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才夠》年薪百萬,買不到100分快樂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16,536

《多少才夠》年薪百萬,買不到100分快樂

人生是匆忙的而且是越來越匆忙,很少有人會停下來、靜下來思考;我幹嘛要這麼努力工作? 我辛苦賺來的錢花到哪裡去了? 我花了這些錢會讓自己快樂一些嗎?我真的能維持財富與快樂幸福之間的平衡與對稱嗎?《多少才夠?》書摘試閱:

更富有等於更快樂?

感謝過去一百年來科技、醫學及許多其他領域的進步,讓我們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越來越健康,也越來越富有。同時我們也享有更多的選擇,實際上,多數人今天面對醫療、教育、住家、飲食及事業所享有的選擇之多之豐富是史無前例的。

選擇變多之後使得我們和周邊人互動的關係也發生重大的改變。在人類發展史大部分的時間中,人類個別的生存之道繫於成為群體的一部份。生活方式也被制約成必須和部落族群的常態保持一致。

幸運的是,我們還可以透過財富來篩選我們所面對的各種選擇。目前我們只需要一千元美金,就可以透過專業管理的投資組合,投資全球各地的標的物。我們可以擁有全球經營最成功公司的一部份股權,可以將錢借給全球債信最好的政府並收取利息,或是從許多地點絕佳的高檔不動產收取租金。所有這些投資致富的機會,都已經方便到不需要像多年以前必須動用鉅額資金,或是使出賣命的力氣,就能垂手可得。

結果是,我們可以享受世界上一切最好的事物;更健康,更長壽,更多的選擇,有足夠的金錢並能充分的善加運用。

擁有這麼多,我們真的快樂了嗎?

許多人都懂得享受人生,有些人也確實經歷了相當豐富的人生,這表示我們作對了某些事。但是就整體而言,隨然以經濟產能及收入增加來做比較的話,我們要比五十年前富有得多,但是我們卻沒有更快樂。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在全球各地進行的快樂調查結果,一再的顯示當家庭所得達到一定水平之後,我們的快樂就很難再增加。證據顯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正遭受這樣的困境;

年輕人及成年人的自殺率屢創新高記錄;

銷售量最大的藥品是治療憂鬱症、躁鬱症以及情緒低落症狀;

目前憂鬱症得病年齡已經提早到14歲。躁鬱症的得病年齡更是提早到11歲;

從罹患體重過重及糖尿病的人數來看,情況更是已經糟到像傳染病的程度。

許多西方國家包括美國及澳洲在內,年輕人自殺率比五十年前要高出兩到三倍之多。有些事情明顯是出了問題,我們的快樂積分應該更好一些才對。

健康情況的改善不但沒有讓我們更快樂,更糟的是它也沒有讓我們在財務上更安全。雖然許多人能享受免於財務威脅的自由,但是社會上還是有人享受不到。第一代能享受漫長、健康退休生涯的嬰兒潮,所呈現出來的典型情況就是準備不足、儲蓄不足以及迫切希望能有足夠的錢。如果長壽對我們是個祝福時,它同時也意味著我們需要有辦法在更漫長的歲月中,足夠支付一些新產生的開銷需要。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澳洲墨爾本迪京大學羅勃康寧斯教授的研究報告顯示哪怕是收入不確定性的幅度很小,都會降低我們對快樂幸福的感受程度。對情緒低落的人而言,收入不確定對降低快樂幸福所造成的衝擊程度大過他們對生理痛苦的感受。世界各國有六位數以上收入的企業高階主管,其中還是有許多人面臨入不敷出的窘境。

讓這件事更糟糕的原因則是,我們沒有把儲蓄正確的運用在投資上。股票市場對長期投資提供了一個豐厚的大獎。但是股票市場的投資人卻僅僅只拿到原本可得的獲利四分之一而已。我們的理財積分應該更好一些才對。

改善我們的快樂積分卡

一個簡單的事實是,我們的快樂及理財積分卡都不如理想,因為我們在新的現代環境中一展身手的裝備並不齊全。我們身邊的機會對我們而言都太新,我們需要具備新思維、新技術,才有可能享受這些機會所帶給我們的利益。

克服這些挑戰及改善我們在快樂與財富積分卡的關鍵點,其實就在於一個很簡單的觀念;你就是你所認為的人。

縱使你對增加財富與快樂幸福這件事相應不理,你依然還是有機會比上一代過得更好的。但是如果你希望你的人生要活得精采,希望有更多錢有更多快樂幸福的話,你就需要對個人及理財的成功及早規劃。

為了讓這個規劃值得,你需要回答些問題; 多少才夠? 多少錢才夠? 多少時間和家人共處才算夠? 花多少時間培養個人嗜好上才算夠? 如何在生活各個領域之間維持平衡,以實現一個豐富的人生?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是錢帶來快樂? 還是快樂帶來錢?

相對我們的現況,許多人都能賺到更多的錢,有更大的人生成就。但是錢多一些、選擇多一些,卻往往讓我們更不快樂。

錢往往被當成是前往快樂的捷徑。這是因為,雖然我們的腦子有進化,但是進化的程度卻遠跟不上我們外在環境變化的速度。結果就是,我們會找捷徑。光是可以作為選擇的多樣化,以及加總在一起的壓力,就足以讓我們手足無措的放棄,並遵循看來是理所當然的路徑;錢財=快樂。但是這條人聲雜沓的路徑最後給我們所帶來的卻往往是失望。

多少人為了增加收入而努力的爭取一些資歷,並進而將事業建立在一個假設中,只要能賺錢,快樂就會隨之而至? 多少人認為”只要我能擁有那棟新房子、那輛車子、那個游泳池,我就會快樂。” 那些不快樂的富翁可以告訴你,擁有這些東西確實是不錯,追求財富的本身很難創造出比一棟更大的房子、一輛車子或是一艘船更多的東西。

有錢的人都不快樂,當然是個不切實際的說法。當錢財讓我們的生活和人生價值與目標維持協調一致時,錢財就能在增加快樂上發揮功能。但是要進入到這種人生境界之前,我們得先了解自己對哪些事情在意才行。我們的人生價值觀及目標是甚麼? 我們需要內省明白我們到底是甚模樣的人,哪些事可以讓我們感到快樂幸福?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很奇怪的是,當我們試著去了解哪些事情會讓我們感到快樂時,我們的理財往往也就會隨之而較為成功。這是因為快樂會讓我們更加專注於自己的工作、生產力及財富管理上,因而創造了較多成功的機會使然。快樂是會帶來財富的,反其道而行則行不通。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該如何確保錢財可以為我們的快樂幸福帶來正面的貢獻,而不是焦慮的泉源呢? 及早規劃、聰明運用錢財加上適當的保險以因應不可預期的風險,你已經在理財健康條路上做得不錯了。但你是否也在前往快樂幸福的路上呢? 你該如何避免加入不快樂的富翁,同時尋得自己的財富及快樂幸福呢?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多少才算夠?這本書能幫助你聚焦在實現財富與快樂幸福的重要關鍵事情上,而不在一些緊急讓你分心最終卻毫不重要的事情上。這本書將幫助你做自己心智的主人…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