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咀东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尖沙咀东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商业娱乐区
尖沙咀东(Tsim Sha Tsui East),简称尖东,或称尖沙咀东部,是香港尖沙咀东部的一个商业娱乐区,也是香港尖沙咀东部的扩建部分,日间以商业、办公室及旅游活动为主,晚间则以酒吧、夜总会、卡拉OK等。
中文名
尖沙咀东
外文名
Tsim Sha Tsui East
别    名
尖东
性    质
商业娱乐区

尖沙咀东简介

播报
编辑
尖沙咀东(Tsim Sha Tsui East),简称尖东,或称尖沙咀东部,是香港九龙半岛尖沙咀东部的一个商业娱乐区,日间以商业、办公室及旅游活动为主,晚间则以酒吧夜总会卡拉OK等娱乐场所最为热闹。

地理位置

播报
编辑
尖东的西边以漆咸道南与尖沙咀为界,北边以东铁线红磡站香港理工大学红磡为界。尖沙咀东大部份的土地是在1970年代由原尖沙咀以东的红磡湾西岸进行填海得来的,其余土地包括前漆咸道军营及东铁线红磡至尖沙咀路轨

圣诞灯饰

播报
编辑
尖东自1982年圣诞节起在辖区内的大厦外墙装上圣诞节灯饰,由“东尖沙咀地产发展商联会”主办,称为“璀璨闪耀汇尖东”(原名“金光璀璨耀尖东”),是本港最具代表性的圣诞庆祝活动之一,亦为同类型庆祝活动之先驱,自此尖东圣诞灯饰闻名全港,吸引许多人到来观光购物。

区内设施

播报
编辑

主要街道

区内两条主要道路么地道及加连威老道由尖沙咀旧区延伸而至,科学馆道在北端连系这两条动脉。在建筑物群的后方设有供上落客及装卸货物称为“广场”的迥旋处。
么地道(尖东段原名正义道1981年5月1日更名。)
加连威老道(尖东段原名明光道1981年5月1日更名。)
科学馆道(原名兴祥道,1981年5月1日更名。)
么地里 (原名正气道,1981年5月1日更名。)
科学馆径
康达径
么地广场
科学馆广场

商业及住宅大厦

大部分尖东的楼宇在1980年代初期落成,因受到启德机场航道高度限制,楼高由10到16层不等,附设地库,采用钢构玻璃幕墙,尽用地积比率而作方匣子外型,东海商业中心、尖沙咀中心帝国中心是这类建筑物的典型。尖东是香港最后一个沿用旧式独立建筑物的规划,有别于现代的地下三层为基座,楼上为独立建筑物的规划。因为尖东商场大厦间基座没有行人平台连贯,产生人车争路危险,间接使尖东的发展远远落后尖沙咀其他地区。
由南到北
永安广场:于1981年落成,楼高10层。地下及地库为永安百货。
冠华中心:前人民入境事务处总部。
好时中心:于1981年落成,楼高16层。
安达中心:嘉里建设物业,楼高16层的停车场大厦,首三层为商场铺位。
尖沙咀中心:于1982年落成,楼高14层,是尖东于1980年代填海后第一座落成的建筑物,信和集团总部大厦,是幻彩咏香江参与汇演建筑物之一。
帝国中心:楼高13层,有盖天桥连接尖沙咀中心,同为信和物业,是幻彩咏香江参与汇演建筑物之一。
明辉中心:基座称为尖东广场,租户包括中银香港、7-11和麦当劳等。
半岛中心:于1981年落成,楼高16层。港铁特惠站设于其商场。
幸福中心:于1983年落成,楼高14层,信和已出售物业
希尔顿大厦:楼高14层,由A、B两座组成,首三层为为商用单位,4 楼以上为住宅单位。地下为新花都夜总会。
东海商业中心:于1982年落成,楼高17层(连两层地库),是香港熊谷组发展物业,亦是公司总部所在地。
新文华商业中心:东边毗连科学馆广场,开设香港赛马会投注站及大富豪夜总会地库入口。临街西边科学馆径名为尖东酒吧街,小食店林立。
南洋中心:信和及嘉里物业,两幢相连楼高12层的商业大厦,三层基座设有大型购物商场连多间食肆。
港晶中心:于1982年落成,楼高16层。
华懋广场:于1988年落成,楼高15层,华懋集团集团及总部。地下为华懋广场戏院及DFS环球免税店。
康宏广场:于1995年落成,信和、长江集团、南丰发展和大昌地产合作发展物业,楼高28层,是尖东最高建筑物。地下是尖东巴士总站,一楼设有尖沙咀公众图书馆。自设行人平台通科学馆径人行天桥往香港理工大学和红磡站。
新东海中心:于1991年落成,楼高20层,是尖东少数之智慧型商厦。地下设有尖东救护站。
碧林阁:是中华电力公司电力站,楼上为住宅。

酒店

海景嘉福酒店,是幻彩咏香江参与汇演建筑物之一。

公共设施

香港消防处总部及尖东消防局
尖东救护站
尖沙咀公共图书馆
么地道公园
康达径花园

流行文化

播报
编辑
1992年公映由张学友黎明主演的《明月照尖东》以尖东黑帮为题,而1985年成龙执导及主演的第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警察故事》压轴追逐战在永安广场的永安百货拍摄。

交通

播报
编辑
港铁荃湾线尖沙咀站
尖沙咀东巴总站
尖东(么地道)交通交汇处
2005年立法会财务委员会通过拨款2亿7,570万元予旅游事务署兴建“尖沙咀东部的交通接驳系统”工程计划,在前永安广场公园原址兴建一个附设平台公园和行人天桥的公共运输交汇处,内设一个巴士总站,设有9个锯齿形巴士停车处和7个巴士轮候处,适合长12米的双层巴士使用,上盖兴建平台公园,两条分别横跨梳士巴利道和漆咸道南的行人天桥,连接交汇处与尖沙咀海滨花园尖东站上盖的“中间道儿童游乐场”,行人天桥连接海滨长廊的一端加建有盖观景台,用以取代天星码头对出的交汇处,腾出地段兴建露天广场。尖东新交汇处于2007年8月落成启用,交汇处及平台公园分别命名为尖东(么地道)交通交汇处和尖沙咀东海滨平台花园
尖东(么地道)交通交汇处已有三条九巴路线以此为总站,其中包括5(尖东(么地道)富山)、28(尖东(么地道)乐华)和234X(尖东(么地道)湾景花园),所有天星码头对出交汇处的巴士线将分阶段搬迁至此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