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2.8萬人參與「基因組計劃」 28%找出致病基因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逾2.8萬人參與「基因組計劃」 28%找出致病基因

時間:2024-05-11 04:02:26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記者莫思年報道:特區政府年前推行「香港基因組計劃」,希望透過分析基因能精準診斷未能確診的病症。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昨日(10日)表示,香港基因組中心已招募逾2.8萬名參加者,涉及約1.8萬個家庭;就未能確診病症方面,經基因組計劃找到致病基因的個案比率是28%。

  基因資料會加密和去識別化

  基因組醫學是現今醫學及科研的重要領域,在疾病篩查、準確診斷及個人化治療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潛力,特區政府在2018年提出「香港基因組計劃」,是本港首個大型基因組測序項目,務求推動醫學和科研發展。香港基因組中心於2020年成立,並獲政府注資12億港元作5年營運資金,主要涵蓋三個可受惠於全基因組測序技術的疾病及研究組群,包括未能確診病症、與遺傳有關的癌症,以及與基因組學及精準醫學有關的個案。中心自2021年展開「香港基因組計劃」,目標在明年完成收集4萬至5萬個樣本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建立具規模基因數據庫,希望幫助了解致病原因和制定治療方案。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香港基因組發展計劃,醫衞局副局長李夏茵表示,截至今年4月15日,「香港基因組計劃」已招募28473名參加者,涉及18724個家庭;就未能確診病症方面,經基因組計劃找到致病基因的個案比率是28%,略高於國際間同類項目的約25%,成功令一些原先求醫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病人終於獲得診斷。

  有議員指出基因資料藏有大量個人私隱,關注當局如何保護基因資料,李夏茵回應指資料會加密和去識別化,也邀請了第三方的獨立機構做風險評估,看過基因組中心整個流程和數據安全等,當局並正研究就基因保密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