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唐菖蒲伯克氏菌可分成四種病原型:唐菖蒲病原型(pv. gladioli)、洋蔥病原型(pv. alliicola)、洋菇病原型(pv. agaricicola)及椰毒病原型菌(pv. cocovenenans)。其中只有 椰毒病原型菌會在含富含脂防酸的發酵食品中繁殖,產生有毒的米酵菌酸(邦克列酸),而目前國產農作物並無遭此種病原型菌危害之紀錄。

主講人|林玉婷

信義遠百A13美食街「寶林茶室」引起的重大食物中毒案件,直到2024年4月1日共有31名患者、其中2人死亡,引發社會關注、甚至造成恐慌。其中懷疑導致中毒的「米酵菌酸」到底是什麼?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才會產生「米酵菌酸」呢?只要是「米」製品、甚至木耳都可能有風險嗎?千萬不要太過恐慌,讓《食力》告訴你這個罕見的毒素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贊助】支持優質飲食知識頻道,一起成為餐桌上最懂吃的人!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eedfec2c-dabc-492e-8737-a0a05b50c2c7

哪裡聽👂(想第一時間收到更新通知,記得按下訂閱喔):
🎧 Apple_https://reurl.cc/j3xx72
🎧 SoundOn_ https://reurl.cc/XqooXM
🎧 Spotify_ https://reurl.cc/pr77m4
🎧 KKBOX_https://kkbox.fm/Zy0aN4
🎧 Listen Notes_https://lnns.co/6bnVA-LNCaf

延伸閱讀
因為害怕中毒而不敢吃粿條河粉了?要齊聚這些條件才有可能生成「米酵菌酸」!
別恐慌! 農業部嚴正澄清:國產杏鮑菇與木耳皆未曾檢出米酵菌酸
食安問題人心惶惶!如何去除穀類毒素危險、吃到安心的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