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5.6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同步教学设计)(表格式)_21世纪教育网-二一教育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5.6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同步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5.6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同步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知识无涯,进步无界!
Sheng ming bu xi,xue xi bu zhi zhi shi wu ya,jing bu wu jie!
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
备课年级 二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X 月
辅助备课 新课标、教材、练习题
课题 5.6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
内容 教科书第72-7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来理解除法的意义。 2.会进行平均分,并能把平均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平均分的两种分法,并能列出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 充分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和有关0的除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本、练习册。
教学过程
过程 (教与学) 一、知识梳理 1. 平均分的意义 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2. 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平均分的两种分法:①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②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分法一: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 分法二:把6个苹果按每2个一份平均分。 3.除法算式 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意义一: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 意义二:12 按每 2 个一份平均分,可以分成6份。 4.有关0的除法 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二、问题形式 1.自主练习第3题 教师:自己分一分,做一做。(让学生举手回答) 找学生说出自己的填写内容,并让学生把平均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2.自主练习第4题 教师:小组交流图意。(找学生发言) 学生:左图是按照每2个或3个一份圈一圈,圈出几份就能分给几人。右图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按人数分就是平均分成几份,按每人分得的个数分就是按每几个一份分。 教师:大家用手中的学具圈一圈,分一分吧。 让学生把平均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3.自主练习第5题 教师: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填一填,小组交流。(找学生发言) 学生:先数出有多少个同学或者看成每5人一组,有4组,列式5×4=20(人)算出同学的个数。 学生:20个同学,按照图中每5人一组,可以分成4组,列式为20÷5=4(组)。 教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分组方法。 学生:20个同学,按照每4人一组,可以分成5组,列式为20÷4=5(组)。 学生:20个同学,按照每2人一组,可以分成10组,列式为20÷2=10(组)。 …… 引导学生用圈一圈说清自己分的过程,加深对平均分意义的理解。 4.自主练习第6题 教师:这是一道在操作中体会“平均分”的题目。自己说说图意。 学生:左图是把这些小格平均分成3份,右图把这些小格平均分成4份。 教师:说得很棒,动手涂一涂吧。 教学时,这个过程可以借助学具,引导学生明白在方格上涂一涂和用学具分一分是一样的,都是把总数平均分成几组。让学生把平均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三、补充练习。 1、完成多媒体中的当堂检测。 2、组织学生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回忆前几个课时,整理知识。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再集中交流。 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交流,交流时仍然强调学生用语言完整地表达分法和结果。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分组,让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怎样涂的,让学生明白无论怎样图,本质上都是平均分。
作业设计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教后反思 本节课在解决问题时,充分利用了直观教具的作用,让学生利用学具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从实际中感悟“按份数进行平均分”和“按每份个数进行平均分”两种分法都可以写成除法算式,在读题时,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自己说、同桌说、小组说。由于课后题中对除法算式的考查不多,所以我在习题课过程中,让学生把平均分的题目都写出了除法算式,强化了学生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