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小凡)由香港設計中心主辦、香港特區政府「創意香港」贊助的「設計光譜」,即日起帶來全新主題展覽「接棒未來」(PASS THE BATON)第一部分「過界」,以全新角度向公眾展示傳承之事物的不同面向及價值。

對現在及過去留下來的事物,我們在現今應用上,有否留意到其中蘊含的價值,又或如何將其重塑再進化,從而發揮更大的價值?傳承除了保留其原有面貌外,如何更有效將其意義變得更大?如何透過設計將傳承之事物進一步發展,作更深入的探索,與時俱進,甚至是超越物種之間的傳承,例如人類跟人工智能互相交換想法?是次展覽「過界」(FROM PASSING BY TO PASSING ON)展出來自本地、內地、荷蘭、意大利及冰島20多個設計項目。

策展人梁展邦(Michael)

策展人梁展邦(Michael)表示,這次展覽由傳承出發,通過設計進行表達,期望透過這些設計作品,和公眾一起探討設計在傳承這世界性的議題上所擔當的角色,包括設計如何幫助大眾,去看到一個地方、一件物件、一種工藝,以至文化、知識上的傳承價值。

有形與無形的傳統變奏

時裝設計師Karmuel Young重新演繹經典的Levi's牛仔褲系列。

如何確保知識、思想、工藝、技巧等可持續傳承下去?一些設計師有志於保存工藝、製作方法或保護我們的社區,透過合作,甚或是使用這些技能來讓它們傳承下去。是次參展的香港設計單位,包括時裝設計師Karmuel Young,他以精湛的時裝設計技巧,重新演繹經典牛仔褲系列,帶來令人意想不到的新面貌;而竹編工藝設計單位二回,則將傳統手藝升華,結合現代社會元素,讓大眾見識傳統工藝如何成功地順應時代巨輪流轉;舊物結集店夕拾,就將他們最珍視的舊物完美保留,透過舉辦展覽活動及工作坊等活動,推廣並營造一個微小而有力的小社區。

探索實體書刊平面傳承

說到媒界,在人人手執智能手機的現世代,實體書刊恍惚已再沒有存在價值?是次展覽其中一個重點,將透過書籍看看設計師如何通過設計巧妙地轉化知識和思想,並以資訊圖表、書籍,將它們傳遞給更廣泛的受眾,甚至下一代。走進有如工作室的空間,公眾能看到不同設計師/單位的書籍設計品,包括曾於Prada Frames 2023擔任講者的Formafantasma(意大利)、專攻資訊圖表、書籍及地圖設計的Studio Joost Grootens(荷蘭)、有書本女王之稱的Irma Boom(荷蘭)及刊物設計的Victionary(香港)等等。他們通過平面設計呈現出不同觀感及實用性,同時展現實體書刊不可或缺的存在價值,並如何讓它們得到更多元的應用,令書籍永不過時。

結合AI想像未來城市

互動裝置「預言存檔」以人工智能(AI)生成圖像。

互動裝置「預言存檔」由跨媒體設計師Essa Hqi、視覺效果和互動媒體藝術家王星會、音響設計師蘇浩文,聯同策展人梁展邦共同協作,以人工智能(AI)生成圖像,從自然能源、城市及郊區發展、無形價值三個面向呈現對未來香港的預測,作為引子。公眾更可透過現場的互動AI裝置,表達對深水埗、荔枝角的想法,一同建構未來。展覽期間所匯集的資料,經過設計師和人工智能合作,將於展覽第三部份結合成全新展品,展示共同收成和創造的未來九龍社區。

是次展覽「過界」(FROM PASSING BY TO PASSING ON),為「接棒未來」展覽的序幕;將於7月舉行的第二部分「超頻」(FROM PROCESS TOPROGRESS),將深入探討傳承之概念,以及設計如何因應時代的不同將傳承過程進化;8月舉行的第三部分「傳檔」(FROM FUTURE TO NOW),將匯集前兩個部分,帶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連貫全面體驗。

「接棒未來」展覽第一部分 「過界」

日期:即日起至6月30日

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地點:荔枝角長義街9號D2 Place一期7樓A室

責任編輯: 之袁