盟(Fidesz)加入歐洲保守派和改革主義者黨,那麼極右翼可能占歐洲議會總席位的4分之1。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