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就不能進夜店嗎?從韓國DJ日進的馬來西亞演出取消,看宗教與「保守偏激」的距離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和尚就不能進夜店嗎?從韓國DJ日進的馬來西亞演出取消,看宗教與「保守偏激」的距離

和尚就不能進夜店嗎?從韓國DJ日進的馬來西亞演出取消,看宗教與「保守偏激」的距離
韓國電影DJ日進和尚在馬來西亞的演出遭取消。Photo Credit: Gēmu Club KL臉書專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來自韓國的電影DJ日進,因身著袈裟在馬來西亞夜店表演而遭當地的佛教團體、國會議員抗議,最終夜店方宣布日進接下來的演出。對此風波,許多華人網民批評當地佛教團體「保守偏激」。作者吳佳翰以行銷溝通、宗教儀式變質的角度來探討其中的宣教難題,如為何以電音創作的日本藥師寺寬邦和尚能來馬表演,日進和尚卻遭抗議。

隨著時代演變,宗教的變與不變,是個千年難題。打著讓更多人認識佛教的名義,是不是都能毫無忌諱地使用任何「八萬四千法門」呢?

來自韓國的喜劇演員、電音DJ日進(DJ NewJeansNim),5月初在馬來西亞的夜店以出家人的形象,唱著關於佛教元素的電子音樂、敲打木魚,瘋狂熱舞,足以讓現場的年輕人嗨翻。

這一演出經過媒體傳播,在宗教敏感的馬來西亞掀起熱議。先有大馬政府經常諮詢的兩大佛教團體,來自台灣的佛光山以及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馬佛青)的批評,後有政黨馬來西亞華人公會(馬華公會)的呼籲官方機構進一步介入制止。

雖然官方機構並沒有介入,但夜店識趣地主動取消了日進的第二場演出。然而,風波並沒有平息,華人社會的輿論轉向,日進成了「遭受宗教團體迫害的藝術家」,而抨擊日進的團體成了「保守偏激」的代名詞。

這件事情也間接帶出,各大宗教團體在面對信徒流失的當代,是否應該自我調整,走出「保守偏激」,迎合其他受眾的口味?如何「迎合他人」的同時又不會「失去自我」呢?

一心傳法的在家眾?

「日進的演出是否恰當」一事,或是「佛教團體是否抨擊此類演出」一事,在馬來西亞已有眾多討論。然而,筆者想要從行銷溝通,以及宗教儀式變質的角度來初探所謂的千年難題。

不可否認,觀看日進的演出短片,就算隔著螢幕也能感受到現場激情高昂的氛圍。若只把這些演出當作純粹滿足娛樂大眾的功能,這些期待無疑契合那些在夜店尋求五感刺激的人。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