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創科|Founder Institute、ATLATL進駐港深創科園設辦公室 招創科人才助在地拓展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科技 - D240423

香港創科|Founder Institute、ATLATL進駐港深創科園設辦公室 招創科人才助在地拓展

科技

撰文: 張寶燕

發布時間: 2024/04/23 15:10

最後更新: 2024/04/24 10:47

分享:

分享:

港深創科園公司行政總裁馬惟善(左二)指,港深創科園的招商引資工作正提速、提量,將為招攬更多國際企業進駐及合作,增加吸引力。左一為ATLATL飛鏢創新中心執行總裁周凱;左三為ATLATL大得創同(上海)科技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朱鵬程;左四為Founder Institute全球增長主管Ayhan Isaacs。(陳靜儀攝)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香港園區「港深創科園(HSITP)」佔地87公頃,由西至東分兩期發展,近日已為第一期開展招商引資、招攬人才等工作。

總部位於矽谷的全球最大Pre-Seed(種子前輪)初創加速器Founder Institute全球增長主管Ayhan Isaacs、ATLATL大得創同(上海)科技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朱鵬程、ATLATL飛鏢創新中心執行總裁周凱均表示,將會在港深創科園設立辦公室。

港深創科園公司在上周四,與大約60間合作夥伴機構舉行啟動儀式簽署合作備忘錄,Founder Institute與ATLATL是其中兩間。

世界地球日|第三屆TERA-Award智慧能源創新大賽 中國高性能製氫裝備奪冠

港低稅經商便利 助進軍內地

Ayhan Isaacs、朱鵬程、周凱均表示,香港有很多合適的創科人才,可以幫助他們在地拓展,配合園區基礎建設與科研設施,加上有政府推動支持,預期能帶來更多商機。Ayhan補充:

這裏有很多其他地方無法得到的資源,如人才及創意思維。加上香港的低稅環境、經商便利,以及比鄰中國內地。如果初創想進入內地市場,也非常容易。

Ayhan表示,Founder Institute發展逾15年,已在全球約200個不同的城市開展業務,專門幫助初創公司從概念階段發展壯大,將其想法轉化為切實可行的商業計劃,以實現IPO上市或收購其他公司為目標。而且有私人投資者網絡,包括加速器及個人投資者、天使投資者及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

是次與HSITP合作,他表示將從海外引進的初創企業,瞄準生命科學(Life Science)、大數據(Big Data)、人工智能(AI)領域。目標每年從海外引進約100間初創。他透露,目前仍與初創商討中,預計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敲定具體名單。

在發展生態圈方面,研究、人才、商業化之間亦需要架起互相連通的橋樑。Ayhan解釋,由於HSITP的生態系統、資源和設施,特別方便為上述3類初創提供資源,以及可連通研究、人才、商業化,「更容易與初創說明其發展優勢」,所以有此計劃目標;Web3及金融科技初創則為次要引進目標。

ATLATL擬組研發團隊

此外,來自生命科學領域,擁有全球最大Class A級的共享生物實驗室ATLATL,計劃在港組建研發團隊。據朱鵬程及周凱透露,該企初步將聘請8至10位駐場的研發團隊成員,「另預期在園區內的合作夥伴,可以為我們帶來上、下游所需的人才。」

周凱又認為,在生命科學研發方面,需要有好的產業政策支援、有經費支援、受知識產權保護、為企業提供許多支援服務等優勢,「這樣才可以令企業安心創業,也能為招攬人才增加吸引力」。而香港正好具備這些條件,所以造就與HSITP的合作契機。

【財政預算案2024】創科撥30億推AI資助計劃 學者:本港需建構自家AI生態

年內料與更多企業 簽合作備忘

港深創科園的第一期規劃已完成,其總樓面面積可達100萬平方米,會劃分成不同產業主題的片區,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先進製造、產學研等,以建立多元的創科生態圈。

港深創科園公司行政總裁馬惟善(Vincent)直言:

預期今年內必定再與更多企業簽署備忘錄,目前正全力推進招商引資的工作。

首三座大樓包括兩幢濕實驗室及一幢人才公寓,由今年底起陸續落成。他透露,「其中一幢將於今年底落成,另外兩幢將於明年Q1尾至Q2初落成。」另在年初公布河套區南端約5公頃的社區隔離及治療設施用地,將改作港深創科園大樓,亦會隨着設施轉移及土地平整後釋出用地,盡快啟動餘下的5座大樓的建造工程,在未來幾年內完成興建。

招商引資工作 正提速提量

早前外界有不少聲音質疑,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興建緩慢,他回應指,「現時的招商引資工作亦正提速提量」,加上已經與約60間合作夥伴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反映不論是吸引企業及機構落戶河套、開設辦公室、成為我們(港深創科園)的生態圈系統的夥伴也好,皆有進展。」日前舉辦了港深創科園合作夥伴啟動禮,亦期望讓更多人注意其最新動向。接下來,興建大樓與招商引資將同步進行。

首批共59間的合作企業、大學和研究機構,分別來自全球9個經濟體,馬惟善指反映港深創科園招來四方客,亦證明了香港的吸引力。(陳靜儀攝)

「招來四方客」 足證港吸引力

他又形容,是次簽署合作備忘錄的都是「高質量公司」,有助形成具活力的生態圈,包括世界知名的Pre-seed孵化器、在中試轉化、基因編輯等方面有豐富經驗的公司。而且,有來自本港頂尖的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及頂級研究院等。他補充:「在提升合作企業及機構的『量』與『速』之間亦會有互動性。大家見到有進展及效果,自然會想加入,帶來良好的增長勢頭。」

此外,問及會否擔心本港的國際化優勢、招商引資工作受地緣政治環境影響,他直言:「看看合作的企業名單,有多少外國公司。這些公司均表示有興趣來港投資及發展等。我認為答案已寫在此,毋須擔心。」首批共59間的合作企業、大學和研究機構,分別來自全球9個經濟體,他指反映港深創科園招來四方客,亦證明了香港的吸引力。

他又指,是次名單中不乏投資創科的公司,反映這些公司看到合作有前景,「錢就最聰明,呢件事無前景就唔會有錢存在」。因此,預期在未來園區公司進行商業對接、尋找額外funding(資金)上,將會發揮作用,令生態圈發展更完整。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營商Tips。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