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爾蒙與精神健康

性荷爾蒙

影響女性精神健康的三個主要性荷爾蒙包括雌激素(Estrogen)、睪酮(Testosterone)及黃體素(Progesterone)。

  • 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會影響女性青春期發育及成長。雌激素的指數變化影響情緒起伏。這將影響女性的一生,尤其在更年期其間更為明顯。
  • 睪酮於男性體內含量更高,但女性的子宮和腎上腺素也會製造少量睪酮。現存的研究指出男性的情緒起伏與睪酮不穩定含量有關。雖然睪酮對女性精神健康的影響不明確,女性的不穩定的睪酮指數對生理健康的影響能間接地增加患上精神健康困擾的風險。
  • 黃體素支援懷孕和影響月經週期。它在子宮分泌,並影響月經週期和懷孕。研究指出黃體素與我們的焦慮程度互相影響。

 

催產素

催產素於下丘腦(Hypothalamus)分泌。催產素的分泌與肢體接觸和感情、社交和性行為相關。此外,它與女性生育有緊密關係 —— 它會在生產和哺乳時飆升。

我們仍未能清晰了解催產素的具體作用。有些研究指出催產素對壓力反應、社交行為與成癮的間接關係。

有研究亦指出催產素的解壓作用。哺乳時上升的催產素能舒緩負面的壓力反應 (Cox et al., 2015)。

荷爾蒙能以多種方式影響大腦的化學互動,簡介影響我們的情緒與精神健康。女性在荷爾蒙起伏的時候感受到情緒變化是絕對正常的,比如經期期間、懷孕和更年期。

 

經期

女性的荷爾蒙指數會在月經期間起伏。部分女性會經歷經前症候群,而嚴重的經前症候群則可能會被診斷為經前不悅症——這是其中一種抑鬱症。

經前症候群和經前不悅症

經前症候群(PMS)通常在月經前數日出現。經歷經前症候群的女性常常會出現不同的生理和情緒徵狀。90%的女性曾在某個階段經歷經前症候群的徵狀 (Winer & Rapkin, 2006)。經前症候群的病因尚未清晰,但研究人員相信荷爾蒙變化是其中一個原因。

經前不悅症(PMDD)是較嚴重的經期症候群,影響著 2-5% 的女性 (Epperson, 2013)。如果一名女性在兩個連續的月經週期、出現下列至少五個個徵狀,並且日常生活大受影響,就有可能會被診斷。

  • 情感症狀包括:
    • 情緒不穩(例如忽然悲傷、想哭、敏感)
    • 急躁、易怒、較容易發生人際衝突
    • 情緒低落、感到絕望、出現貶低自己的想法
    • 焦慮和緊繃,容易感到焦躁
  • 生理症狀包括:
    • 對日常活動的興趣減少
    • 難以專注
    • 容易疲累、精力不足
    • 改變食欲;過量進食和渴求某種食物
    • 嗜睡或是失眠
    • 感到不知所措、失去控制
    • 生理徵狀如乳房緊繃腫脹、關節肌肉痛、腫脹、增重

緩解徵狀和治療:

  • 藥物:醫生可能會處方抗抑鬱藥物來緩解抑鬱徵狀
  • 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可幫助病人辨別和整理想法,也會學會新的應對方法來面對生活難關
  • 改變生活模式:基於經前症候群與生理狀態的影響,醫生可能會鼓勵病人透過調整生活模式(如均衡飲食、獲得足夠睡眠,和恆常運動)來應對症狀
  • 管理壓力:包括冥想、呼吸練習和靜觀

有些人會選擇雙管齊下,以藥物及心理治療的方式來治療經前不悅症及其他精神疾病,兩種治療相輔相成:藥物有助於舒緩症狀,而心理治療則協助患者辨識、整理及學習一些應對挑戰的技巧。如果你覺得自己有需要接受精神健康支援,請與你的醫生討論。

 

避孕

女性會採用不同的方式避孕。常見的避孕方式包括透過控制荷爾蒙水平來防止懷孕,例如口服避孕、避孕環、避孕皮貼和宮內節育器(IUD)。有研究指出透過荷爾蒙避孕與患上抑鬱症的風險有正面影響,但其對情緒的影響取決於荷爾蒙避孕的方式以及個人差異。

 

更年期

更年期是女性經歷的自然過程。更年期期間月經週期會開始失去規律至完全終止。這段期間,經期會因為女性荷爾蒙水平下降而不穩,而這些改變亦可能會影響女性的精神健康。更年期的常見徵狀包括感到焦慮、急躁、易怒、情緒低落、難以專注、記憶力下降和出現情緒起伏。有些更會出現潮熱,包括心跳加速和流汗等徵狀。

更年期的徵狀會影響女性的日常生活,並導致情緒干擾和睡眠問題,增加患上精神健康困擾的風險。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