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塞北的雪》舉辦發佈會,致敬農墾精神,書寫時代篇章 - 新浪香港

電影《塞北的雪》舉辦發佈會,致敬農墾精神,書寫時代篇章

電影《塞北的雪》新聞發佈會於5月15日在北京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

新京報訊(記者滕朝)5月15日,由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中共張家口市委宣傳部指導,河北盛達琳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張家口市塞北管理區、全達影業(北京)有限公司、坤泰文化傳媒(天門)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的院線電影《塞北的雪》新聞發佈會在北京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今場發佈會以「致敬農墾精神,書寫時代篇章」為主題,來自文藝界、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嘉賓歡聚一堂,與會領導、出品代表、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與主創團隊就「文藝創作如何講好新時代故事」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發佈會上,電影《塞北的雪》預告片首次與大眾見面,該片是一部反映張家口市塞北管理區幾十年來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建設發展、變荒漠為綠洲的正劇,以塞北管理區發展建設為主要背景,以冬奧會成功舉辦為脈絡,以塞北幾代農墾人為家鄉建設嘔心瀝血、孜孜追求及其情感生活為主線,講述了幾代塞北農墾人,為了祖國建設和家鄉發展艱苦奮鬥、勇於開拓的農墾精神。

電影《塞北的雪》出品人、河北盛達琳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胡慶成代表主創團隊致辭,主創團隊希望通過這部影片為張家口市塞北管理區這片沃土留下珍貴的記錄,讓奮鬥精神和環保意識薪火相傳,期盼這部充滿人情味和滿滿正能量的作品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能夠經受得起時代的考量,不負大家的努力和期望。

電影《塞北的雪》主創齊聚發佈會。

影片總策劃、張家口市塞北管理區黨工委書記高雲森首先向給予影片關心支持和幫助的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感謝。高雲森說:「電影《塞北的雪》不僅是為了講好塞北的故事,傳承好農墾文化和農墾精神,更希望以此誠邀天下之客,與大家共赴一場塞北之旅,共同感受這片熱土的魅力與活力,期待與大家相約塞北,一起共享資源之優、發展之機。」

張家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海峰表示,堅信電影《塞北的雪》將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深刻的思想內涵,成為宣傳張家口、推介張家口、展示張家口的一個新的重要載體和又一張亮麗名片。劉海峰說:「我們將牢牢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戰略機遇,進一步借助《塞北的雪》這部影片的影響力,持續深化與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強文旅資源的整合開發,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產品和經典IP,讓更多的人走進張家口、瞭解張家口、愛上張家口。張家口市委市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影視產業的發展,推動更多優秀影視作品在張家口拍攝製作,為全世界藝術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專家發言環節,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博導、中國電影產業研究院原院長侯光明表示,這是一部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影片。首先,它把文化和標誌性旅遊景色以及兩代人一脈相承,保護環境、建設家鄉的主題巧妙地借助電影表現出來。其次,該片立意深刻,雖然時間跨度大,但做到了宏觀大主題和微觀小人物的結合;雖然稍微平緩,但風格樸實能夠打動人心。

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原國家電影總局副總局長張丕民表示,動人的故事往往有著鮮明的時代烙印,有溫度、有情懷的故事更能直抵人心,《塞北的雪》中有滿滿的正能量,濃濃的塞北情。張丕民說:「我很欣喜地看到,影視工作者們願意紮紮實實地實地考察,切實感受當地百姓對土地的熱愛,領略淳樸的民風。主創團隊在一個嶄新的視角下,用現實主義手法串聯起了自然、人類、文化之間的關係,使影視作品與時代共振、與觀眾共情。電影《塞北的雪》是一部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影片,有歷史也有當下,有很強的現實主義和時代意義。」

發佈會上,影片總製片人及編劇上丁,製片人馬延軍,導演馮子華,主演劉佩琦、閆學晶、劉名洋、劉筠燃,演員林思海、郗璐、徐鵬斐上台分享幕後故事,希望塞北能成為很多人心中的詩和遠方。電影《塞北的雪》一改固有模式,力求創新,以深邃的情感和對家鄉深深的眷戀來塑造人物,讓影片中每一個人個性突出、形象飽滿,劇情厚重但不淒苦、艱難但不悲觀,故事曲折感人,情節跌宕起伏,是塞北管理區建設發展的真實寫照。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